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入局外卖:搅动市场的鲶鱼还是陪跑者?

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京东的最新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京东外卖开启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招募,还推出全年免佣金政策,这一举措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长期以来,美团与饿了么在国内外卖市场占据主导,而京东的入局,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对于美团而言,无疑是迎来了一位强劲的对手,迫使它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更多的选择意味着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那么,京东入局后,外卖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团又将如何应对?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市场动态。

一、外卖市场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攀升

近年来,我国即时配送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23 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 420 亿单,配送用户规模逾 7 亿人次;2024 年订单规模更是超 480 亿单 。从 “送外卖” 到 “送万物”,即时物流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配送由以餐饮外卖为主向日用百货等多元品类发展,覆盖时段更全,下单场景更多。

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新兴业态即时零售,也为促消费注入强劲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18 - 2023 年,即时零售行业年均增长速度超 50%,2023 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 6500 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预计 2030 年将超 2 万亿元。外卖作为即时配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股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2023 年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 1.2 万亿元,占餐饮收入的比重升至 22.6%。

二、双寡头格局稳固,美团占据主导

长期以来,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了中国外卖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截至 2024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 68.2%,饿了么为 25.4%,二者合计占据外卖市场超 90% 的份额。尽管后续市场份额可能有所波动,但美团始终牢牢占据着行业老大的位置。

美团的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用户端,美团凭借多年的运营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粘性。其完善的配送体系,能够保证配送时效,满足用户对 “快” 的需求。其次,在商家端,美团拥有丰富的商家资源,涵盖了各类餐饮品类,无论是大型连锁餐厅还是街边小店,都能在美团上找到。此外,美团构建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将外卖与酒店预订、电影票购买等业务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使用频率和忠诚度。

然而,美团成为行业主导者后,一些变化也逐渐显现。以 “随时退、过期退” 服务为例,这原本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举措,可如今美团却悄然收紧规则。此前有媒体报道,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美团购买的团购券,即便距离使用期限还有很久,想要退款时却困难重重,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是设置繁琐的退款流程。笔者作为美团资深用户,也遭遇过购买一张电影票观影前退票被扣除8元服务费的情况。这种以垄断者姿态行事的做法,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这种行为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让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被迫接受不合理条款,也给新入局者提供了突破市场格局的机会。

三、京东入局,优势与机会并存

1.供应链整合优势京东在电商领域多年的积累,使其供应链体系成熟且庞大。入局外卖市场后,京东能够将这一优势延伸至餐饮供应链。通过与众多优质食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京东可以为外卖商家提供更稳定、更具性价比的食材供应。以京东与某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合作为例,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该品牌各门店食材需求,提前补货,食材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5%,食材浪费率降低了20%。这种供应链整合能力,不仅让商家成本降低,还能让消费者品尝到更优质的餐食。此外,京东通过与各地优质食材供应商合作,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像其为商家提供的有机蔬菜,从源头到餐桌全程冷链运输,保障食材品质。

2.品质与服务差异化在消费者日益注重品质的当下,京东以 “品质堂食餐厅” 为核心定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京东严格的商家审核机制,能够筛选出高品质的餐饮商家入驻平台,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数据显示,其首批入驻商家通过率仅为30%,确保入驻商家品质过硬。在服务上,京东将电商物流中的优质服务经验应用到外卖配送。同时,京东在物流配送中积累的优质服务经验,如在部分试点区域,消费者可选择精确到30分钟内的配送时间,这一服务受到了年轻白领群体的喜爱,该区域此类订单占比达40%。除此之外,京东还提供外卖保温、破损包赔等特色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与其他外卖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

3.平台生态协同效应京东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生态,包括电商、物流、金融等板块。外卖业务的加入,能够与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在电商方面,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在上线外卖业务的区域,用户购买生活用品时顺便下单外卖的订单占比达到15%;物流方面,京东物流与达达快送整合资源,配送时效较之前提升了20%,能够进一步优化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在金融服务上,京东金融可以为外卖商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如小额贷款、收款结算等,已有超5000家商家申请,解决了商家资金周转难题,助力商家拓展业务,不仅实现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也为自身金融业务拓展新的市场。

四、市场格局生变,未来竞争走向多元

1.价格与服务的深度博弈京东入局后,外卖市场的价格竞争或将加剧。京东的零佣金政策,可能促使美团和饿了么调整佣金策略,以吸引商家。目前,已促使部分区域美团和饿了么降低佣金比例,最高降幅达10%,竞争效应初见成效。但价格竞争同时,服务质量是关键。据公开数据,美团配送时效平均为30 - 40分钟,饿了么为35 - 45分钟,京东目前平均配送时长为45 - 55分钟,由此可以看出美团和饿了么在配送时效上已相对成熟,京东则需快速提升配送能力,缩短配送时长,形成与对手相当的配送服务水平。同时,商家也将在各平台间权衡,综合考量佣金、流量、服务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有数据显示,在京东入局的城市,超60%的商家会综合评估多平台,这促使各平台不断优化服务,留住商家和消费者。

2.技术驱动的创新竞赛未来,外卖市场将进入技术创新的比拼阶段。美团和饿了么在智能调度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能够实现订单与骑手的高效匹配,提升配送效率。据悉,美团的智能调度系统已能实现订单与骑手高效匹配,骑手接单率达90%以上;饿了么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路线,配送效率提升15%。不容小觑的是,京东则凭借自身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也开发出了先进的外卖运营系统,在试点区域商家出餐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同时,通过物联网设备对食材和食品全程监控,保障食品安全,预计未来将推广至更多区域。

3.本地生活生态的拓展融合随着外卖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平台将进一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美团凭借现有的酒店预订、旅游等业务,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目前已与超1000个景区合作,推出旅游套餐预订;京东则可以利用自身电商和物流优势,整合线下实体商家,目前已与5000多家生鲜超市、便利店合作,提供生鲜、日用品即时配送服务,此类订单在部分城市占比达25%;饿了么则是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例如开展线下营销,与本地商圈合作举办线下美食节等活动,吸引用户超500万人次,以增强用户粘性。可以看出,各平台正通过拓展生态边界,实现业务的交叉融合,各尽所能地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生活服务需求,剑拔弩张之势,不言而喻。

五、总结评论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这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因为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市场更加透明,服务质量更加提升,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美团作为行业龙头,不应再以垄断者的傲慢姿态对待商家和消费者,而应回归初心,重视服务体验,提升商家和用户的满意度。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京东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其供应链整合、品质与服务差异化、平台生态协同等优势,也有望在这场 “三国杀” 格局中脱颖而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外卖市场在各方竞争下如何演变,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与便利。

作者:沙水沙师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