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第41辑
陈明 朱汉民 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版
目 录
▼
儒学研究
1. 张荣荣 | 自爱与博爱:以“明君子”观之
2. 贺更粹 |《中庸》“人与天地参”义解
3. 陈子远 | 儒家“刑中”观念与实践疏解
4. 苑 青 张宏斌 | 源起、功能与方法:儒家“礼”论三题
5. 禹 菲 |《论语》包咸注与郑玄注文本比较
6. 郭园兰 | 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内涵、践履与影响
7. 方礼刚 |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
8. 刘训茜 | 非墨与忧时:陈伯陶及其《孝经说》述论
百家论道
9. 戴卡琳(著) 杨柳岸 王晓薇(译)| 轻重肢体:中国古籍中的权衡隐喻
10. 王文意 | 文武周公时代与诸子发生学
11. 贾永建 | 圣人立法与君子施法:古典法治的二重结构
12. 魏文超 | 传统中国“祥异”应对机制的政治法律意义
13. 胡 云 |“以外统内”与君主制国家传统:以内朝的监察治理为中心
14. 丁晓军 | 乡规民约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价值与进路
15. 孙建平 潘 彬 | 礼育思想在文化育人中的价值与实践
儒者行思
16. 蒋 明 | 康有为《孟子微》的缘起与旨趣
17. 苏小秋 | 以国建族: 康有为建国主张中的夷夏之辨
18. 邢曙光 | 康有为“三世”宪法理论的建构逻辑
19. 沈玮玮 徐 翼 | 孙中山政权设计理论的内容与逻辑
20. 黄燕强 | 徐复观论孙中山的政治哲学
21. 任新民 | 熊十力政治哲学的旨趣: 以《原儒》为例
22. 康俊辉 | 良知坎陷与转识成智 : 牟宗三与冯契的智识之辩
23. 沈冬香 | 梁漱溟《穷元决疑论》的问题与进路
24. 王 磊 | 林安梧道论诠释学的内在逻辑论析
读书与评论
25. 朱汉民 | 朱熹帝学思想的开拓: 评王琦教授《朱熹帝学思想研究》
26. 张新国 | 义理与礼制并举: 读《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
27. 陈英铨 | 四十年来中国大陆李泽厚研究散评
摘 要
▼
1. 自爱与博爱:以“明君子”观之
张荣荣
内容摘要: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要求德行由低而高表现出三个层次:亲爱亲族,敬爱贤能,博爱众民。当孔子仁爱思想的内在结构发展至自爱与博爱层次时,“明君子”的内在人格与外在行为特征趋于圆善。仁者自爱意味着进德主体在爱人过程中为己正己、真爱人格、实现自我,仁者博爱意味着修业主体在修身过程中博施济众、亲民仁民、天下为公。在先秦儒家看来,明君子即是当时代的真君子和“圣贤”,集博爱与自爱于一身,穷则独善己身,达则兼济天下,是通过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成就自己的“仁且智”者,是通过“致曲”实现的“自明诚者”,是“明明德于天下者”。以“明君子”观之,自爱与博爱相辅相成,统一在“止于至善”。故“明明德”必亲爱民众,“亲民”方能彰显光明。从自爱与博爱的统一性来看,孔子树立的“明君子”当是礼治社会的人格典范与价值引领。
关键词:仁爱 博爱 自爱 明君子
2.《中庸》“人与天地参”义解
贺更粹
内容摘要: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主要有两个向度——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中庸》认为,天人关系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相伴而生的相为参合。人何以与天地相参?诚是天道本然,实践此诚是人事之当然,诚贯通天地人,是“人与天地参”的形上依据。人以何与天地相参?一是通过好学力行的知行合一过程,完成人的德性与天地相参;二是通过各尽本分地处理社会政治与生态伦理等问题,完成现实人事与天地相参。换言之,人通过“诚之”的努力,顺天应时,经纶天下,就能够实现与天地相参。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与宇宙生命洪流合而为一,德性合于圣人之道,故而能够与天地相参。人在参赞天地化育的过程中,既有德性与天地相参,也有人事与天地相参,二者共同指向“致中和”,其核心是要实现天地人各得其位、万物生生不已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太和化境。
关键词:《中庸》 人与天地参 诚 仁 致中和
3.儒家“刑中”观念与实践疏解
陈子远
