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 | 以排头兵之姿,章丘区书写“黄河故事”新篇章

本期推出济南市章丘区篇。

编者按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由东明县入鲁,在垦利区入海,惊涛澎湃着,掀起万丈狂澜,一幅宏伟的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为讲好山东黄河流域的发展故事,凝聚保护黄河的山东力量,凤凰网山东将挑选山东9市沿黄区县,集中报道沿黄区县在“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的探索,为山东走在前凝聚智慧,也为沿黄区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推出济南市章丘区篇。作为龙山文化的孕育地,章丘区的这份历史底蕴在黄河时代迎来新突破——全面融入“黄河大合唱”,以生态保护优先,做足水的文章,“四廊共舞”;扛好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大旗,安居乐业让母亲河成为造福当地的“幸福河”;用排头兵的姿态奋力推动龙山文化“两创”,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 | 以排头兵之姿,章丘区书写“黄河故事”新篇章

黄河在东明县入鲁,经垦利区入海,流经的山东县域中,既有能源重镇,也有农业大县,更有文化要地,章丘区就是其一。

黄河流经章丘26.45公里,源于黄河母亲的孕育和滋养,地处黄河下游的章丘区是一座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特别是四千六百多年前,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龙山文化,于1928年首次发现于章丘龙山城子崖,章丘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文化说开来……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 | 以排头兵之姿,章丘区书写“黄河故事”新篇章

突出文化位置,龙山谱写发展新篇

壁薄如蛋壳,表面光亮如漆,这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是民族之光,前人技艺突破时空限制让后人一睹黑陶的魅力。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研究夏商文明的孕育和形成过程,提供了比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索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弘扬龙山文化,是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的重要课题。

“章丘坚持把弘扬龙山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摆在突出位置”,章丘区委书记马保岭表示,章丘大力推进以龙山文化为主的特色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活化与转化、研究与阐释、共建与共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还未深入便被豆子的味道吸引,在章丘区“龙山水豆腐”产业振兴基地,穆峰以“龙山味道”为引讲述了龙山文化从博物馆走出去,带动父老乡亲致富增收的故事。

穆峰是山东龙阔动能转换科创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道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在章丘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提前布局,打造山东首家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科创孵化基地。依托“龙山味道”动能转换科创孵化基地,已成功孵化九个子品牌,除龙山黑陶、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平陵城章丘铁锅外,还有龙山树莓、龙山黑麦、龙山樱桃、“龙山味道”章丘四季大葱等品牌。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截至目前孵化基地成功吸纳26家以智慧乡村、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检验检测、直播电商相关的科创企业,成功为300余名三农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龙山味道”旗下各品牌产品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品牌溢价平均达到30%以上。

“我们思考怎样让龙山文化走进生活、传承下去”,穆峰说道,以产业为支撑,为文化赋能,“龙山味道”凭借底蕴深、活力强、空间大的优势,品牌效应辐射“一带一路”,产品远销欧洲国家,让龙山文化这颗镶嵌在“龙山味道”冠顶上的明珠,也真正走出了博物馆,走向了全国,迈向了世界。

在做活文化的同时,用旅游承载文化,让“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已有数千年之久历史的平陵古城,就在章丘龙山。穆峰团队着眼于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以平陵古城特有的田园风光、生产形态、农耕文化等为吸引,建设了覆盖周边5个村庄、总规划占地1.2万多亩的平陵田园综合体,打造了“春有平陵田园赏花季、秋有中国贡米丰收节”两大节庆品牌,构建了区域特色文化符号,满足了群众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

两年来,平陵田园综合体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带动“龙山味道”系列产品销售500多万元,带动3000多农户实现土地流转和家门口就业的双增收。

在做好这些项目过程中,穆峰从实现个人价值到带领一群人成长进步,以服务为根本,与时代共进。

依托“龙山味道”梦工厂,穆峰团队成立了济南市百家农村合作社青年工作委员会,叫响“青创享”品牌,吸纳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直播电商等26家配套企业,为300多名青年创客提供孵化服务,推荐50多名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加入青联等组织,为成员企业争取金融授信1亿元,实现了“双创”服务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点状布局向立体服务转变、从普惠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闯出了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奋进时代的社会化路子。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以穆峰为代表,龙山街道精心呵护着龙山文化,“龙山街道用好龙山文化这一金字招牌,打造了‘龙山味道’、平陵田园综合体和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等品牌,为弘扬龙山文化,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提供了载体,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龙山街道宣传委员党华说,龙山街道以龙山文化“双创”为重点,全面参与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和“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活动,努力在济南打造全国重要的黄河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中当先锋、做表率。

这就是山东·沿黄大合唱 | 以排头兵之姿,章丘区书写“黄河故事”新篇章

生态保护为先,打造生态样板

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故事”是章丘“黄河时代”的高光时刻,这一切的基础是建立在章丘“守土有责”,以保护为先,这一点远不止在文化领域。

