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100年了,今天你会做父母亲吗?

湖北武昌实验中学高三(6)班学生王希来最近火了,啊,其实是他的妈妈火了。王希来当然也好生了得,高考考了675分。人家问这学霸的学习秘笈,他把他老妈“出卖”了——说自己考得好,军功章上有妈妈的一半。他说他一直以来都在玩一款手游,进入高三后知道手机肯定不能碰了,但他忧心自己的手游账号,一年不玩肯定“凉了”,就央求妈妈“代子出征”维持他的账号,“等我高考完后,再交还给我。”没想到妈妈真的答应了!妈妈慢慢玩出了门道,成功帮他保级。

网友们各种羡慕,又纷纷接龙大晒“最可爱父母”。

有这样的父亲——为高考儿子送饭,100天不重样。没法替你去考,就让你看看你爸的厉害!估计这位父亲跟程老汉一样,平时就是家里的长工伙夫。

有这样的父母——明知电影散场要到下半夜3点了,还是带着5年级儿子看午夜场《复联4》。放纵自己,不忘也让儿子蹭一蹭“做大人真好”的快活。

有这样的母亲——她异常喜欢汪峰,以至于逢人就讲,我儿子长的像汪峰。就不知道孩儿他爸怎么想。

有这样的母亲——别人家的阿姨问:你孩子都30多了咋害不结婚生孩子呢!我妈:他是艺术家。嗯嗯,31岁结婚吧,你会跟特朗普大爷第一次结婚时同龄。

有这样的父亲——女儿,读书不要读太多,够用就好。Oh,no!这不是中国网友晒的,这是西班牙电影《伊莉莎与玛瑟拉 Elisa y Marcela》里的台词。电影讲的是100多年前女同性恋的故事,这句话是主人公玛瑟拉父亲对玛瑟拉讲的。玛瑟拉的父母生下玛瑟拉之后先将她抛弃,又在她10岁时将她认领回家,他们跟她不亲,玛瑟拉甚至觉得他们不是她生身父母。

还有这样的儿子——儿子对父亲很不满,当面对父亲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在心里说过这种话,将来我长大做了爸爸/妈妈一定比你做得好。

最后这个儿子有名有姓,叫周海婴,被他批评的爸爸是鲁迅。

null

鲁迅老师老来得子,1929年他48岁时才有了他唯一的儿子周海婴,这个儿子还是计划之外的,他和许广平本来不想要孩子。所以很显然,鲁迅1919年38岁时写的那篇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显然不是自我反省、自我告诫,而是发牢骚,是一个不打算做爸爸的男人对父权的批判。

文章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38岁了,父亲的严厉和不近情理给鲁迅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还辣么大。

鲁迅的父亲令鲁迅和弟弟们闻风丧胆,甚至连鲁迅的母亲都感到惧怕。

在回忆童年的散文《五猖会》里,鲁迅写了这样一件事:他7岁时,有天欢天喜地正要跟随母亲及家里佣人一起坐船去外地看庙会(五猖会)。“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20,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接着就是,父亲一本正经叫鲁迅要跟他学习《鉴略》(当时的儿童启蒙读物)里的一段话,“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连母亲也是敢怒不敢言。

终于,7岁的鲁迅总算硬生生地把刚刚学习的二三百字给背了下来,大家这才可以出发去看会,而鲁迅本人已经不觉得那庙会有啥意思了。“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猖会》写于1926年,鲁迅45岁了,对父亲还是耿耿于怀。

鲁迅研究者王晓明教授在其著作《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里说:“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程按:即鲁迅的父亲)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

王晓明认为这故事说明了鲁迅父亲的开明,但程老汉认为恰恰相反,这证明了鲁迅父亲的严厉和不近人情,跟鲁迅自己在《五猖会》里讲的那个故事一样。

您也许要反问程老汉:父亲过问孩子买什么书有错吗?孩子若买了《金瓶梅》那样的书难道也不用管吗?

程老汉借香港散文家董桥的话来回答您:“香港法律规定报刊媒体刊出女人照片不可露乳头,要遮。那是相当好玩的法规,更是进步社会的退步。严格说,天下很少东西看不得,也很少东西说不得。只要心术坦荡,教养得体,人间百态,正可养性。我儿子六七岁就跟我一起看《花花公子》和《阁楼》,成长得很健康,当了律师。”(董桥:《真难得》)《花花公子》和《阁楼》是成人杂志。

鲁迅也有跟董桥类似的非常前卫的做法——据周海婴回忆,鲁迅曾与许广平故意在儿子面前裸体相处,“父母洗浴时,和我共浴室赤裸进出,可以不相回避”,为的就是打破孩子对人体、异性的神秘感和禁忌,培养健康的心理,避免孩子将来“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回头来说本文开头说到的武昌那位学霸王希来。凤凰卫视官微以王希来的故事为由头向网友征集“开明父母”的实例,请网友“来说一说,你的父母开明吗?或身为父母你开明吗?你身边有这样开明的例子吗?都做过哪些开明的事情呢?”

earpiercing留言说:没有。都是泼凉水的教育方式。

上面这位像是孩子,悲伤的人生。

都督并州诸军事:先反思一下,你有这个自控力吗?有这个成绩吗?

这位像是家长,恨铁不成钢。

这位像家长的网友的回答,通常用来堵那种“没有自控力”的孩子。按这位的说法,武昌学霸王希来就很有自控力,他“进入高三后知道手机肯定不能碰了”,这才央求妈妈替他玩游戏帮他保级。

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

假设他的妈妈不答应他,王希来就会自暴自弃吗?多半是不会。因为,从已知信息看,进入高三后不碰手机是王希来自己的决定,游戏保级是可有可无。

从已知信息看,王希来高三之前“一直”都在玩手机游戏,而这并没有对他的学业造成负面影响。你不会认为他进入高三抛弃手游之后就一下子从学渣变成学霸了吧?

王希来只是认识到高三这一年任务艰巨,不想耽误太多时间。玩手游耗时间是毫无疑问的,玩什么不耗时间呢?下棋、打球,哪个不耗时间?可能王希来不想成为手游职业玩家,所以就选择割舍或暂时搁置手游。王希来请妈妈替他打手游,只是有当没的一件事,妈妈答应了最好,不答应也没关系。

所以,这不是王希来多么有自控力,而是王希来本来就没有太把手游当回事。

再说了,手游并不是洪水猛兽妖魔鬼怪,只是各种游戏的一种,跟下棋打球一样,玩不玩跟自控力都没关系。

前些年程老汉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过两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一个女大学生是程老汉的亲戚。她来香港上大学时,她的母亲告诫她,上学期间“不准谈恋爱”。

结果呢?人家第二年就谈了恋爱,大学毕业后就跟这个恋爱对象结了婚。

另一个女大学生是小女。她去留学之前,程老汉和老伴对她进行了“出国教育”。我们告诉她,上大学就可以谈恋爱了,但最好要避免性行为;不过,万一有了性行为也没关系,记住做好安全措施,一来避孕,二来防止染病;不过,万一避孕失败,千万不要去打胎,生下来,爸爸妈妈帮你养孩子;万一染病也不要害怕,去医治就是。

结果是,小女在国外5年整,没谈过恋爱。

前些年写那篇文章时,程老汉曾说那亲戚的女儿是因为家长给了压力使她产生逆反心理,更加想冒险,而小女就是因为完全没压力反而无所谓虚度了大学时光。

现在想想,哪儿那么多心理学问题啊,根本就是两个女孩各自的桃花开没开的问题而已,跟家长压力不压力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