内容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优秀的元概念,如“中”“平”“正”“直”“和”等,其统摄力及于为政致治的全时空,自然也贯穿缘法致治的全过程。“刑中”即用刑施罚中正允当,是中正治国理念在司法等以法治理领域的投射。“刑中”与否如同一把标尺,既可以衡量“司法”能否,也能够评价“法治”善否,甚至是历代得失的主要因由。本文从经典音义、决策意志、政绩比较、省思应对、超越法治等层面,尝试经、史、法结合理解“刑中”观念与实践,作为知所先后而近道之探索。“刑中”之“中”意味着刚刚好,无过无不及,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刑中之意”反映了最高决策意志中的法与治忧思。“刑中于郑”彰显了“刑中”观念的典型实践。君臣皆可能因“刑罚不中”而面临执政危机或个人困境。“刑中”观念还具有彰明治道、辨明夷夏等超越法治的意涵。
关键词:刑罚中 刑罚不中 刑中之意 刑中于郑
4.源起、功能与方法:儒家“礼”论三题
苑 青 张宏斌
内容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典型象征。早期的“礼”包涵天命神学的信仰以及由此衍生的宗法等级制度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代表着前期华夏族群共同认同的文化秩序、政治设计等。礼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封建秩序下的祭祀礼仪中。理解“礼”有多个维度,这些多维视角不仅关涉礼的起源与含义,而且包括礼的适用性和时代性等问题。从“本于天”与“治人情”的角度进行考量,可以部分还原“礼”之源起的社会基础和具体应用,以及儒家倡导礼仪与礼义的本体依据和达用初衷,特别是有助于理解礼之体用的内在逻辑。“天理”与“人情”一直是儒家政教致思的基本理路。天作为秩序本体,是立论的形而上基础;人作为施为对象,是政教缘情制作的目的所在。在这个层面上讲,从天与人的双重角度来认识“礼”,其实也是“天人合一”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礼 天 儒教 三本
5.《论语》包咸注与郑玄注文本比较
禹 菲
内容摘要:传世的《论语》注解以曹魏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为最早,何晏当时是集八家之注而成此书。其所开创的“集解”体例,在每一句经文下只选一家之注,摒弃剩余七家。《论语集解》行世的同时,其所集解的诸家论语注解陆续亡佚,因而后人无法判断何晏弃取的眼光与标准如何,尤其无法得知何晏对于包咸注与郑玄注的取舍考量。幸而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先后发现郑玄《论语注》残卷,大致有半部《论语》的篇幅。依托郑玄《论语注》残卷,便可与何晏《论语集解》所选各家之注作文本比较研究。本文便是这种比较研究的一种预流,旨在进行《论语》包咸注与郑玄注的文本比较研究。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笔者发现,何晏之所以取包咸注而未取郑玄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包咸注更好,或是因为见解大致相同,而包咸注在先,但也有郑玄注较胜而为何晏所不取者。
关键词:《论语》 包咸注 郑玄注 文本比较
6.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内涵、践履与影响
郭园兰
内容摘要:《论语》“克己”是儒学重要命题,自孔子提出后,诠释不断,意见纷纭。朱熹对此十分重视,为“克己”作了理学化的诠释,训“克”为“胜”,释“己”为“身之私欲”,从而将表示外在形躯的“身”与表达内在意念的“欲”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指出“身之私欲”包括气禀之私、人我之私、耳目口鼻之欲等内涵。朱子不仅在学术上探讨“克己”,更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劝导学者以治心修身,进谏君王以正心窒欲。也正因为如此,朱熹“克己”诠释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乃至作为核心内容卷入道学之争,成为当时道学之争的焦点之一。在朱子的倡导和引领下,理学士大夫始终关注修身,即使是著书立说,也更倾向于思考内圣修养,并在实践中落实“克己”之“胜私欲”要求。对朱熹“克己”诠释思想开展系统研究,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朱子思想体系。
关键词:朱熹 克己 诠释思想 胜私欲 道学之争
7.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
