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在一些地方,“一把手依赖症”有所抬头,原本正常办理的工作都要一把手过问,依赖一把手推进。一些一把手甚至成了对上、对下的唯一“把手”,部分副职成为二传手。这一现象制约基层正常运转,凸显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短板。
就这个方面,一些乡镇党委书记也颇有同感,还反映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
一是当前基层工作存在着大而全,重点工作不再明显,样样都抓,样样也抓不落实,从而使得不少工作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是不少工作会议都要一把手参加,觉得没有一把手参加就难以抓落实。
三是不少工作都要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开会、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否则就不能算是“领导重视”。
四是不少调研、督查、检查和考核都需要一把手亲自参加、亲自陪同。
有的时候,这些一把手重视的现象并不能体现有多管用,而更多的是体现一个姿态,表明一把手对某某工作是重视的,对某某领导是重视的。
怎么办?样样事情都要一把手出面,显然是不行的。一方面一把手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是全能领导者。另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团队、科学、法治精神的发扬,不利于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提升与改善。
我以为,还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上级要从内心深处改变工作作风。为什么基层会出现一把手依赖症?这与一些上级强调“领导重视”有关系,什么工作都想要一把手重视就算是真重视,否则就可能上纲上线,使得基层无所适从。
有位乡镇副职就表示过这样的苦闷,说的是某次检查,工作本来做得不错,可是检查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这里指责、那里说道,说是他们对工作不重视,总是不满意。后来他才弄明白,原来就是觉得书记没有露面接待,没把检查组当回事。
这样的情形是有的,尽管不少调研视察、检查督查都不会专门强调一把手参加,但估计不少上级都希望参加,不仅给自己一个面子,也是体现对自身工作的位置。
在这方面,我觉得上级要改变工作作风:一是要看效果、看结果,而不是看态度、看一把手。无论是视察调研,还是督查检查,最为重要的是工作落实没有,结果怎么样?这才是关键。
二是上级工作要直接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真实情况,这样也就不拘泥于一把手了。
三是一把手参加的会议要严格控制,不要样样工作都要一把手过问、重视,如此只会消解工作的轻重缓急,没有了重点和重心,更会消解基层治理资源。不能一点点事情没有做好,就要问一把手的责任。在这方面,需要有严格的清单管理。
第二,一把手自身要充分分权,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大家各司其职。这个方面体现的是一把手的能力,更体现自信与胸怀。
有的一把手之所以太累,主要是缺乏团队管理精神,不知道怎么当一名合格的领导,不知道去分权,不想去分权,总想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想自己说了算,喜欢搞一言堂。
唐太宗李世民在分权方面就很有建树。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四年的一天,唐太宗问萧璃:“我跟隋文帝比起来,你认为怎么样?”萧璃回答说:“隋文帝勤勉治国,批阅全国的书表奏章,往往从黎明直到日落西山。隋文帝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常常忘记时间,到吃饭的时候还没有完,就命令侍从把饭送上来,边吃边议事。”
唐太宗说:“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总怕大臣对他不忠心,大权小权一人独揽,什么事都由他一个人做主,不肯交给下属去办。他虽很辛苦,事情不一定办得好。天下地方那么大,四海的人这么多,国事千头万绪,只有请部下去商量办事,遇到大事报告宰相认真考虑,有了妥当的办法,再报告我准奏,然后执行。天下各种事情,都由皇帝一个人来定,那怎么能行呢?把事情交给有才能的人办,自己高瞻远瞩,专事考核官员的功过,于国于己不更好吗?”
唐太宗是非常清醒的,也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人做事,不可能样样都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而领导的长处就善于用人,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其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有一件有名的历史故事,就是关于刘邦的,他曾有一段话:“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正如刘邦与韩信的一番对话所言,韩信将兵是多多益善,但只能是将兵,而刘邦能够将将,各有高下。
所以,一位一把手有没有真本事,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学会用人,并且要善用所有人的长处,而不只是看到短处;
二是学会分权,充分相信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出团队作用,这才有无穷的力量;
三是学会纳言,一方面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还要有充分采纳意见建议的本领和度量。有的领导可能专业上是外行,但有纳言的本事,就成了内行了。
如此,才能体现出一位一把手的内行、能力和自信,才能真正让大家服众,也才不会有过度依赖一把手的现象发生。
为什么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能够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因为当领导的狮子,羊群都会尊重和听从狮子的安排,他们觉得狮子是有能力、有本事的。可是当领导的羊,却不一定被狮子们所认同,觉得羊是外行领导内行。
我以为,一个领导是内行,还是外行?至少要学会用人、分权和纳言三个方面,从而才能锤炼起个人的本领。
第三,要建立制度法治的刚性与敬畏。什么事情都依赖一把手,什么事情都要一把手拍板,这说明有一个重要方面出了问题,那就是制度法治已经不管用了,大家还是习惯于人治的思维与方式。
有些工作措施,本来就有党内法规、上级文件之规定,要求、任务、程序都非常明确,各级各部门照做就可以了。可是有的地方或部门还是习惯于等一把手发号施令,如此也就慢慢消解了相关制度文件的刚性约束。
有些工作任务,本来就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之计划,大家照做就可以了。但有的地方或部门还是习惯于开会、发文,这就需要等一把手来部署、来安排。
所以,我们会遇到一些尴尬现象,那就是有些国家政策文件规定早就通过新闻媒体传达到千家万户,所有老百姓都知道了。但你要是去找有关部门办理,他可能会告诉你,我们还没有收到文件,没有听到领导指示,“办不了”。
我以为,关于制度法治的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度规定方面的职责职能、工作程序等要界定清晰,可操作性要非常强,不能是些空话、套话、大话,否则就可能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二是要专业。要提高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更多专业人来做专业事,这样就可以“一人当多人用”,从而少一些全面之动员。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所以,房玄龄深知唐太宗的心思,他组建的朝廷宁缺毋滥,减到不能再减,总共只有643人。
从这个方面来看,人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精”,当然就要专业,尤其是放在基层而言,至少要懂法治、懂治理、懂实践、懂群众,等等。
三是要评估。关于制度法治运用得如何,是不是好用?要有一个科学、刚性的评估体系和制度。既要自上而下的评估,更要有基层、群众、媒体和第三方的评价。不能只是发文件、出法规,执行得到底好不好?都要认真评估,并且要运用评估结果,做到奖罚分明,从而提高制度法治的约束性与科学性,让各级各部门形成敬畏之心,并有敬畏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