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门
早间的选题会,杨姐说,我们写一篇有关地域的文章吧。有人说,写东北,最近被黑的比较惨;有人说,写重庆,江湖气息比较重;有人说,写北京,我们都熟。坐在角落里的鑫姐说,写写我的家乡河北吧,这么多年,我们河北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除了每年雾霾成灾之时,河北才被全国人民想起。
比较典型的场景是春节晚会,春晚的相声小品里,城里的小人物一般是北京人、有钱人一般是福建人和广东人,知识分子一般是上海人,进城务工人员一般是山东人或河南人,农民一般是东北人。
河北人似乎在所有阶层里消失了。
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同乡会组织,却几乎没有“河北同乡会”,现实中,河北人甚至说不清“河北话”和“河北菜”的概念。
面对中国地图,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回答:为什么河北这么没有存在感?
谈及家乡,河北人有“乡愁”,没“省愁”
一提到河北省,河北人有没有统一鲜明的形象?
事实上,如果有一个百岁的河北老人,浪迹天涯午夜梦回时,他想到的故乡河北几乎是一个难以聚焦的“流动的故土”,因为故乡的焦点一直在走马观花。
1949年,河北省省会是保定;1958年,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1966年,省会撤出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铁路开始修建,当时的河北省政府认为石家庄将来会发展为全国重点工业城市,于是省会又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至此,石家庄坐上了省会的宝座,直至今天。
石家庄夜景
除了省会更换频繁,河北内部的中心区域也不断被洞开。1958年,原本属于河北省的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1973年,原本属于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五个县划归为天津市,至此才成为河北省现在的样子。
经常性的打乱重组导致整个河北省内部自我认同感极低。若要一个河北人瞄准一个想象的中心形成一个省份的共同记忆,最终也许只能换来一种漂泊感。因此很多人调侃河北是首都的附属联合地区,根本没有独立的省格。
为什么没有河北话
有一种叫做河北话的河北方言吗?仔细一想,貌似,是没有的。
狗哥刚来公司那会,第一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开口就是一股大碴子味儿,我们全都以为狗哥是东北的,结果他说自己是秦皇岛人。
在河北,冀西北方向的张家口,说话一口“醋乡山西”味儿,顺时针到了秦皇岛,口音里则带着明显的东北味儿;自带笑点的唐山话,音调拐来拐去,是天津话和东北话的大结合;与天津相接的沧州,受天津话影响更深,听办公室里的沧州妹子打电话,和听马三立老先生说相声似的,一口一个“嘛嘛”的,那是相当逗乐。
围绕着京津的河北
离北京近的那一圈河北人说的差不多就是北京话(包在京津之间的三河、大厂、香河,贴着北京的廊坊固安等);靠近山东的邢台邯郸的口音更像山东话;省会石家庄和周围几个城市又各有各的家乡话。明明是一个省的人,从方言来看,倒有十多种“味儿”,像是来自不同省份。
其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因为离得近,有交流自然有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省格破碎”,频繁的建置更改,河北好像一个拼凑起来的省份。
连河北人自己都不怎么认同的河北话,外地人就更难在电视或者网络上找到它的影子。
能被想起的河北菜只有驴肉火烧
知乎上有个问题“河北有哪些让人惊艳的美食?”提问者说她身为河北人却没看到过有人讨论河北美食,所以想来问问,然而这个问题直接被一个回答终结,且非常扎心——“因为真没有”。
提到河南,有曾经作为国宴菜系的豫菜,山西则有几百种花样面食,但提到河北,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只有驴肉火烧。但火烧毕竟只是一个小吃,要整上一大桌特色河北菜,几乎只能是迷之菜单了。
驴肉火烧
从重庆火锅、新疆大盘鸡、云南米线等著名地方特色美食可以看出,一个城市想要出美食,要么各方交流融合密切,要么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两点河北其实都不缺。
重庆火锅
但是长时间作为“直隶省”的历史,让河北在菜色上更多的是对各地的融合,属于自己的特色反而不够明显。
从吃莜面的张家口,产杏仁的承德,到种板栗的唐山,养皮皮虾的秦皇岛,再到做火烧的保定,酿丛台酒的邯郸,卖君乐宝的石家庄,任何单一的城市都无法代表全河北省,而用任何一个城市的特色菜做代表,其他城市也都不服。
因此从美食上找到存在感看起来也行不通。
怒刷存在感的省会“国际庄”
有人说,一个省会城市叫石家庄,就好像一个省委书记叫李二狗,听起来就土土的。
不过如果这个土土的“庄”字前面再加上“国际”两个字,巨大的反差之下,竟然有了萌点。
在河北省内,省会石家庄名声比不过保定、历史比不过邯郸、经济比不过唐山……石家庄在城市建设上没能拼过省内更有底蕴的其他几个兄弟城市,这就显得非常尴尬,放眼全国,石家庄省会地位之不稳固、名气之不足,仅次于济南之于山东。
为了强化石家庄的省会地位和大家对省会的向心力,“国际庄”只能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来刷存在感了——
媒体在提到石家庄的时候,要么就会用“省会石家庄”称呼,要么就直接用河北省指代石家庄,总之,石家庄这个词几乎就没有单独出现过。
哪怕是马路上跑的出租车,也要在后窗贴上“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
后来,大概是河北省其他地方的人们实在是受不了新闻里天天无处不在的“省会”,干脆直接送给石家庄一个名字“国际庄”。
除此之外,有人调侃石家庄之所以会叫“国际庄”,还可能因为你足不出庄就能看到“世界景点“。
想假装人在法国,那就到石门公园。广场上作为标志的雕塑建筑和凯旋门相似度99%,只要再稍作P图,发到朋友圈就是欧洲七日游;
石门公园
如果你是哈利波特迷,庄里为你量身定制了河北美术·霍格沃兹魔法学院,喜欢的话可以跟小伙伴组团报考;
河北美术学院
不过这些比起石家庄影视城中的奇葩建筑,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一半形似北京天坛,而另一半却形似美国国会大厦的白色外墙圆形建筑。游一个景点,得两种体验,这样的想象力,真是扇贝看了都想鼓掌。
石家庄影视城
另外,在河北省三河市有个名气超越国际庄的建筑——三河天子大酒店。
该酒店的外形为传统的“福禄寿”三星彩塑,曾以“最大象形建筑”登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并获得了吉尼斯最佳项目奖。
三河天子大酒店,史上最大的拟人象形建筑
如今,石家庄再一次站在了中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历史真正给了石家庄为“国际庄”正名的举措。
“国际庄”能否成为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城市?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深度进阶人口和城市专题.万门.金雨
国家数据网
河北通史.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