方礼刚
内容摘要:研究阳明心学,必先认识社会背景,探寻其思想根源。一方面,明朝中叶,随着社会逐步安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江南一些地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在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之外,出现了“四民皆本”的观念。另一方面,文化专制、阉宦干政、赋税沉重以及内忧外患等消极因素,亦激发起人们对政治、思想、社会等领域变革的期待与渴望。阳明心学正是在顺应这一社会需求,并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阳明心学不同于理学的心性论、工夫论。“心即理”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实践论,“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哲学的价值论。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深入研究阳明心学有助于涵养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重塑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处理当前的国际关系。
关键词:王阳明 心学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道德哲学
8.非墨与忧时:陈伯陶及其《孝经说》述论
刘训茜
内容摘要:在过往研究中,广东番禺人陈伯陶主要以清遗民身份闻名。本文主要研究陈伯陶撰写《孝经说》的目的,并根据《孝经说》探讨其“非墨”与“忧时”兼具的学术思想。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开展了激烈批判。陈伯陶1926年所作的《孝经说》,通过阐发“孟子本《孝经》以辟杨墨”,反击了当时流行的墨学思潮,同时批评“毁家”和“非孝”论述破坏了中国的传统人伦。陈伯陶认为,《孝经》并非限于仁孝事亲的伦理范畴,而是维系道统之关键,因而想借《孝经》昌明圣贤人伦,从而应对他所认为的“人心日泯”的局势。本文首先说明该书的内容与成书情形,包括陈伯陶如何阐释《孝经》的宗旨与地位,又如何密切地回应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思潮,进而通过研析该书的时代意涵,重思变局之下清朝遗民对新政治文化的接受与调适历程。
关键词:陈伯陶 《孝经说》 墨学 新文化运动
9.轻重肢体:中国古籍中的权衡隐喻
戴卡琳 著 杨柳岸 王晓薇 译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古籍中权衡身体部位(如指、臂、头)的隐喻。当前西方汉学界对这个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葛瑞汉对其修辞功能的分析,以及方丽特对某一类型的“权”的理解。他们主要是依据《墨辩》里两段残缺的材料。本文关注的是《吕氏春秋》中涉及肢体轻重权衡的故事,这类故事总是被用来强调生命和健康的价值,有相对一致的论述结构,可能是一场相关问题的大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这些段落,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权 轻重 肢体 《吕氏春秋》 杨朱
10.文武周公时代与诸子发生学
王文意
内容摘要:雅斯贝斯提出轴心时代理论后,东周诸子时代即中国轴心时代的说法,在中外学界已成基本共识。其实,在中国轴心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前轴心时代。前轴心时代特指文武周公时代,与轴心时代一起构成了先秦时期两座思想文化高峰。前轴心时代的史料相对此前此后的历史时期而言,呈现出高质高量的特征,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众多先秦传世经典。同时,前轴心时代的圣君贤臣也是先秦诸子追述和赞颂的主要对象。前轴心时代和轴心时代,出现了思想文化的两次突变,亦即两次大爆发、大进步。文武周公时代比之前的殷商时代更具有人文精神,诸子时代的各种思想文化形态,则在文武周公时代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文武周公在前轴心时代打下的文化基石,真正促成了诸子的发生;同时,诸子的发生也肯定、宣扬了文武周公时代的“轴心”地位。
关键词:轴心时代 前轴心时代 文武周公 诸子发生学
11.圣人立法与君子施法:古典法治的二重结构
贾永建
