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才两千年不到,你们就提倡“无纸化”了?

即使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人类的书写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书写由两部分组成:书写文字的工具和承载文字的载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字载体那些事儿……

人类从鸿蒙初醒开始,就试图用图像和符号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便是文字的起源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字的发明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发明都重要许多,它改变了地球上生物世界的格局,让人类进一步离开单纯的动物之席,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交流与沟通。

文字无法孤立出现,它的存在与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文字如影随形的伴侣,文字的物质载体也随着文字的变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从粗糙的泥板到原始的龟甲,从光滑的青铜到复古的竹简,从昂贵的丝帛到精美的纸张——文字载体一直由天然材料向人造材料缓慢过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字载体那些事儿。

01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璀璨明星。已知的几个早期文明,几乎都各自独立地创造出了文字,如古代西亚、埃及、中国和印度,它们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以前。

人类最早的文字书写遗迹保存在古代西亚的尘封大地中。在两河流域,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早期文字的发展。当交易的数额超过了一个人可以轻易记住的数字,这里的居民便使用土块把它们记录下来。

早期的书写是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然后将泥板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以及它的载体。

从象形文字开始,泥板书登上了历史舞台。

是泥板,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这取决于两河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冲积平原,缺少古代书写常用的木头和石头,象形文字自然也不便书写,特别是苏美尔的原始记数系统采用锥形尖角在湿泥团表面压出不同形状,于是很自然就地取材,用当地丰富的纯净粘土做成泥板,用削成楔形的木笔,在泥板上压出楔形符号。经过晾干或煅烧后,泥板非常容易长期保存。

苏美尔泥板文字,公元前3100-公元前2900年

随着时间的前进,人们发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这个图片形成了一种符号。人们发现在泥板上刻出几个程式化的标记,来象征一种物体的方法比描绘出真实的物体要容易快捷得多。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人们开始用芦苇杆在泥板上刻画符号。芦苇杆的尖端在泥板上留下的痕迹比竿身要粗,形状就像楔子,这种文字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楔形文字。

在接下来的两千年中,楔形文字成为古代西亚人的通用文字。

楔形文字从象形到符号化的演变

几乎是与苏美尔文明同时,另一个同样绚烂的文明也开始了他们对文字的探索。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建筑、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语言、文字方面同样没有落后。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注意到了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莎草。他们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切成一片片薄片,浸泡之后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再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用石头等重物压薄。再经过干燥、磨光等步骤,就得到了莎草纸的成品。

莎草纸上的绘画

很快,莎草纸就成了众多写工、祭司和会计人员的必需用品,孜孜不倦地记录是他们谋生的手段。除了自用之外,埃及人还将莎草纸大量出口给地中海沿岸国家,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莎草纸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纸,只是对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出土的埃及古画,以莎草纸为载体

02

作为唯一没有断层的古文明,中国对文字和文字载体的变迁有着相对完整的记录。

原始氏族时期,就有“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等传说记载,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最开始,中国的文字载体也是就地取材,选用龟甲、牛胛骨、石头等天然材料,书写其上。比如甲骨文,就是其中的典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现代考古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

夏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青铜文化逐渐渗入到人们的作息中。青铜,也因此成为了常用的文字载体。由于周朝也把铜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分铸铭与刻铭两种。又因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铜器上的铭文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和盟誓契约等。

青铜器“后母戊鼎”

甲骨、青铜作为文字载体,由于材料的局限以及绘刻的难度,很难得到广泛的传播。所以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直到简牍的出现,这种现象才得到了改变。

简牍是对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

简牍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发明之前以及用纸普及之前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竹简

因为简书携带不方便,同时内容呈现也有限,所以帛书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

帛书,指书写在帛上的文字,发源于春秋时期。帛的本意为白色丝织物,即本色的初级丝织物。至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帛已经泛指所有的丝织物。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其中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常常“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价格远比竹简昂贵,它的使用仅限于达官贵人。

经过800多年的社会发展,自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出现,帛作为一种文字媒介才慢慢消失。

