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自营 VS 我担风险,美团京东餐饮外卖模式之争,消费者该信谁的“安心饭”?

这边美团和淘宝闪购的单量之争在泡沫化质疑和官方约谈之下声量日渐消退,这边美团和京东针对餐饮外卖的模式之争开始剑拔弩张。

7月29日,美团公众号发布文章《首批品牌获“食安奖励”,浣熊食堂坚持做好商家小帮手》,文章核心意思为:“浣熊食堂” 自 7 月初正式推出后,凭借显著的流量与订单增长、食安管理举措及用户良好体验,评选并奖励了 12 家上半年食品安全优质入驻品牌,其旨在助力餐饮外卖提升运营与食安水平,秉持开放共享原则,不与商家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选择。

其中,文章里有两段文字直接是内涵对手:

面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我们不喊口号制造焦虑,而是希望把信任、方法和流量都留给商家。只有外卖商家的运营水平整体提升,消费者才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选择。

我们绝不自营,绝不下场与商家竞争,只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商家对接所需资源,把流量、品牌、销量都留给商家,把安心、便捷和品质留给消费者

而7月30日,京东这发布文章《“菜品合伙人”已收到超6.6万份报名!和大家汇报七鲜小厨的最新进展》,文章重点强调了:定位 “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 的七鲜小厨是京东推动餐饮外卖供应链模式的重大创新,旨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杜绝 “幽灵外卖”,其启动 “菜品合伙人” 招募一周内收到超 6.6 万份报名,将推出全国大赛并邀北京场地伙伴合作,首店运营成绩亮眼且带动商圈增长,该模式由京东承担成本保障商家不亏损,京东将持续深化创新助力消费者和品质商家。

这篇文章里,同样有三段明显是回应和反驳对手的。

风险我担,收益共享。七鲜小厨与餐饮商家、厨师共生共荣,绝不让合伙商家亏损,更不会抢商家的生意!绝不利用流量霸权剥削商家,纵容幽灵外卖肆虐!

京东愿肩负起大企业应有的社会担当。七鲜小厨的菜品合伙人模式,租金、人力、运营成本均由京东承担,餐饮商家只需专注菜品研发和协同打造品质食材供应链。我们绝不让合伙商家亏损、绝不让百万餐厅为平台白白打工、绝不借“平台”之名为“幽灵外卖”打造华美的遮羞布!

过去15年来,外卖行业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坚守品质的餐厅得不到发展,反而被幽灵外卖挤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今年3月以来,京东在品质外卖领域持续创新,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下,外卖市场终于重焕活力!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美团 “浣熊食堂” 与京东 “七鲜小厨” 主要还是围绕食品安全和商业模式展开的交锋,核心矛盾集中在以下四个层面:

首先,商业模式的本质分歧。

美团立场:强调自身是“基础设施提供者”,通过共享厨房、流量激励和食安监管赋能商家,明确 “绝不自营、绝不下场竞争”。其模式是聚合品牌商家入驻共享厨房,商家自主经营并承担成本,美团仅提供场地、供应链和流量支持,目标是 “帮助餐饮外卖以更低成本实现更好运营”。

京东反击:提出 “合营模式”,由京东承担选址、装修、人力等重资产投入,商家仅需提供配方并参与分成,强调“风险我担,收益共享”。京东直言“绝不让合伙商家亏损、绝不让百万餐厅为平台白白打工”,暗指对手的抽佣模式加重商家负担,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京东还通过 “菜品合伙人” 全国大赛和高额保底分成(每道菜 100 万元起)吸引商家,试图证明其模式更具普惠性。

其次,食品安全治理路径的竞争。

美团方案以 “明厨亮灶 + 食安日记” 为核心,通过后厨直播、每日检测记录和大数据筛选优质商家,构建透明化监管体系。例如,其入驻商家需每日更新上千条食安记录,并接受用户实时监督,同时通过流量激励(如曝光量上涨 164%)推动商家提升标准。

京东破局强调 “供应链全链条管控”,从净菜工厂标准化处理到冷链运输,再到门店现炒和 40 项高标准检验检疫,形成闭环品控。京东认为对手的 “明厨亮灶” 仅解决 “可见性” 问题,而自身通过供应链集约化(如省去洗切配环节)从源头规避卫生风险,并通过 “幽灵外卖密度高的地段选址” 直接挤压黑作坊生存空间。

第三,对行业生态责任的互相指责。

美团的反击:通过数据反击 —— 入驻浣熊食堂的商家订单量增长 60%,复购率提升显著,并联合全聚德、唐宫等 12 家头部品牌展示 “食品安全优质案例”,试图证明其模式能有效提升行业标准。美团强调 “把信任、方法和流量都留给商家”,暗指对手的 “自营模式” 可能形成新的垄断。

京东的批判直指对手作为 “一家独大” 的平台,纵容幽灵外卖滋生,导致 “坚守品质的餐厅被挤出市场”。七鲜小厨的目标是 “与优秀餐饮商家一起,从‘幽灵外卖’手中夺回市场”,并批评对手模式存在 “利用流量霸权剥削商家” 的问题。

第四,用户价值主张的差异化表达。

美团的便捷性诉求:主打 “点三家外卖只花一份配送费” 的聚合配送优势,通过降低用户成本提升粘性。其共享厨房模式允许用户在一个入口选择多个品牌,强化 “一站式” 体验。

京东的性价比策略:以 “又好又便宜” 为核心,通过供应链压缩成本(如中央工厂净菜处理),将客单价控制在 10-20 元区间,并通过 “带动商圈订单增长 12%” 证明其模式能普惠更多商家。京东还强调 “复购率高于行业 220%”,试图用数据证明用户对其品质的认可。

美团浣熊食堂

京东七鲜小厨

在刘老实看来,这场交锋本质上还是美团和京东两家平台,在做餐饮外卖上的两种路径的对决:美团试图以轻资产模式维持行业整合者角色,京东则以重资产投入重塑供应链话语权。双方的博弈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折射出外卖行业从流量竞争向供应链竞争、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的深层变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即时刘说”,作者:即时零售刘老实,36氪经授权发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