内容摘要:发源于人类轴心时代的古典法治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依“法”治国义理。它由先秦儒家和古希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创立,巧合地包含着一种精妙的二重结构——圣人立法与君子行法。它以恢弘的历史气度,全面观照国家治理中理想与现实、非常与日常、偶然与必然的二元结构,既尊崇人之“神性”,赋予人以法自治之权,又正视人之“兽性”,坚定以民主法治规约世俗权力,努力在世俗政治中全面成就人。基于对人之差异性的体认,古典法治思想区分“圣人-君子”,分行法治之“立法-行法”职权,成就了一种与现代法治存在根本气质差异的“厚重”法治。与此相映,启蒙以来的现代法治有日渐“稀薄”之象,对人性和政治的理解过于狭隘和偏激。就此而言,现代法治需要吸纳古典法治全面成就人的厚重智慧,籍以获得更为恒久的历史生命力。
关键词:古典法治 儒家 圣人 君子 立法者
12.传统中国“祥异”应对机制的政治法律意义
魏文超
内容摘要: 自然界的某些异常现象,在传统中国政治法律哲学中往往被赋予“祥瑞”“灾异”等人文含义。为因应此类“祥异”(或曰“瑞异”),传统中国形成了一整套政治法律机制或程序规则,如封禅郊祀等君王向天地述职机制,撤膳减乐罪己等君王自责自罚机制,录囚清狱赦罪等国家缓释冤怨机制,减免赋役等国家惠民利民机制,以及求谏进言等国家监督问责机制等。这种假借神道、矫饰人事的政治法律机制,除了例行公事的“作秀”意义外,也会在客观上解决特定的政治法律问题,有着特定的法理学说依据,因而有着传统中国特定意义上的宪法、行政法、监察法和民政法等法律程序意义。总体而言,这些政治法律机制是有一定积极功能的,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视。对传统中国“祥异”应对机制的分析解读,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某种深层特性或基因密码。
关键词: 祥瑞 灾异 祥异 瑞异 灾异谴告
13.“以外统内”与君主制国家传统:以内朝的监察治理为中心
胡云
内容摘要:内朝与外朝的结构性划分由来已久,构成了考察君主制国家政治原理的重要结构性关系。内朝是君主制国家的特殊组成部分,在内外朝法理界限逐渐清晰化的历史进程中,监察权对于内朝的治理对于塑造郡县制国家的治理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代对于内朝进行监察治理的制度和实践脉络中,具体的制度形态和实践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效果。宋代以纪纲法度为基础,通过台谏制度构造了“以外统内”的宪制格局,为君主制国家内朝的监察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案例。换言之,宋代台谏以纪纲为根本,以法度为依据,以公论为方式,呈现出宋代独具特色的以外统内政治程式,构成了宋代宪制特质之一。相较于汉唐,宋代台谏公论被塑造成为捍卫内外朝宪制秩序的公器,“我朝无内朝之患”是宋代监察治理的重要成就,也是郡县制国家传统中不可忽视的宪制智慧。
关键词:内朝 监察治理 纪纲法度 以外统内
14.乡规民约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价值与进路
丁晓军
内容摘要:现代乡村治理,既要立足现代,也要注重传统,要从传统中继承汲取合理元素。传统乡规民约作为一种村民自发订立的制度规范,在维持乡村社会秩序、提升村民道德素质、推动村民互帮互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弥补了传统基层政府在乡村管理上的不足,为传统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仍然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但由于治理权威不再、治理理念落后、治理效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其当代治理价值的实现。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乡规民约,进而更好地助力现代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传统乡规民约要主动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与法律法规、时代精神、政府治理、村民自治、新乡贤进行有效衔接,完成从传统乡规民约到新时代新乡规民约的转变。
关键词:乡规民约 乡村治理 社会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15.礼育思想在文化育人中的价值与实践