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至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起,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同样,文字的载体也经过了甲骨、器铭、简牍、帛布等介质演变,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03

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尽管所有文明各自有着独立的文字发展历史,每个文明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字载体,但几乎所有的文字载体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泥板书太过笨重,容量有限;莎草纸在湿润的环境中容易腐蚀损坏;甲骨和金器等材料有限,不能进行大范围推广……

直到——的出现,对全世界的文字载体进行了统一。

纸,用植物纤维制造,能任意折叠,是用来书写的非编制物。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组合,脱水后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纸的出现在缣帛和简牍之后,由于“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社会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廉价易得的替代品,而植物纤维纸的发明,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

最早的纸在西汉初期已有。但这种纸很是粗糙,因而不被广泛应用。直到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注意,前文提到的“莎草纸”并不是现今概念的“纸”,它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而中国所发明的造纸术,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制作出来的成品,才能叫做“纸”。

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造纸术的记载见于范晔《后汉书》:“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兴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位于洛阳汉魏故城近郊的缑氏(注:“纸氏”作“缑氏”,马涧河流经缑氏那一段河流古时为“造纸河”,沿岸原有“造纸河碑刻”,昔已失损。据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

近年来,在其附近的汉代墓葬中,发现有数百块形状各异的空心砖,砖的规格为长140—169cm,宽52—70cm,厚14—17cm,既有不同的砖孔,又有不同的榫口,如同现代建筑的预制构件,像是按一定程序装配的。汉代造纸的焙干体是什么样式,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焙纸先以砖砌成夹巷。用砖盖夹巷,火薪从头穴烧发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相对照,这些特制的大型空心砖很可能是汉代用于修筑纸焙干体的原材料。

在这些出土的大型空心砖的砖面上,绘制有很多楮树、木芙蓉、扶桑的图案,这些树皮都是造纸原料,很可能反映了当时造纸的现实。如果我们按照空心砖孔、榫口、传热程序来研究恢复造纸所用的焙干体,或许会使研究汉代造纸工艺取得新的突破。

汉代··空心砖

经蔡伦改进后的纸,已经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对于蔡伦来说,改进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木牍、竹简、缣帛等书写、记录文字的材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到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做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左伯纸”,集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纸质尤佳,史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为流传,普遍为人们所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质量、产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逐渐多元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柔软、光滑……

江南以稻草、麦秆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绵软,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又称“棉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渔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因当时把渔网破布化为麻类纤维,所以统称“麻纸”。

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为西汉麻纸,暗黄色,质地粗糙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宣纸用檀树皮和稻草造成,它洁白细密均匀柔软、质地坚韧、经久不变色,还吸水力强、少虫蛀,故而早在唐朝时候,宣纸就已经是宣州的著名产品,如今宣纸更有“国之瑰宝”、“纸寿千年”之誉。

宋元时期造纸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纸张产地几乎遍及宋代各路,两浙、四川和福建是当时的三大造纸中心。两浙地区率先研制成功以竹茎为原料的造纸新工艺,标志着造纸史上新纪元的到来。

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

《天工开物》里面讲到造竹纸的方法:先把竹子截断,剖成竹片,拌了石灰浸在水塘里,再取出来煮烂,制成纸浆,然后用绷在木架上的竹帘子从纸浆面上荡过去。这样,竹帘上就留下一层纤维,把这层纤维揭下来烘干,纸就制成了。当时用石灰等蒸煮纸浆,实际上就是化学处理法。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造纸术为封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作为人类文明传承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几乎不用赘述,上至记录知识的火花文明的火种,下至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改善生活中某些方面的舒适感,它都无比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迅速迈入了信息时代,出于资源合理分配的考虑,“无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中,纸的出现也越来越少。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项重要的发明会沦为墙上装裱框中的华丽艺术品,成为一枚闪闪发光的符号,它的角色将由别的东西来代替。可不论它怎样淡出人类视线,历史长河中的它,始终熠熠生辉,让人骄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