黄河流经章丘26.45公里、纵深30平方公里,沿线湿地4万多亩。

“围绕当好落实黄河战略排头兵,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行、平台先行,着力打造区域隆起的战略支点”,马保岭表示,融入“黄河大合唱”,章丘推进以沿黄河沿线规划布局黄河生态大走廊为代表的“四廊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做足水的文章。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章丘打造了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其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部,白云湖街道境内,面积2.6万余亩,是章丘区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济南市最大天然湿地、山东省第三大湖泊,与东湖水库、白云水库构成独具特色的“三湖湿地”格局,成为长江水、黄河水、百脉泉水“三水汇集”之地。

白云棹罢归来晚,白云湖作为章丘八大景之一,古往今来吸引了李清照、李开先、张养浩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观景吟咏。

时过境迁,在未治理前,这里一度是周边村庄用来养殖的人工鱼塘,一个个鱼塘把湖区分割得四分五裂,水质一度处于V类。

认识到这一问题后,白云湖街道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白云湖街道实施退渔还湿工程,恢复湿地1.6万余亩,显著恢复了湿地功能;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实施湖区清淤工程,大幅提升了湖区湿地率及防汛滞洪能力,这项工程让白云湖经受住了“考验”2019年“利奇马”台风来临期间,保障了湖区上下游数十万人民群众安全度汛;2020年,实施环湖大堤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湖区21公里“两纵一环”道路改造。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白云湖的生态环境,章丘区成立湿地管理中心,街道办组建环境保护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湖区巡逻行动,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同时借助湿地公园科普馆,开展“世界湿地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湿地保护,使白云湖的水更清、天更蓝、树更绿。

这些努力见到了效果——白云湖水质改善效果明显,双参数评价结果为Ⅱ类水质,全体参数评价结果为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这不仅让往来白云湖的游客多了,“哪儿环境好鸟儿知道”的震旦鸦雀、白头鹎、白骨顶、黑水鸡、秋沙鸭“爱上”白云湖,并且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白云湖街道同时开展增加沿湖村庄人的收入行动。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群众收入是关键”,白云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兼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黄永宝表示,白云湖街道以打造“水乡白云·江北生态明珠”为总体目标,深入挖掘“三湖湿地”优势资源,打造文旅康养胜地,招引长鹿白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水云间等文旅项目落地,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利用水资源发展“特色荷花、连片果蔬、观赏采摘”等农业项目,建设“白莲藕联盟种植基地、白云湖特色果蔬基地、张家林蔬菜种植基地、辛丰金蝉养殖和嘎拉苹果基地、百亩牡丹种植基地”5大基地,打造“荷香柳绿、十里长廊”经济带,实现了村增收、民致富。

章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行动还在继续。

以白云湖为代表,章丘区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价值最大化思路,挖掘发挥山水林田草湖沙等生态优势,在全域开展环保整治工作,16个项目扎实推进;实施大沙溜小流域综合治理、平原林网建设等生态工程,加强湿地保护,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新增造林5.8万亩,白云湖、东湖及白云水库三湖湿地面积达5万亩;统筹“山泉河湖城”特色风貌,实施满城花香建设行动,新建提升东山公园、玉泉湖公园等10处城市公园、7条环城水系,绿化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完善黄河防洪体系,推进综合治理、除险加固和防洪调度,绣江河、杏花河、白云湖及芽庄湖滞洪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做好特色产业,打造现代“甜蜜事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让章丘的“气质”提升,而特色产业则让章丘“有颜”更有“料”。

对黄河流经的区域而言,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章丘区高官寨街道以小甜瓜打造“甜蜜”事业,打造了甜瓜大产业,不仅让高官寨打出了农业品牌,也带动人民致富增收。

“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高官寨选择在黄河沿线抓甜瓜产业作为切入点,通过这几年发展我们的甜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突破17亿元,带动参与甜瓜产业从业人口2.3万人”,高官寨街道党工委书记曹长兴表示,高官寨街道甜瓜产业从一开始就注重产业链的打造,通过龙头企业东方骄子提高育苗质量、产业培训、标准提升,让高官寨成为江北最大的甜瓜生产基地。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高官寨街道围绕甜瓜产业做文章不止这些——打造了甜瓜产业的区域公共品牌“高官寨甜瓜”,举办甜瓜文化节、富硒甜瓜品鉴会,并且为了更好地完善产业链,高官寨街道在今年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冷链、分拣中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让高官寨甜瓜走出章丘,走向全国。

甜瓜产业的做大做强也让其他产业有所成长,高官寨特色果蔬产业多点开花,韭菜、芦笋特色蔬菜基地应运而生,生态牧场重换新生,黄域大米主产区不断壮大。

山东东方骄子苗有限公司副总韩方田表示,“我们东方骄子年育苗能力达到1亿株,在高官寨街道的帮助下建设了40亩地的产业链运营中心,每天加工蔬菜可达2000吨,主要供应阿里巴巴、美团等市场,直接带动100余户增收”。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如今,高官寨甜瓜产业作为黄河流域发展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典范,得到了各级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犹如镶嵌在黄河下游的一颗绿色明珠,谱写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章丘幸福“甜蜜”事业可不止甜瓜,在土地上打造幸福模式同样大行其道。

