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80亿定增收监管函 上市券商新年融资风向骤紧

上市券商再融资事宜又受到了监管关注。

近日,浙商证券(601878.SH)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二0二三年一月),但很快就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该监管函的处理事由显示为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IPO至今,浙商证券通过首发、股权再融资,合计募资总额约达161.22亿元,为其累计现金分红20.30亿元的8倍左右。

事实上,近年来,上市券商频繁融资的动作常常引发市场市场争议。有受访人士向记者指出,再融资本身不是问题,争议更多源自“融资加速和业绩并未随之增长反而放缓的背离”。

券商再融资严监管态势已开始显现。2023年开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公开表态: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应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

80亿定增收监管函

最近一个月,有两家上市券商的再融资计划“出师不利”。继华泰证券拟配股募资280亿元的发行预案引发争议之后,浙商证券最新推出的定增预案也面临阻碍。

春节前夕,浙商证券公告了一份定增预案,此后便收到监管工作函。公开信息显示,上交所于1月19日向浙商证券发出了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不过,这份监管工作函的具体内容并未披露。

根据定增预案,浙商证券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包括控股股东上三高速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投资者。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浙商证券表明,5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31.2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剩余18.7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

需要提及的是,上述定增计划也是浙商证券于2017年上市后推出的第二份定增预案。浙商证券上市后的第一次定增发行是在2021年5月,原本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00亿元,但实际募资总额仅为28.05亿元。此外,浙商证券在上市后还公开发行过两次可转债,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6月中旬,发行规模为7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估算,自2017年IPO至今,浙商证券通过首发、股权再融资,合计募资总额约161.22亿元。而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末,浙商证券自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77.47亿元,共实施了5次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20.30亿元。也就是说,浙商证券融资总额约为其分红的8倍左右。

那么,浙商证券160多亿的融资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根据浙商证券发布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来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浙商证券在2017年6月IPO时募集的资金(净额为27.57亿元),在2019年3月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净额为34.88亿元),以及2021年4月定增募集的资金(净额为28.02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在2022年6月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净额为69.86亿元),实际投入资金占比超过九成。

其中,2019年—2022年,公司募集的资金均投向了自营业务和信用中介业务,且投入比例较高。而其最新推出的定增预案,其募集资金用途同样包括投资与交易业务、资本中介业务。

不过,对比2020年,2021年浙商证券的信用业务、投资业务虽有所增长,但与同行比对,其排名并未大幅上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浙商证券的证券投资收入为15.97亿元,行业排名23/106;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为13.25亿元,行业排名24/98;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11.28亿元,行业排名25/89。

而2020年,浙商证券的证券投资收入为11.09亿元,行业排名32/102;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为11.09亿元,行业排名26/91;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亿元8.30亿元,行业排名28/87。

到了2022年,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浙商证券业绩也出现了下滑。去年前三季度,浙商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15.84亿元,同比减少4.09%;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减少27.2%。

再融资争议

浙商证券再融资收监管函,或是新年券商再融资的一个风向标。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券商再融资行为的关注,券商融资合理性的问题或被摆到台面上。

一方面,投资者的疑虑在于,对于券商而言,巨额融资是否真的能够起到提振业绩的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自2020年以来,定增实际募集资金最多的三家券商为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购买资产),金额分别为198.49亿元、147.82亿元和134.60亿元;配股实际募集资金最多的三家券商为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和东方证券,金额分别为223.18亿元、126.83亿元和125.67亿元。

此外,2020年—2022年期间,天风证券同时有定增募资和配股募资的记录,实际募集资金合计约134.51亿元;东吴证券则分别在2020年、2021年两度实施配股融资,实际募集资金合计约138.51亿元。

就资金用途而言,上述近三年来募资较多的券商大多计划将资金投向投资与交易业务、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增加对子公司投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等项目。不过,投入后带来的效果,并非与巨额融资成绝对的正比。

另一方面,券商大规模融资但分红较少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小投资者对此颇有微词。

针对上市券商再融资行为,监管层已经明确了严监管的态度。1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审核中将充分关注上市证券公司融资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好股票发行入口关。”

该新闻发言人指出,证监会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同时,证监会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更好发挥证券公司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向记者指出,一般情况下,实施再融资计划后,紧随而来的是每股收益稀释。问题并不出在再融资本身,而是融资加速和业绩并未随之增速反而放缓的背离,这是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表现。

如果融资带来的是企业ROE的降低和增速放缓,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甚至导致行业β下降,产生重资产拖累业绩的问题,是不利于整个证券行业发展的。因此中小投资者对于券商定增计划、频频配股的反对声音较多。而监管层也对上市券商再融资监管趋严,除了上述背景,还有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的目的。”他进一步谈到。

融资冲动难抑

上市券商再融资监管从严已是趋势,但随着证券行业盈利重心逐步向资本中介业务转换,券商对资本金的消耗也在加速,因此上市券商的再融资冲动未来并不会减弱。在新的监管趋势下,如何更有效地融资占据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将是摆在券商面前的一个问题。

根据开源证券的统计数据,2020年以来上市券商再融资规模大幅扩容,选择配股的比例提升。2022年上市券商再融资募资658亿,配股募资524亿,占比80%。截至2022年末,尚有 6 家上市券商合计预计募资825亿规模的再融资方案正处于进行中。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个月来,除了浙商证券,华鑫股份、财达证券、华泰证券也相继推出了再融资计划,前述四家券商拟募集资金总额合计不超过450亿元。从募资目的来看,资本中介业务、投资交易业务依然是各大券商“重金打造”的主要对象。

贺金龙认为,在监管重视净资产和流动性的环境下,资本规模是证券公司保证健康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基础。

他谈到,随着证券公司的发展从传统通道经纪驱动转向资本驱动,调整券商的负债表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有着越来越高的贡献度,重资产规模增长表现尤为显著。近年来,资本实力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中型券商都更加青睐通过定增进行募资来提升实力,扩大规模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分析证券行业再融资需求提升的原因时,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也提到,其中一个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重资本化趋势明显,业务发展驱动资本需求。

他指出,“证券行业竞争加剧,经纪业务佣金率大幅下降,轻资本业务牌照红利减小,券商积极发力资本中介类业务;随着业务创新和机构业务需求大幅增长,以两融、衍生品、直投跟投等资本金推动型业务的需求持续增加。上市券商资金型业务收入占比2013年35%提升至2021年46%,重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驱动商再融资需求增加。”

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对于激进融资发展模式的券商,二级市场并不太待见。

高超认为,行业重资本趋势下,传统券商长期估值中枢仍面临承压,轻资本的业务模式以及温和的融资模式更易受到二级市场的认可。其中,资本依赖度低且内生成长性好的业务线条包括互联网经纪业务、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这类业务占比高的券商估值更加受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