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爱了,在北京法海寺他临摹了30年最美的国宝级壁画

法海禅寺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落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由明英宗宠宦御用太监李童集资,汉藏两族官员僧众共同设计修建的,英宗皇帝钦赐“法海禅寺”。法海寺的重大价值和精华乃是殿内保存下来的明代大型壁画,现在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的扇面墙、东西墙和后墙壁,共有十铺,壁画面积为236.7平方米。法海寺壁画保存了佛画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是明代壁画中的最高典范。

尚泰安 1959年生,北京人,自幼随王定理先生(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学习中国传统壁画及传统色的研制与应用。八十年代初先后师从工笔人物画大师任率英先生(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黄均先生(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学习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1986年调入石景山区文化局法海寺文物保管所,对法海寺壁画进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与摹绘。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专业。2009年调入石景山区文物研究所。1993年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黄均先生主编《中国传统人物线描图谱》,2010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法海寺壁画线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