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尾宴:一场盛世阴谋

导语:老虎变人,烧断其尾,方化人,羊入新群,烧焦旧尾,才合群,鱼跃龙门。经天火烧没旧尾,为真龙。“烧尾”象征前程美好,官运无忧---《明·辨物小志》

null

唐中宗(公元705—710年) ,名仕:韦巨源,官拜尚书令,于家中设:“烧尾宴”宴请唐中宗。天下官民纷纷效仿,遂盛唐奢侈饮食之风,始盛行。

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里,饮食文化繁如星河,其中最为璀璨的当属中国五大名宴之一的:唐朝国宴《烧尾宴》 ,根据史料记载,《满汉全席》就是在他的基础上,衍伸发展而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浸透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高度的:盛唐国宴,背后却是一场囊括:阴阳五行、风水、玄学、命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细致整理,精心准备、巧妙策划,反复推敲、周密布局的政治文化陷阱,它悄然将盛唐文明一步一步,引向了深不可测的历史深渊,直至跌落谷底。再无回天之力。时至今日,关于这种国宴的:奢侈雍容,珍馐荟萃。在就像一位:姿态卓绝、美丽丰满,鲜艳欲滴的浪荡妖精,魅惑着每一位驻足观看的过客。也正是因为它的奢靡, 以至于《烧尾宴》的原始菜谱,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20多年,就与它的创始人:韦巨源,和那个璀璨盛唐气象捆绑一起,湮没在时空的烟尘里。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残存的历史资料中,逐一窥探他的真实面貌。

null

一盘大棋 卧薪尝胆:烧尾宴

《封氏闻见记》中提到“烧尾”一词的由来:据说,世间有一种特别的虎,可以变成人,这种人喜欢穿紫色的葛衣,一双脚也和别人不一样,没有足跟。最明显的一点是:变化而来的这个人身后会多出一条尾巴,他必须把这条尾巴烧掉,才能真正成人。一个人中举及第,或者升迁高职,就如同老虎变成人一样,只有烧掉那根多余的尾巴,才能摆脱过去的身份,完成命运的蜕变。传说:羊入新群,烧焦旧尾,才能合入新群,鲤鱼跃龙门时,经天火烧没旧尾,才化为真龙。“烧尾”:象征前程美好,官运无忧,这是唐朝宰相:韦巨源,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官拜“尚书左仆射”,在自己家中设《烧尾宴》,招待唐中宗李显时,对《烧尾宴》文化内涵的解释。据说李显在享用后“龙颜大悦”,遂昭令天下,无论封官进爵还是读书人科举中榜都要举办《烧尾宴》“献食天子”或款待亲朋好友,久而久之竞形成一种风俗习惯。关于《烧尾宴》它是否是顺应时代、为了表现盛唐气象而出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又有这样一侧同样关于它的故事在历史的舞台上演。与韦巨源互为同事的唐代宰相的:苏瓌,官拜“仆射”时,没有举办“烧尾宴”,所以被人参了一本,告状告到唐皇那里去了,苏瓌上奏解释说:“臣闻宰相者,主调阴阳,代天理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臣见宿卫兵至有三日不得食者。臣愚不称职,所以不敢烧尾。”大概意思是说:如今物价粮价上涨,老百姓生活困难,我看到侍卫郎居然还很多有人三天没吃上饭,我觉得这是我的失职,因此不敢举行烧尾宴。“至四年,唐中宗遗制”,从此之后,“烧尾宴”才不再以官方行为强制举行。

null

时至今日,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每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在唐代展区里,从那些出土金银器,石刻画像等珍贵文物的观察对比中不难发现,盛唐时期,无论是金银器的錾刻花纹,还是石刻画像的描绘纹饰,都比晚唐时期器物造像或描绘形象,更加有力度。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唐末时期国力衰弱,工匠们都无心工作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国内考古领域的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老师,在与蔡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从历年的唐代各类出土文物中最能表现盛唐文化、盛唐历史、盛唐美学工艺的,就是唐代金银器,因为无论是镂空、还是錾刻、或是剔花等,制作工艺,由于金银本身所独具的贵金属属性,从它的延展性、到色泽,再到金银的本质属性,都可以将当时唐代皇室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以及宫廷工匠们高超的制作技艺,展示的丝毫毕现、展示到淋漓尽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唐代,我们后来人都分称它为:盛唐与晚唐,由于唐代金银器大都没有纪年落款,所以如今在唐代金银器的年代鉴定方面,我们总结发现:唐代皇室金银器,表面纹饰以:龙、凤和牡丹纹、应用居多。而这在其中,我们通过长期工作发现,盛唐与晚唐在这个凤凰纹的刻画表达上,存在很大不同,我们甚至以此可以作为唐中晚期金银器的断代依据,那就是:同为凤凰纹饰,通过观察对比,盛唐时期金银器表面的凤凰纹饰,与晚唐时期,金银器表面的凤凰纹饰,仅在尾巴的羽毛上就有很大差异,盛唐时期的羽毛一丝不苟,属于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而时间稍晚一些的晚唐金银器,凤凰纹的尾巴部分的羽毛,则像孔雀尾巴的羽毛,等一直到了晚唐时期,金银器表面的凤纹,尾巴部分的羽毛,就干脆变的像芭蕉叶子了。所以,晚唐时期的金银器装饰纹饰、无论是龙纹还是凤纹,造型的尾巴部分,在表现上,普遍都毫无张力,缺少盛唐时期金银器龙凤纹饰的那种灵动、与活力。现代社会,一部分掌握资源,为了追求巨额利益的人,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方法、用纯金白银,试图仿造唐代金银器,达到:以假当真,滥竽充数的效果。再通过拍卖会、文物市场等渠道流通,蒙混买主,达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时至今日,现代高科技仿制技术层出不穷,仿制工厂,也挖空心思,穷尽了各种办法。结果都:无法模仿、达到,唐代金银器纹饰的经典高超意象,与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至此,关于《烧尾宴》关于“烧尾”对盛唐文明的直接影响,我们稍稍才领略一二。

