二战德国有可能体面地结束战争吗?

NO.1311 - 德国能体面结束战争吗?

作者:胖熊 / 编辑:冷小军

德国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结束的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一战晚期德国高层及时的叫停战争,让德国本土免遭战火蹂躏,但也埋下了再次战争的种子。

二战晚期,德国在1944年特别是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已彻底没有战胜的希望,却仍然负隅顽抗,最终导致本土沦为废墟,国家分裂。回顾过去,二战德国是否有类似一战那样体面结束战争的机会?

英国咬牙坚持

对于英法等一战协约国而言,凡尔赛和约体系并没有真正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这一方面在于德国国力没有在一战战火中受到摧残,另一方面则是英国作为「光荣孤立」策略的坚持者,一直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影响自身安全。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在二战前夕,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使得局势逐步失控,比如在德国重新武装军备、德国海军重启造舰计划、德国武装吞并中欧小国上,英国人都放任自流。

波兰沦陷和法国快速退出战争,使得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要直面德国的武装威胁。按照战争初期的设想,英法可以依托马其诺防线抵挡住德国的进攻,在东方则依靠波兰人的牵制消耗德军精力,最终通过海上封锁和经济扼杀重现一战的辉煌,避免一战中巨大的人力损耗。

在巴黎行军的德军

对于德国而言,在法兰西战役结束后,如果与英国媾和,获取英国放开海上贸易封锁,并通过压榨占领下的富庶西欧,可以为自身举债发展的军备工业买单。因此,德国人反而在一段时间内频繁的表达了对英国议和的意愿,如果战争到此为止,那么世界历史格局都将有所不同。

英国的内阁已经因为之前的绥靖政策破产而发生了变化,丘吉尔政府固然对德态度极为强硬,但根本矛盾在于英德矛盾的变化。英国出于对欧洲强权崛起的恐惧,已经和德国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英国无法接受欧洲再次出现一个类似于拿破仑帝国的强大势力,这威胁到了英国自身的殖民体系和国际秩序,必须予以扼杀。

这也是为何这一时期德国频频示意,英国却咬牙坚持的原因。事实上,一直到二战晚期,德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英国还坚持对德国大型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就是这种恐惧心理作祟。

丘吉尔态度强硬

苏德难成共识

1941年6月,难以在英伦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德国,调转枪口向苏联进攻,也揭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苏德战争的序幕。对于英国而言,战争节奏终于重新回到自己所预想的轨道上,德国重新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德国人如果无法在苏德战争中取得速胜,那么最终将被体量巨大的同盟国消耗至死。

从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到1941年底的「台风行动」,德国在对苏战争中进展迅速,苏联部署在西方国内上的多个重兵集团被全歼,莫斯科直面在德国人的兵锋之下。

巴巴罗萨行动中的德军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苏联高层有了单独媾和的预想,这种努力在1942年开始了初步尝试,也就是效仿当年列宁与德国停战,与德国签订「新布列斯特和约」,这种努力在1942年底也曾经出现,但最终都因为双方观点分歧巨大而无法达成一致。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德国在东线遭受了巨大的不可恢复的人员和装备损失,苏联也失去了和谈意愿。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是德国最后一次体面结束与苏联战争的机会,德国的战略能力在1942年达到了顶峰,战术能力则在1943年达到巅峰,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德国缺乏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国内迟迟未进行总动员所造成的国力差距。德国出于意识形态和种族观念,在苏德战场上堵住了议和的希望,事实上也是宣布了体面结束战争的可能。

诺曼底登陆后无力回天

1944年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德国彻底陷入了两线作战的泥潭,大批东线的装甲部队和精锐部队被调往西线战场,顶着盟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开展伤亡惨重的反击,仍无法将盟军赶下大海,这在事实上已经预示着德国的战败。

盟军的登陆和1944年苏德战争战场德军灾难性的大崩溃,都预示着德国不但无法体面结束战争,甚至本土都有遭受战火蹂躏的可能。战争的失利动摇了德国国内的民心士气,国防军高层、容克贵族、资本家们开始运用自己的「老关系」寻求解决战争的方案。

盟军登陆诺曼底

在这一时期,最为人关注的是德国国防军内部的部分中高级军官组成的「黑色乐队」。这一团体针对希特勒的刺杀和随之而来发动的政变,几乎接近于成功,却在最后关头戏剧性地反转。

1944年的「720」事件使得德国国防军遭受一次大清洗,多名在战争期间首鼠两端的国防军高层被替换或处决。虽然后世的西方影视媒体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这批「悲情英雄」的故事。

720刺杀希勒特的现场

但事实上,整个行动的杂乱无章和缺乏计划性,参与的高层军官的意志不坚,都使得他们即使刺杀成功,也无法接管或者向西方盟国证明自己有接管德国武装力量的能力,随之而来导致的内战反而会更快的摧毁德国军队,加速战败和本土沦陷的到来。

在西方盟国看来,为了避免重复一战后对德清算不彻底,特别防止德国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和容克贵族的反潮。早在1943年初,英美就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了要求德意日三国「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从理论上堵死了德国体面结束战争的可能性。

受刺杀事件牵连而被逼自杀的隆美尔

从英美的角度来看, 一个在战争后四分五裂、损失惨重的欧洲,更符合英美对大陆均势的预想和自身利益。从避免各参战国对德意日单独媾和来看,苏德这一对死敌,却反而最有可能出于现实而私下议和,毕竟从保存国家元气,避免西方盟国借机坐大的角度看,苏德议和并非毫无道理。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部分源于德国等新兴国家对于旧有社会秩序的冲击和挑战。与一战之前生机勃勃的德皇帝国相比,二战之前的德国,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生产能力看,都已经开始落后于美苏等新兴大国。二战德国所能够依靠的,更多是自身的军事、科技优势,以及西方国家和苏联在军备武装和换代升级上的代差。

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从一战结束后保存的国防力量以及1933年起的全面武装,早于遭受经济大萧条重创的英法等西方国家,这也使得德国人在二战初期和中期,成功利用了时间差快速摧毁了准备不充分的西方军队。

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国人也一样运用具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摧毁了大量还在重新走正规化之路的红军。这种运用代差的战略打法,一旦陷入僵局,就会成为资源贫瘠的德国无法化解的硬伤,最终因为自身实力无法支撑野心,而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