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今处于资料集大成的时代,
因此通过历史存留下的书作
可以窥视出笔法的变化轨迹。
帖学一脉从“二王”到董其昌,
笔法走向简单化。
取法帖学,
值得注意的是,
颜真卿的笔法有一定特色,
可以与王羲之媲美。
然而王羲之的形象又是模糊的,
没有存留真迹的条件下,
靠各种摹本去复原会出现种种误差。
那到底什么是古法?
什么是王羲之的笔法?
很多人带着一种迷信
然后亦步亦趋地去研究,
比如用三指执笔法试图去复原。
当代书家用“转指法”等
推敲书法的古法,
确实有一定道理。
晋代书家写字是三指执笔法,
自由度很大,
以手指为支点,
可以上下左右翻转,
呈现了更多
不依赖于手腕为中心的运动方式。
因此,现在很多人写王羲之怎么写也不顺。
这个笔画怎么写出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
王羲之的起笔就有多种可能性。
唐代人执笔法始终是以手腕为中心,
唐代所有书法风格的出现
是凭借以手腕为中心
的运动方式写出来的。
例如写经,就是以手腕为中心,
快速地书写,工具好,且讲究效率。
这种方式与王羲之判然两途,
王羲之的时代很难写出这种稳定性和速度。
但是这里有一个迷惑,
王羲之怎么写小楷,
王羲之的《兰亭序》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出现上下字错位?
这也可能是因为
执笔方式和
纸与笔的不稳定性所造成的,
再看王珣《伯远帖》
里的上下字也是有错位的。
据沙孟海考证,
唐代以前的书家写字,
基本上是斜笔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