孙建平 潘 彬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礼育思想,具有对国民进行道德教化、培养国民君子品格、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文化功能。从传统礼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开展习礼育人活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方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将中国传统礼育思想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对传统礼仪进行研究、学习、践行和展示活动,育人效果非常显著,为高校实施文化育人提供了新范式。研究和践行中国传统礼育思想,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寻找更为丰富的思想源泉、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要坚持扎根中国、立足传统、把握传统礼育精神实质、提高广大学生接受度和认同度等原则,精准施策,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文化自信,推进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礼育思想 文化育人 习礼育人 岳麓书院
16.康有为《孟子微》的缘起和旨趣
蒋 明
内容摘要:《孟子微》因承了康有为戊戌前讲学活动中对理学问题的关注,又与其极力宣扬的《公羊》经说相维系,是考察晚清理学与今文经学关系的起点。《孟子微》的缘起与旨趣,与康有为“援《公羊》以释四子书”的运思息息相关。通过由“大义”到“微言”的转换,康有为首先将《四书》从理学中抽离出来,继而将《孟子》诠释为“《公羊》正传”,使其与《春秋》嫁接。康有为将公羊高的生活年代定在思、孟之间,使其进入子思、孟子的传承谱系之中,又利用从《公羊》中进一步引申出的“大同三世说”,判定宋儒所看中的曾子之学仅能发“据乱世”之义,子思并非曾子门人,从而对有宋以降的道统脉络进行了颠覆。“援《公羊》以释四子书”针对作为“旧教主”的朱子立论,实质上是试图建立超越《四书》的新道统,最终指向则在于康有为毕生追求的改制立教之业。
关键词:康有为 《孟子微》 大同三世说 公羊学 新道统
17.以国建族:康有为建国主张中的夷夏之辨
苏小秋
内容摘要:在19世纪末,西方“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之际,诸多传统帝国相继瓦解。在列强入侵下,清帝国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方案。康有为的关注点,是中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全方位延续帝国的疆域和文明,避免陷入肢解、分裂或灭亡局面。有别于章太炎、孙中山,康有为力倡混合清朝疆域内所有种族,在中国固有的领土、人口和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族”。这种“以国建族”而非“以族建国”的思想,源自《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在该学说中,“攘夷”只是华夏文明捍卫自身的临时手段,“远近大小若一”则是其终极理想。“夷夏之辨”强调在动态中界定夷夏双方。康有为借助这种动态视角,发挥《公羊》学“夷夏之辨”,提出了有别于僵化、静态的现代民族主义的新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公羊》学 康有为 夷夏之辨 民族国家
18.康有为“三世”宪法理论的建构逻辑
邢曙光
内容摘要:康有为认为孔子在《春秋》中已创制有“三世”宪法,分别为据乱世“君主制”宪法、升平世“君民共主制”宪法和太平世“民主制”宪法。康有为将宪法演进置于《春秋》公羊学“大一统”理论框架中,依“元-天-君-民”关系而建构。他认为,天道由“元”的生发而确立,仁爱万物而非一僵硬教条。人性兼有善恶两面,须由以宪法为首要内容的善法良制加以不断提升完善。此宪法制度之主体,以君民关系为核心内容。君主是政治体正义精神的代表,当民众处于蒙昧时期,适用君主掌握主权的“君主制”宪法。在民众逐渐具备自立能力时,适用“君民共主”宪法。待民众完全成熟完善时,适用“民主制”宪法。“三世”宪法因此是适用于人性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本法度。康有为的宪法思想融合中西,既具有创造性转化的特点,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大一统 公羊学 三世说 宪法 康有为
19.孙中山政权设计理论的内容与逻辑
