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支付宝”家族服务全球10亿用户的消息刷屏时,公布地点伊斯兰堡和当地的“支付宝”Easypaisa,同样备受关注。
近日,南亚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项目在Easypaisa上打通,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巴基斯坦公布:截至2018年底,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已经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在支付宝技术出海的国家与地区中,巴基斯坦拥有非凡的价值,这也是巴基斯坦的首个区块链项目。这一项目的普惠意义重大,旨在帮助在马来西亚工作的巴基斯坦人,通过汇款服务商Valyou,更快、更安全的将养家糊口的出国打工所得,跨境汇至自家的“支付宝”Easypaisa上。
在当前虚拟货币泡沫破裂之际,实干的技术精英们坚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边界,取得越来越多新的突破。蚂蚁区块链等支付宝“暖科技”出海,基于其在中国充分的民生应用基础之上,如今也让越来越多的全球用户能像中国内地用户一样,体验到数字普惠时代的方便和红利。
支付宝信守承诺 区块链“出海”巴基斯坦
谁能想到,蚂蚁开拓巴基斯坦这个新兴市场,竟然缘起于一包33元的葡萄干。
2018年7月份,巴基斯坦央行行长塔里克.巴杰瓦(Tariq Bajwa)来访北京期间,在菜市场使用扫一扫买到了一包葡萄干。中国移动支付的便捷,深深触动了这位央行行长,他表示要加速引进巴基斯坦。
168天之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塔里克.巴杰瓦为巴基斯坦首个区块链项目揭牌。这一项目正是支付宝提供的当地数字普惠方案——南亚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正式宣告“通车”。而半年前,全球首个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从香港本地钱包钱包AlipayHK到菲律宾本地钱包GCash打通,重新定义了“跨境汇款”,这背后同样有蚂蚁区块链技术在支持。
半年之后,蚂蚁区块链从东南亚布局到了南亚。此次蚂蚁用168天就实现了巴基斯坦项目的落地,体现了中国科技输出的“加速度”。也让巴基斯坦央行行长忍不住点赞说:“这给巴中关系增添了新维度。”
为什么巴基斯坦适合率先用上区块链技术?
一是巴基斯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度。巴基斯坦人口2亿,其中35岁以下的劳动力有1亿人,年轻意味着对新兴事物的反应更快,更愿意“尝鲜”。
二是巴基斯坦移动网络正在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巨大。世行的数据显示,巴基斯坦仍有1亿人无法获得基础的金融服务, 不过当地手机渗透率已经超过70%,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在30%左右。
三是当地政府、监管对创新的开放与包容,当地拥有创新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当地监管为区块链跨境汇款专门开通了沙箱。
对于该区块链跨境汇款项目而言,巴基斯坦还是全球十大汇款接受国,年均接收境外侨汇约200亿美元,巴基斯坦境外侨民超过1000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此次打通巴基斯坦与马来西亚区块链跨境汇款,改变了过去两地转账时间、地点受限的问题,可以做到“7*24小时”、“秒到账”,安全、透明,大大提升了生活效率和成本。
“金融服务未来会像巴基斯坦人每天爱吃的烤馕饼一样,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饿了就可以吃到,成为日常生活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用技术带去便捷、带去普惠。”井贤栋说。
南亚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项目的落地,意味着在跨境支付及跨境贸易上,区块链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塔里克.巴杰瓦评价:“新的区块链汇款服务,是使用新技术改变巴基斯坦金融服务格局并带来突破的大胆尝试。”
1+9个“支付宝”全球“圈粉”10亿人
实际上,支付宝为全球输出的“暖科技”,不限于区块链,“授人以渔”式的中国经验输出,正在把更多的科技带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当中。
在巴基斯坦项目的发布会上,井贤栋还在现场公布了“支付宝家族”已经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的“家底”。
截止目前,支付宝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了9个属于当地人自己的“支付宝”,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中国香港。
找到当地有普惠愿景且最懂当地市场的合作伙伴,是“支付宝”家族不断扩容的重要秘诀。在巴基斯坦,拥有2千万用户的本地钱包Easypaisa,目前正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过度,这背后离不开合作双方挪威telenor集团和中国蚂蚁金服的共同能力,也离不开支付宝技术和Easypaisa本地钱包团队的因地制宜共创。
