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八办”: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 用活阵地资源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以“当好红色历史的研究员、红色文化的宣传员、红色家园的守护员”为己任,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平台。

原标题: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 凝聚党史宣教向心力

儿童剧《大豆谣》剧照

儿童剧《大豆谣》剧照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以“当好红色历史的研究员、红色文化的宣传员、红色家园的守护员”为己任,把以精品展陈吸引人、以先进技术服务人、以红色故事感染人、以革命精神鼓舞人作为工作目标,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平台。

纪念馆在做好原状陈列和固定展陈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线上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努力打造“网上红馆”。“八办”纪念馆各官方账号累计完成直播26场,推送《馆长数家珍》《红馆论坛》《抗战家书》等系列特色视频百余期,浏览量均创新高。

党史流动展览走进高校校园

党史流动展览走进高校校园

纪念馆以党史为主线,突出甘肃地方特色,选拔精兵强将组建文艺演出小分队,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先后制作《红色女兵王定国》《抗战中的羊皮筏子》《百名抗战人物故事》等课件,深入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七进”宣教工作,受众达3500余人;由纪念馆牵头编排的沉浸式情景剧《南滩街54号》《红色毡》和红色儿童剧《大豆谣》等原创剧作在兰州市内巡回演出多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向外延伸。

情景剧《南滩街54号》拍摄现场

情景剧《南滩街54号》拍摄现场

为推进全国“八办联盟”发挥组团优势,打造具有“八办”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纪念馆举办全国“八办联盟”第二届年会。同时,建立馆校合作平台,利用高校研究力量,开展学术研究,挖掘红色历史资源,编写出版《甘肃抗战人物志》《全国八办联盟第二届年会学术研讨论文集》等书刊,为宣传教育提供学术支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八办”纪念馆累计接待2800余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3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安排讲解1360余场次。馆长袁志学作为兰州市委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党史宣讲。纪念馆还联合兰州公交集团打造兰州市首条“八路”红色公交专线,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流动性的党史宣传模式。

(图片均由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提供)
(新甘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