沈玮玮 徐 翼
内容摘要:孙中山的政权设计理论,是孙中山对民国政府进行理论再造的思想主张。孙中山的政权设计理论或多或少在民初政治实践中被追随信仰,并被遵照颁行,体现了其理论的内在合理性和外在合法性。孙中山对政权设计理论的改造建立在三民主义基础上,以权能分治为政权来源的基础,民权与政权保持一种平衡而非制约。对政权而言,坚持五权分立,但并不是五权制衡,人权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在民权中得到理清。而且制衡在政权设计理论中始终不是主线。为建立全民政治,推行直接民权,孙中山借用了地方自治的理论,但并未对乡村政权建设详加设计。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主义,体现了政权设计的经济追求,旨在培植中产阶级,形成民主势力,进而实现全民政治。不过,由于其过于看重万能政府,政权始终处在人民权力之上,民主政治只能暂缓落地。
关键词:孙中山 政权设计 权能分治 五权分立 地方自治 民生主义
20. 徐复观论孙中山的政治哲学
黄燕强
内容摘要: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哲学的核心,其中融贯了儒家政治思想和西方民主理论。徐复观是三民主义信徒。他认同“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说法,称扬孙中山有一种道统自觉,认为三民主义就是以孔孟之道为根柢,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又以和平与大同为理想的学问,它继承的不只是儒家外王之学,还有儒家内圣之道,还认为孙中山对仁义诚孝等道德伦理做了创造性诠释。徐复观分析了民族、民权、民生等主义蕴含的中庸性格,及其相互结合为一整体而体现的中和政治哲学,以此说明三民主义是与军国主义、征服主义等相对而不同的,并且是可以泛化发展为世界性的理论。同时,徐复观用“生理学底”一词概括孙中山政治哲学的特征,说明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和革命运动的态度,是以博爱为基础,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对象,旨在推动全人类进入和平、幸福的大同世界。
关键词:徐复观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道统 中庸之道 生理学底
21.熊十力政治哲学的旨趣:以《原儒》为例
任新民
内容摘要:《原儒》是熊十力晚年重要著作。从创作方法上看,《原儒》运用了《春秋》“借事明义”的方法论。借事明义是《春秋》书法大纲,所谓世愈乱,《春秋》之文愈治,文辞与世事正相反,《原儒》也是如此。从创作性质上看,《原儒》不同于《韩非子评论》《与友人论张江陵》《论六经》等“进言三书”。熊十力之所以“造”《原儒》,不是期望规范现实政治,而是籍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理想。当“进言三书”未获得理想的回应,熊十力对新政权的政治建言就已停止。因而《原儒》的著述性质不是为当世立法,而是对孔子作《春秋》为万世制法的志向的继承。从创作目的上看,《原儒》继承了《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的精神,集中体现了熊十力政治哲学的根本旨趣。《原儒》继承了孔子作《春秋》的外王精神,是熊十力政治哲学的代表性著作。
关键词:《原儒》 《春秋》 为万世制法 熊十力
22.良知坎陷与转识成智:牟宗三与冯契的智识之辩
康俊辉
内容 摘要 : 牟宗三与冯契作为近代哲学家,均主张会通中西消化康德认识论问题,认为认识论既要探究知识,又要探究智慧。牟宗三是以形而上学的进路,彰显道德主体的良知,从而肯定人有智的直觉,可以认识物自身,亦即因良知“自我坎陷”而有认知心。在他那里,智慧与知识相对应的本体界和现象界,被区分为不可逾越的两层。冯契则以感性实践的进路,由感性实践沟通主体与客体,论述了知识与智慧的辩证统一。他认为知识是对客观对象分门别类的把握,智慧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把握;知识与智慧之间存在理性的直觉,可以把握自在之物。牟宗三发挥了先验哲学,承认主体的作用,但因缺乏感性实践基础,使得认识论抽象化、思辨化。冯契肯定客观世界的统一性,但进行了本然界与事实界、可能界和价值界的区分,在逻辑上隐含着对整体性的存在进行分解认识的可能。
关键词: 知识 智慧 良知坎陷 转识成智 牟宗三 冯契
23.梁漱溟《穷元决疑论》的问题与进路
沈冬香
