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今(4月15日)起在广州揭幕。已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创历史新高。为更好地服务入境宾客,蚂蚁国际旗下跨境支付科技解决方案Alipay+联手各界合作伙伴,通过推广和优化“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2套跨境支付创新服务,深度融入广交会“广交天下客 开放惠全球”的办展理念,以展馆服务升级、交通互联互通、友好商圈广覆盖3大举措,为参考客商提供“支付零门槛、消费享优惠、出行更智慧”的一站式便捷体验,助力擦亮广交会这张“中国外贸名片”。
(图说:广交会开幕首日,来参展的海外客商通过便利支付服务台,学会了如何“一部手机游广州”)
展馆内:“蓝马甲”教便利支付 广交会记忆带回家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一进馆就学会了用家乡钱包直接扫码买咖啡,志愿者教我的三分钟,帮了我很大的忙”,首次参展的马来西亚采购商Jason表示。为了给远道而来的广交会参展客商更有宾至如归的感受,Alipay+跨境服务进一步延续了此前大受好评的全天候志愿者服务。
记者在展馆登陆大厅和B馆里的两处Alipay+服务台看到,常驻的10名中英双语“蓝马甲”正在热情服务来往的境外客商,这些广州本地大学院校的志愿者们,“手把手”介绍用支付宝“外卡内绑”或Alipay+境外钱包“外包内用”这两种办法,如何“一个App轻松游中国”。现场准备的5000份双语《入境支付指南手册》及支付标识立牌等,也让新手用户一目了然,一招学会来华如何用移动支付。仅开幕首日的上午,Alipay+服务台就吸引了超过50组客商参与。广交会展馆内最新78个餐饮点、28家便利店、25台自动咖啡机、86台自动售卖机,都能用支付宝或Alipay+钱包便捷消费。包括Jason在内的不少海外客商,都第一次用自己的手机吃上了广交会便餐。
(图说:广交会Alipay+服务台上,双语“蓝马甲”志愿者,手把手教海外客商来华如何用移动支付)
据悉,为鼓励更多境外宾客来广州能融入当地、习惯用移动支付,广交会期间“广交会”IP还有望登陆马来西亚Touch 'n Go、菲律宾GCash、泰国TrueMoney等几个来华消费高频的热门电子钱包,海外客商在相关钱包的A+Rewards阵地里参与活动,就有机会把广交会专属的“广味”礼包带回家。
展馆外:入境友好商圈迎客 智慧交通畅行
积极响应广交会“提升客商参会便利度”的要求,早在去年第135届广交会期间,Alipay+就联手广州9大核心商圈的1000多家商户、涉外酒店,以及主要公交地铁出行线路,联手共建“广州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通过亮码、亮标向更多的入境宾客广而告之:来广州,手机扫,付得畅,行得通。
到今年广交会,广州的“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已超过20个,通过Alipay+跨境服务的连接,数千家羊城的入境消费友好商户和酒店,将迎来更多的广交会客商生意。其中广州PO PARK东方宝泰购物广场、天环Parc Central、广州天河城、天河领展广场等热门商圈,还将联合Alipay+集体推出扫商圈海报领“福利包”促销,让香港钱包AlipayHK、澳门钱包MPay、马来西亚Touch 'n Go eWallet、泰国TrueMoney等境外钱包用户,在便捷购物的同时,再享移动支付的满购立减优惠。
与此同时,继此前香港用户可用AlipayHK畅行广佛后,今年广交会前Alipay+又联手广州地铁集团、澳门通实现大湾区出行新突破:澳门居民通过MPay电子钱包,也能直接扫码乘广州地铁、公交、有轨电车、水上巴士及佛山地铁了,让广州成为了内地首个支持粤港澳三地电子钱包互联互通的城市。粤港澳“智慧生活圈”更便捷,港澳客商参展广交会也更方便。
(图说:广州地铁联手Alipay+跨境服务,帮助全球宾客来羊城皆可便捷出行)
目前,港澳同胞用自己熟悉的港澳钱包、海外客商用支付宝,均可一码通行广州;其他Alipay+钱包用户,用家乡钱包也能在地铁售票机上购票。此次广交会期间,广州地铁和Alipay+联手制作了近10万张地铁换乘文创书签,让境外宾客在感受大湾区“智慧出行”的同时,还给自己留下“一个APP畅游广州”的美好足迹。
实际上,通过Alipay+提供的跨境连接,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境外数字支付工具来华可“外包内用”,无需下载新App,即可在千万中国内地商家便捷扫码支付;此外,更多海外客商也可以下载支付宝用“外卡内绑”服务,绑定Mastercard、Visa、美国运通卡、JCB、Discover®、Diners Club International、银联国际等7种类国际银行卡后“一部手机游中国”。
“贸易是全球互联互通和共同繁荣的重要纽带。”蚂蚁国际大中华区跨境业务总经理傅露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升级,持续保障广交会入境客商的消费体验,也帮助本地商家接住广交会商机。通过便捷、亲切、安全的跨境消费体验,增强全球客商对广交会、对中国外贸的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