章丘区黄河街道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达到13余万亩,有引黄灌溉区,水利条件便利。

2020年8月,由省市区三级供销社共同出资打造的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章丘区黄河街道开展试点,签约托管7个村5200亩土地。今年种植的小麦进行了第一次分红,村民在保底800元/亩的收益基础上,小麦一季每亩平均分红174元,通过试点示范带动,让各方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粮食增产、村集体增效的新路子。

“围绕章丘‘三变改革’契机,我们加快推动模式复制。在第一批土地股份制合作社成功试点的带动下,迅速在章丘区黄河、相公庄等8个乡镇街道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昱表示,今年夏季玉米季总入股面积2.6万亩,其中黄河街道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25个,总入股土地1.1万亩。目前测算来看,本季村民和村集体分成收益会在每亩150元以上,全年增收300元以上。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通过市场化手段和利益联结机制,把供销社与村民、村集体结成紧密、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实现‘打工种地两不误’,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所有这些,切实转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完善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李昱点出了为何这种模式能够迅速在章丘区推广开来。

截止目前,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已在12个乡镇签订土地入股全托管合同6.43万亩,年内有望突破8万亩。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在‘三变改革’当中,我们立足黄河街道实际,深挖土地资源。首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公共资产入股,实现村集体土地的整体运作。其次依托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全托管合作,通过专业的农业服务公司让土地效益最大化,今年上半年黄河街道有5个村实现了分红达到120余万元,效益十分可观,下半年又有8个村将签订合作”,黄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邢攸青表示,“下一步借助‘三变改革’,我们将深挖土地资源,实现村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

以黄河为名,打造迁建幸福河社区

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农业现代化、文化“两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最终目的。

黄河街道位于章丘最北部,这也是沿黄流域中唯一以黄河来命名的行政区域,而黄河滩区迁建的社区以“幸福河”命名能看出章丘面对黄河迁建的态度。

作为迁建的重要亲历者,黄河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代表工作室副主任徐杰提到了这一迁建工作的动因,“为什么要把滩区居民进行迁建,我们黄河街道有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一个因素就是群众生活在滩区内部,受水患压力比较大。第二个因素就是生活在滩区内隔绝的不仅交通,耕种比较传统,还把思想隔绝了”,并举例1996年,滩区沿线的存在全部被水淹,村民的房台“水涨船高”,一度达到5米高。

本着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在全面征求滩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黄河街道确定了黄河街道驻地为滩区迁建安置点,安置套数4370套,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1.8万平方米,配套设施面积10.7万平方米。

2018年6月,章丘区黄河滩区涉及滩区21个村,3300户12068人的迁建工作开工建设。

实施迁建只是第一步,让居民愿意来、留得住才是关键。

诸多印证其名的具体行动在幸福河社区开展并且持续推动,在迁建过程中,黄河街道不仅在幸福河社区打造了项目配套、产业配套让滩区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还借势黄河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幸福黄河。

在迁建过程中,紧密对接群众需求,黄河街道投资2.3亿元进行项目配套,从天然气、自来水、污水处理、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医疗、养老中心、商业中心、公墓等硬件需求,到党群服务、为民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管理、乡村记忆等软件需求,都与社区建设一并考量、一步到位,全力打造功能完善、整洁舒适的高标准社区。

在产业配套打造上,黄河街道从土地上做文章,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加大设施农业投入等措施落实农业产业化,实现村集体、群众“双增收”。另外,积极探索成立劳务公司加大劳务输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上楼之后的“后顾之忧”。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在搬入幸福河社区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建设之初就坚持‘三区共建’,建社区、农业、工商园区,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解决上楼难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坚持先建后拆,建好社区之后,让村民没有任何顾虑,同时迁建完成后,把土地集中利用流转起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在迁建过程中遵从群众路线,群众参与其中”,徐杰透露一个细节,当地及时成立了社区党委,实施五级网格化管理,让民众仿佛到了小城镇。

黄河街道董高、东邢等村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与鲁花、壹零捌康健生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壮大农业园区发展,目前有三个村参与订单种植化身、茶寿菊3000余亩,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不断跃升的数字见证着幸福河社区的幸福故事。

以滩区人民幸福为起点,近年来,黄河街道打造沿黄绿色走廊,实施堤坝绿化、绿色长廊建设、美丽乡村绿化等工程,绿化河道24.5公里,栽种行道树10万余株,累计沿黄造林1000余亩;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保护,投资2000万元,建成土城子引黄泵站,随着罐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8提高到0.58;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站,建设面积1700余平米的黄河主题文化馆,多维度展示黄河文化,留存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打造“黄河记忆”动态展示中心,这不仅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可感可触,也有了幸福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章丘用行动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排头兵姿态书写“黄河故事”,那篇章是以“龙山味道”为代表龙山文化发展,是以白云湖为代表的山泉河湖城生态保护,是以甜瓜产业为代表的甜蜜幸福事业,也是以幸福河社区为代表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现有的努力已见成效,更多的努力还在后头,延续勇担当、敢作为之势,章丘将在讲好新时代章丘黄河故事增添更多发展篇章……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