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开幕演讲中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抗“疫”斗争双重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调控举措已发生转变,“保企业”和“稳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对市场而言,只有企业保住了,就业和基本民生才能保住。

高培勇同时指出,“双循环”提出的背景在于当前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在疫情之下受到了威胁,需要用国内大循环的确定性来对冲国际大循环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畅通“双循环”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更深一层考量是要凸显和强调安全的内涵。

保市场主体

高培勇从“六保”“六稳”的角度对“保企业”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六保”关系要素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保市场主体。“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进而保住基本民生。”高培勇说。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强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方面“保”的工作。

作为经济工作的新任务,“六保”坚持底线思维。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

“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涵盖了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高培勇表示,在“六稳”中“稳就业”又居于首位,这表明中央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时,仍然表现出了实现全盘稳定的信心。

从实践经验看,这种信心不仅来自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同时也受政策精准施策的支持。“对企业而言,目前感受最深、受益最明显的政策可能就是减税降费的改革举措。”高培勇说。

而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减税降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高培勇表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在强调减税降费的时候,主要强调的是减轻社企税费,重点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而非税后利润核算环节所交纳的税费。并且与以往认知中大众最期望减轻企业所得税不同,目前的减税降费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社保费上。

更为重要的是,与以往减税降费主要通过政策调整来实施不同,目前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变为制度变革。在中央对2020年减税降费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使用的关键词是“巩固和拓展”。

高培勇解释,以往减税降费主要用“政策调整”来概括,这意味着政策其实有时限。所以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是有重要区别的,前者是短期调整,后者则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从这个角度看,2020年还会延续2019年减税降费成果,并持续2019年的减税降费效应,在此背景下,预计2020年的减税降费规模也会大于2019年。”高培勇说。

安全性凸显

对企业而言,相比以往更多关注规模、速度、效率等指标,疫情后的企业开始注重安全发展的问题。

高培勇举例说,原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比较关心原材料是否物有所值,哪个地方采购的产品性价比高等这些,疫情背景下,企业除了考虑这些因素外,还重点关注了采购来源地是不是安全可靠,未来会不会出现断供等情况。

这说明市场主体对安全因素的思考在加强,新发展格局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被放置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其内涵和外延也已经有所变化。高培勇表示,今天我们讲企业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还包括企业安全方面的竞争力。

经济学原理认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细胞的安全关系着整体的安全。因此,国民经济的安全首先表现为企业安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企业灯亮着、活下来,基于这样的认识,统筹好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是当下特别值得关注的事情。”高培勇说。

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也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安全意识的重视,今年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表述也有了最新概括。根据最新表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对比以往4个“更”,今年以来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中增加了“更为安全”的说法。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为安全。

对此,高培勇解释,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目标由过去的“4个更”拓展为“5个更”,新增加安全发展的考量,主要是给高质量阶段的发展系一道安全绳。这意味着,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后,维系安全和推动发展同等重要。

在高培勇看来,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更多会有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的考量。“新发展格局突出强调了安全因素,这表明未来新发展格局的灵魂和核心意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

畅通双循环

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受到各方关注。

中央层面,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和新提法,比如“统筹发展和安全”“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等内容的提出,整体阐述了新发展格局的特点。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中央指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但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经济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一个大国经济依靠内需驱动才能获得稳定长远发展。一个经济强国通常是内循环经济占GDP的80%以上,外循环经济占20%以内。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世界变局,全球市场萎缩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节奏,尽管中国依靠自身对疫情有效的防控而率先复工复产,但一国经济发展难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独善其身。

基于此,我国提出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培勇认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目的在于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使整个经济运行做到畅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