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的镇江,在争雄竞先的发展过程中,曾因西津渡的繁华、最早通商口岸的喧嚣、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经历过名噪一时的风光。
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变革,这座因“运”而兴的城邑,逐渐褪去了昔日的显赫,陷入了尴尬地位:从地理方位上看,镇江与南京、苏锡常等兄弟城市同属苏南板块,但其经济体量和增速,不仅与“苏南军团”差距明显,甚至被苏北多个城市赶超,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位于尾部阵营。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对镇江全市上下是巨大鼓励。
2020年,镇江新任市委书记马明龙在全市产业强市大会上首次提出,要镇江“跑起来”:当下镇江归结到底要有“跑起来”的作风状态,在产业强市新征程上跑出激情、跑出加速度。
2020年底,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也“点将”镇江:甩开膀子“跑起来”,跑出自信、跑出加速度,让“很有前途”跑进现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座城有一座城的荣光。如今,比学赶超跑起来、争先进位拼上去,以实干实绩赢得更大的城市荣光,正成为321万镇江人的实践与追求。
产业强市,打破末位困局
站在什么样的位置、立足什么样的坐标系谋划,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2014年,彼时“产业强市”还在作为新鲜词汇见诸各大会议与报端,在思路与制度架构上还在摸索阶段。
在苏南板块中,镇江不仅经济体量最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等指标也均低于其他四市。拉长时间段来看,落差更为明显。2013—2017的五年来,镇江的经济总量及各项经济指标增量都在苏南五市中垫底。
“这就是镇江的‘苏南区位、苏中(北)水平’的‘苏南末位’困局。”镇江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室教授姚永康表示,自东向西看,镇江处于苏南城市的“V”型谷底中。
与此同时,镇江产业定位不够精准、产业发展方向不够清晰的瓶颈也日益凸显,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7年,“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这一发展强音上升为镇江全市上下的发展共识。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发展大会,吹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重塑镇江实体经济辉煌”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制定了推进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2+3+2”重点产业发展架构,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相配套的新型制造业体系。
2020年,产业强市再出发,“跑起来”号角声声,镇江更是以“一号战略”的第一位认识产业强市,以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姿态抓产业强市,从而通过不断提升实力收获自信。
镇江逐渐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以航空航天、香醋、眼镜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镇江的航空航天产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十年来,两百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三十多家企业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天宫二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配套,在航空领域烙上了鲜明的镇江印记。
在这一基础上,《镇江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对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镇江将以“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聚力发展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四大产业集群和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8条重点产业链。
目前,镇江共有21家A股上市公司,其营收在“四群八链”企业中占比达10%,一批“链主”企业在快速成长,全市拥有百亿元企业10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4家。
筑巢引凤,“智”推跨越发展
人才是产业强市的根基,“产业强市”的前提是人才队伍的打造。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曾表示,“激情奔跑最终是人在跑,争得荣光关键靠人去争。一座城市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前途。”
来源:镇江发布
而镇江地处省会南京和苏南“传统三强”苏锡常之间,一定程度上承受着“双重虹吸”效应。因此,镇江若无非常之举,极易陷入“人才黑洞”。
在人才抢夺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镇江对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升格,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双组长,与人才工作关系紧密的29个市级机关部门是成员单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全市上下合力推的良好态势。
2016年,“金山英才”计划作为镇江“十三五”时期重要人才引进工程正式启动,该计划对顶尖人才给予1000万元资助。5年来,累计投入了7.2亿元,先后引进604名高层次人才。
除了顶尖人才项目资助,“金山英才”计划还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高技能领军人才4个子计划,给予每个领军人才10-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十四五”时期,镇江紧扣重点产业,对“金山英才”计划进行了优化升级,继续引进支持600名(个)左右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储备培养1600名左右高层次本土学术技术人才。同时推行大学生“聚镇”计划,支持引进青年人才、基础人才,为城市发展增强创新活力,为产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镇江引进镇江籍高校毕业生达1.6万人,占引进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1%。
此外,为让招才引智更有针对性,镇江还建立起镇江籍大学生生源、留学人员、在镇工作大学生人才3个数据库,选聘100名高校“归雁”引才使者,猎寻“归雁”创新创业人才。
十年“碳”路,逐梦绿水青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素有“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美誉的镇江,“绿水青山”既是城市前行的坚定选择,也是实现“双碳”落地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必经之路。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是第一支撑力;镇江发展之痛,也痛在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镇江曾凭借着工业的发展进入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前50名,但其化工、建材和钢铁等核心产业也成为了重污染的来源。
随着发展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和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国家大政的落实,镇江意识到必须作出改变。
为此,镇江壮士断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2015年至2021年,镇江实施去产能项目209个,压减水泥产能超508万吨、钢铁产能超60万吨,淘汰电镀产能超22.9万吨、焦炭(碳素)产能超95万吨,2017年以来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19家。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肯定镇江的低碳发展“卓有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殷切寄语“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牢记嘱托,镇江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举办五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双碳”实践中勇当先行者、探路者、引领者。
十年来,镇江单位GDP能耗下降39.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9%,PM2.5浓度下降50%,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
聚焦节能降碳目标,镇江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17年,在国内率先出台《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启动绿色工厂创建,创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92家,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229个,年节能量达70万吨标准煤。
如今,镇江正围绕“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城市定位,以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产业强市、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路径,朝着现代化新镇江“六大愿景”,加速让“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