这个项目还要从2018年3月说起,彼时,蚂蚁金服出资1.845亿美元购入挪威Telenor集团在巴基斯坦子公司45%的股权。此后,蚂蚁通过分享技术和经验,把旗下巴基斯坦最大手机钱包Easypaisa,提升打造为当地版“支付宝”。
不到一年时间,EasyPaisa 能提供扫码、转账、水电煤缴费等大量基础性支付服务,以数字方式服务着当地2千万用户,目前市场排名第一。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globalization,而是g-localization,”井贤栋表示,蚂蚁秉持的是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是为了抢市场、赚利润,而是真正为当地带去普惠发展机会、带去价值,即“技术赋能+合作伙伴”模式。
在其他多国多地的市场开拓中,支付宝均是采用找合作伙伴开发“本地电子钱包”的模式。本地经验和中国技术的叠加,大大缩短了当地企业数年的研发成本和时间。
在支付宝技术赋能输出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就是“一带一路”。有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仅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仅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付宝布局的境外9个国家和地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井贤栋坦言,出海最大的挑战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这个伙伴不仅仅是业务合作方面,更是大家要有相似的使命和愿景。”
不止区块链 支付宝“暖科技”更多走出去
纵观支付宝14年的发展史,作为中国移动支付名片,就是一部致力于用技术手段创建更好的信任机制的进程史。同样,支付宝这样的“暖科技”基因,也体现在其全球化进程上。
过去两年中,蚂蚁区块链聚焦于两件事,这也是蚂蚁区块链的核心优势所在:一是自主研发,打造金融级区块链平台。目前蚂蚁金服是全球申请区块链专利最多的公司,“2018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上,阿里巴巴稳居第一,其专利项目已经达到了90项。二是探索区块链商业落地场景,通过落地应用场景服务实体经济。早在2015年蚂蚁就成立了区块链小组,蚂蚁区块链已经在金融、零售和生活三个领域有所实践,迄今其已落地应用场景超过30个。
如今,蚂蚁区块链二度“走出去”,走到最有需要的地方(菲律宾和巴基斯坦都是全球十大汇款输入国),充分证明了支付宝全球化的方法论:用技术赋能+合作伙伴模式,以“出海造船”来授人以渔。
在印度,本地钱包Paytm的用户量从2015年的2500万增加到了2017年底的2.5亿,在跻身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的同时,扫码支付、线上预订电影票、黄金版“余额宝”等因地制宜的场景和应用成为印度人的日常,包括印度当地也发展出了700万码商;在马来西亚,本地钱包Touch’nGo加上中国技术,把在中国才刚刚普及没多久的手机扫码坐地铁变成吉隆坡年轻人的日常,赶地铁轻松跑赢早高峰;在韩国,本地钱包DANA成为不少老板给员工发红包的利器,一年的交易量也增长了8倍……这些本地版“支付宝”和支付宝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让井贤栋感觉到:“我们觉得这一轮互联网技术是为普惠而生,为发展中国家而生,所以我们也期待将技术带到更多的国家,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去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当地人和小微企业。”
而更有意义的是,作为中国的国民应用,如今支付宝走出国门、把中国的暖科技带到世界上更多需要的地方,尤其给一带一路地区因地制宜地培养人,也是中国移动支付名片未来要做和该做的事。
“支付宝遍布亚洲,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喜!”去年10月12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世行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再次点赞支付宝。会议期间,世界银行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支付宝在会联合宣布: 启动10x1000科技普惠计划,未来10年,每年为新兴市场国家培训1000名科技领军者。
很快,应印尼政府盛邀,10X1000科技普惠计划率先在印尼落地,培训领域将横跨电商、金融科技和云服务等技术行业。此后又在新加坡启动了东南亚公益创新挑战赛,支持东南亚当地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区域年轻创业者们用数字技术去帮助“一带一路”上的学生、老人和残疾人。而未来,类似的人才培育计划也有望在南亚落地,包括巴基斯坦。
“不同以往的靠贸易输出、靠出口拉动经济成长,移动支付技术出海的核心,在于原创技术和核心能力的输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则认为,通过‘当地合作伙伴+技术赋能’的方式,把本地经验和中国技术叠加起来,可以大大缩短当地企业的研发时间和成本。“未来这方面想象空间很大,通过技术输出和赋能的力量,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中国和这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和商贸上的相通相连,由此进一步提升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