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眼中
蚌埠=“蚌埠住了”
蚌埠可不止这一面
本期凤凰网安徽特别栏目
《安徽这五年,皖美城市说》
一起来看看淮河江畔珠城
究竟是什么“Zhu”?
No
-Number-
01
引人“珠”目
GDP突破2000亿大关
打造皖北中心城市
这些年,蚌埠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入合肥都市圈,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中心地位显现。
图 | 张子玉
2020年,蚌埠生产总值(GDP)达到2082.73亿元,GDP在全省排名第7位,皖北地区排名第2。2017年,据美国知名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蚌埠在三线城市的经济表现排名第2。
图 | 米尔肯研究所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其中浙江省宁波市帮扶安徽省蚌埠市。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激发蚌埠内生发展动力,助力更高质量发展。
图 | 崔建玲
人才兴则城市兴,这几年在人才引进政策推进下,蚌埠引进一批高质量人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蚌埠常住人口329.64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较“六普”增长71.02%。
No
-Number-
02
群雄“珠”鹿
争当皖北高质量建设“排头兵”
吹响“工业强市”的号角
这些年,蚌埠把工业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2021年实现在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37个,实际到位资金1172亿元,居全省第5位、皖北第1位。
图 | 刘新义
这些年,蚌埠坚持“龙头引领、高端突破、全链延伸”,以重点工业发展带动城市转型。2021年,5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145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预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2020年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美国康宁公司,其在蚌埠投资了亚洲的唯一一个采用世界最先进生产技术的药用玻璃厂。
目前累计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各3个,均居全省第2位。
No
-Number-
03
势如破“珠”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建设科研创新标杆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1-11月,蚌埠市共登记成果506项,其中产业化成果387项,产业化率达76.5%,成果产业化率位居全省第1。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200余家,位居全省第3、皖北第1。
近四年里,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1%,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5%提高到50%,高新技术企业由237家增加到514家。其中,凯盛科技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启动工业化生产,形成国内唯一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自主研发生产国内首片高品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荣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
此外,2021年9月获批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22年1月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未来蚌埠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No
-Number-
04
高瞻远“珠”
践行绿色低碳循环
让绿色看得见
图 | 蚌埠发布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年规划,建设智能、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蚌埠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蚌埠方案”,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降低能耗方面:2020年全市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增长1%左右。
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2021年,PM2.5年均浓度37.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9%,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在城市绿化方面:截止2020年,蚌埠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2.73%,森林覆盖率达到2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人。
图 | 刘新义
2021年3月蚌埠率先开展“禁塑”工作,成为全省首个制定禁塑规定的城市,可降解的聚乳酸制品逐渐取代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制品。此外,蚌埠企业丰原生物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供应商,为世界绿色环保事业发展贡献“蚌埠力量”。
No
-Number-
05
胸有成“珠”
出其不意的走红网络
守住文化传承的初心
这些年蚌埠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城市文化内涵。首创首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图 | 崔德密
2021年5月,蚌埠湖上生明月成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永久会址,成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话东西方文化的圣地。2021年8月,蚌埠市以中部地区“第一方阵”的优异成绩,全省唯一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图 | 徐传根
在意外成为网红城市后,在文化传承保护上继续“用爱发电”。蚌埠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2021年支持各级花鼓灯传承人参与中国花鼓灯歌舞节等活动300余场。2021年,蚌埠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线上线下直播累计约为51万人次观看。
从这五年变化可以看到蚌埠从传统工业城市向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变。作为一座意外窜红的城市,蚌埠并非止步于此。在蚌埠市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突破4000亿元。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未来蚌埠仍需在风雨中砥砺前行,把握战略机遇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聚力“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