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鼓起来,儿媳妇娶进来
“现在一年收入四五万,好几个媒婆来说媒那”说起儿子婚事,石界河镇大坪村贫困户王东海打开了话匣。
王东海,石界河镇大坪村曹庄组人,今年56岁,患有骨膜炎,需要长期治疗,妻子贺久存47岁,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24岁的儿子王希太身板单薄,猛一看,一家三口没有一个能撑得起一片天的。没有资金、没有劳力、没有动力,让王东海早早放弃了生活,全家依靠微薄的林地收入和邻里的接济艰难过日子。
2016年,扶贫的春风吹进伏牛山区沟沟叉叉,王东海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相继享受了农村低保、电费补助等扶贫政策,但是全家依旧没有主动发展的势头,没有主动脱贫的迹象。
“希太这岁数快找媳妇了,你看看咱家这条件,不努力发展咋给孩子找媳妇呢?”经过多次摸底走访,大坪村扶贫责任组组长袁彩红找到突破口“你好好琢磨琢磨,想好了来村部,咱们再好好聊聊。”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海便火急火燎地赶到村部,找到袁组长,开口就说:“袁镇长,孩子说对象是大事,我们想好了,也下定决心了,得劳动挣钱,让别人看得起我们,你看看,我们家该咋办!”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大坪村责任组和村两委决定,在落实健康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基础上,大力支持王东海一家发展袋料香菇,争取到户增收项目。
2016年,在村两委和扶贫责任组的帮助下,王东海种植5000袋袋料香菇,争取到户增收项目资金7500元,从购买原辅材料,到装袋蒸袋,从点菌成长到移棚管理,镇菌办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指导,王东海天天守在香菇棚查看长势,在精心照料下,第一年就喜获丰收,仅此一项纯收入达10000元。
付出就有收获,王东海看着钱带子鼓了起来,发展的后劲更足了。2017年,他种植袋料香菇7000袋,纯收入超过15000,发展中药材天麻100穴,管理养护山茱萸90余棵。在帮扶人员的协助下,王东海又办理了长期慢性病卡,看病吃药的花销也大大减少,儿子被介绍到县城火锅店务工,一个月收入1500元。2018年,他种植袋料香菇规模扩大到8000袋,加入了大农发菌果药专业合作社,发展香菇、中药材更是有了保障。
2017年底,王东海正式脱贫摘帽,扶贫责任组送来脱贫光荣证,王东海开心地说:“我要把光荣证贴在最显眼的位置,让未来儿媳妇觉得俺们这家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