内容 摘要: 《究元决疑论》是梁漱溟思想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基础。梁漱溟一生主要为两个问题所支配,即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究元决疑论》主要解决的是人生问题,该文著成意味着梁氏人生问题的解决和精神危机的消除。《究元决疑论》主要包括如实和方便两方面内容,佛学如实论就是究元,佛学方便论就是决疑。所谓究元就是将佛教所揭示的宇宙实相和真理加以阐发;所谓决疑就是针对世人的疑惑进行辨析。《究元决疑论》对于梁漱溟后续的东西方哲学比较和佛教研究具有奠基性作用,也是其生活哲学的依据。梁漱溟的生活哲学之生活与生活者非二,正是《究元决疑论》“无性”“无我论”的运用。 梁漱溟的思路是从佛教的究竟真实反观世间,是从 “ 无性 ” 的角度看 世间,形成了儒佛合一的生活哲学 。 可以说,不了解《究元决疑论》,就很难充分理解梁漱溟的后续思想。
关键词 : 梁漱溟 究元决疑论 佛教形而上学 现量
24.林安梧道论诠释学的内在逻辑论析
王磊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哲学界一系列建构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尝试,标志着中国哲学开始摆脱过去以西释中的学术范式,逐渐走向发掘中国哲学内生的自我诠释范式。籍以,中国哲学可以树立起独立于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林安梧的道论诠释学是一个典型代表。道论诠释学由道、意、象、构、言的诠释层级所构成,每一层级皆可溯源至华夏经典。区别于西方哲学以存在论(ontology)为本体论基础,林安梧道论诠释学的本体论基础乃是道体论。在道体论之下,关联着生活世界的生生之道,以及历史社会总体的古今之道。道论诠释学由现代新儒学重理学、心学传统转向重气学传统,强调气的氤氲造化,突出生生的动态历程性。在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经历了援佛入儒、援西入儒的诠释路径之后,道论诠释学有助于通过援道入儒的方式,更进一步溯及华夏经典的本源思想。
关键词:经典诠释学 道论诠释学 道体论 援道入儒
25.朱熹帝学思想的开拓:评王琦教授《朱熹帝学思想研究》
朱汉民
内容摘要:两汉经学直接产生于帝国政治体制。因为汉学的兴起和发展,首先是由于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基本国策,并在太学设定“五经博士”,从而推动了两汉经学的兴旺发达。可见,汉代经学的建构基本上是在汉帝国主导下推动、发展起来的国家学术,如代表汉代学术典范的《白虎通义》,就是汉章帝主持的一场御前会议的学术成果。 与两汉经学比较而言,宋代理学的兴起则主要是源于民间的学术思潮。 但是,如果我们考察理学兴起、发展的完整过程,会发现它也包含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学术思想的建构过程。
26.义理与礼制并举:读《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
张新国
内容摘要: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话,应当说“礼”最能赢得共识。就儒学来讲,相对于“仁”,“礼”产生得更早,在儒学内部传承的时间也更久远,演变出的具体理论形态也更丰富。以“轴心时代”孔子立足仁学所做的创新性转化为标志,礼学逐步完成由自然宗教向教化之具的转型。宋以降,随着礼乐教化已经完成国家层面的落实,以及儒家文化世俗化的进一步推进,礼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公、私各个层面都开始彰显更加具体的作用和意义。至此,礼真正成为世俗社会秩序调节的彻上彻下的途径和方法。朱熹礼学集中彰显了这一特点。殷慧教授新著《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中华书局2019年版,以下简称《礼理双彰》),以扎实的史料和严密的逻辑对此作了具体的阐明。
27.四十年来中国大陆李泽厚研究散评
陈英铨
内容摘要:四十年来,中国大陆的李泽厚研究似乎尚未产生具有足够分量的论著,亦未出现得到学界和李泽厚本人认可的“弟子”。以此而论,可以说李泽厚研究尚未成功起步。问题根源何在,可行之路又何在?这是本文所感兴趣的问题。鉴于李泽厚研究尚不够成熟、系统、深入,本文重点不在概述而在散评。散评即发散性评论。既是发散性评论,所追求的便不是全面、系统,而是单刀直入,直指要害,甚或借题发挥,目标是指明问题根源,探寻可行之路。李泽厚研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论者立场迥异。一些论者激烈地批判李泽厚,一些论者选择相对中立的立场,只有极少数论者旗帜鲜明地支持李泽厚。据此,可将四十年来中国大陆的李泽厚研究,概括地分而为三:批判性研究、中立性研究和追随性研究。
编辑:陆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