null

逐字推敲 步步为营:藏玄机

狮子头、巨胜奴、双拌方破饼、八方寒食饼、水晶龙凤糕汉宫棋、见风消、贵粉红、见风消、玉露团、单笼金乳酥、……其中有一道叫做:“辋川小样”的菜肴就是改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画::《辋川图》。这份《韦巨源.食谱》,记载了韦巨源宴请唐中宗时的部分菜名,据史料记载:这顿饭仅叫得上名字的菜肴就有58种,点心20多种,,包括主食,羹汤,等。可谓:水陆八珍,尽皆入撰,荤素冷热、咸甜并陈 。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令人叹为观止,身处21世纪的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唐王朝的巅峰时期,这位权倾朝野的韦宰相、韦先生,将传统饮食文化发展到了怎样的高度。我们谨以《烧尾宴》里58道菜里的其中一道:“狮子头”诉说这《烧尾宴》里的:字字推敲、暗藏玄机。中国古代艺术,石刻与造像碑记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实物载体,唐狮:作为唐王朝权利与文化的象征,无论是皇家陵寝还是县衙府库、宗祠寺庙。作为镇宅辟邪、风水灵物,这些场所都有关于石刻狮子的精心布置,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主任:金运昌曾说过:唐代圆雕狮子造型不似明清狮子那般精致小巧,但唐狮雄浑威武,大气端庄,将大唐王朝的那种开放包容、和磅礴之力全然体现。然而,谁知那,却只是韦先生《烧尾宴》里的一道入口菜:“狮子头”而已。据说为了把“狮子头”这个菜名堂而皇之的搬上餐桌,他自己也是煞费苦心,先将自己包装为烹饪技师:韦巨源,然后说自己是奉郇国公之命将葵花献肉改叫狮子头。而郇国公是玄宗时的人。两人居然在一道起菜名“狮子头”?难道是托梦附体?明明戏说成分太重。可在那时,偏偏还就有人选择:相信了,然后一传再传,红极一时,以至:李唐盛世覆灭后,到后来的宋朝建立,直到北宋王朝巅峰时刻也没能再造出像唐狮那样神武威明的狮子造像。现在,我们餐馆中的“砂锅狮子头”正是此菜。

null

尘埃落定 谍影重重:露尾巴

一桌《烧尾宴》烧掉了大唐盛世气象,烧掉了唐代金银器龙凤纹饰的尾巴,烧掉了别人尾巴的同时,竟然只剩了自己的尾巴还在,五十八道菜,道道藏玄机,可还是没能藏得住韦先生这只老狐狸的尾巴。然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成龙成凤,能够拥有皇权,或是他干脆就做了:既然超越不了,就毁灭了他的,身处李唐王朝权力阶层的,他国卧底 ?我们已不得而知。他的father,是否也和他一样,也是他国派往唐朝的间谍?因为我们都To young , to simple,所以,更不得而知了。以至于我们有理由怀疑韦巨源,他到底是不是西安人?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次荣登宰相位置的韦巨源,从生到死,从韦厨师,到距离那个最高位置,仅一步之遥的:韦宰相而言,他是否很想再进一步?亦或,他是单纯的反社会反人类、变态型犯罪人格 ?如今的我们早已无法超考证,我们只有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创始人:韦巨源,创立《烧尾宴》不久,便以宗亲之谊,成为: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皇后的,心腹党羽 。也就是那个后来扶唐中宗起来吃药,甚至下药毒死了 :”那个最喜欢自己 《烧尾宴》的:唐中宗,李显,的韦皇后”。历史用血的现实,与史实资料,书写了他一生的事迹。我们只有通过谨慎探究来评价它的功过是非。作为“烧尾宴”唯一创始人的韦巨源,从《烧尾宴》创立的那天起,他就亲眼看着自己的理想在一步一步实现,然而,伴随他理想实现节奏的,却是唐王朝沦落向深渊的起始号。最终,那个伟大辉煌的时代,同这位80余岁,还在下那盘大旗的韦巨源一起,终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都化为了尘埃里的一抔黄土 。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