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播网特约记者于淼 王丹凤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幽默风趣,阳光帅气,保研学长”这是我们对闫利超的第一印象,但是经过一番深入的了解以后,现在我们对他又有了另一个形容词:年少有为。
闫利超,1997年出生于河北唐山,2016年他以河北省文化课、综合成绩双第一,考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2020年被保送至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在河北保定电视台主持节目,第二个学期就从外景主持到演播室主持,后被节目组制片人看中介绍到了当地的报社工作,还被学院老师推荐到了省内某杂志社工作等等。同时在河北保定电视台的三年,他先后主持了《第1消费》《送实惠》《新时代 好少年》等电视节目。面对这位年少有为的少年,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们一样,对他的学习经历和生活履历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好奇心,那么现在就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闫利超。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痛苦的保研路
从一入学开始,闫利超就有了既定的目标,跨学界和业界,通过成绩拿到保研名额,读研和读博。虽然成绩很好,目标也非常明确,但是保研这条路很痛苦的。大三时期,他说:“大概要持续8—10个月,直到学院开始公示确定的保研学生名单,心里才稍微踏实一些,在保研名单出来之前大概10多分钟,一个人还在吃晚饭,心里确实有些慌,当时心想名单有自己也不会太激动,因为自己确实默默努力了三年,如果名单没有自己,那我也真的真心祝福名单里的同学,因为大家都不容易,如果没有我,我可能马上就回去考研复习了或者开始准备去电视台工作。”往往成功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闫利超先后收到了多所大学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而他最终选择了去山东大学深造。其实去山大也是缘分,夏令营的时候,山大拒绝了他一次没让他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预推免他再一次选择了山大,选择在这里开启他的研究生生活。
▍“死对头”有的我也要有——公众号
因为艺考集训时的“死对头”做了一个公众号,他自己便也在做。从高考后开始一直做到了现在,已经陪伴了他整整5年的时间。他说他要每天坚持更新,给自己大学四年留下点东西,哪怕毕业什么都没有,他也可以骄傲的说自己做了四年的微信公众号。当我们满怀着疑惑的问他:“没想过放弃吗?”答案是有,每当一个人做不下去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人来鼓励你,闫利超说:“当你的师哥说,公众号做的不错,我带的学生都在关注,当你去考主持人资格证的时候,有考生说我是你公众号的粉丝,一直看你写的内容,看了这个觉得考试就没什么问题,当有人是因为关注你公众号,喜欢你的内容,决定考播音的研究生,这个时候你就觉得是值得的。”吾爱吾师,吾爱吾业,这是闫利超一直保持的信仰,也正是他的坚持,给更多热爱传媒行业的人带去了帮助。
▍学生与老师身份的转换
除了是山大的研究生这一个身份以外,闫利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外聘教师,主要讲授《新媒体概论》《播音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等课程。其实做一名高校教师一直都是闫利超的理想,并且在采访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的,所以他说:“无论是学生身份,还是老师的身份,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去吸收知识,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是不断地质疑和建构的过程,属于相辅相成的过程,正所谓教学相长。”
▍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真实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给我们的感受也是真实,他说:“人有很多面,不装,所以看到的都是我,不管是在媒体实践中的我,还是在讲台上,论坛上的我,互联网中的我,和现实生活中的我,我和谁玩儿,我做什么事都是让自己开心,不开心的人不玩,不开心的事不做,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因为我真实,不伪装所以遇到的人对我也真实,对我的不喜欢也会直接表现出来,我觉得这个倒是挺幸运的,讨厌我的人,我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喜欢我的人,都在默默地喜欢我。”所以真实的人永远都被真实的对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闫利超的百度百科当中,有一行字十分的醒目:
2018年10月至今共发表期刊论文12篇,已然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个人介绍了。当我们问到他是如何做到的,他也是回答的非常谦虚。在他看来,播音主持真的是一个非常妙的专业,读书是学习,旅游是学习,看节目是学习,甚至平时和别人的吵架拌嘴都是自我提升的过程。闫利超也说到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多去学多去积累,去实践,在实践中去感悟,多去和前辈们交流学习,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想法终有一天会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在用到的时候派上用场。正所谓:“当你恰如其分的时候,万事万物也会恰如其分!”
▍理论相较于实践同等重要
闫利超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在和他的交流采访中,他也向我们吐露了他对于播音教学行业现状的一些看法。播音与主持专业不但要求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学播音,专业技能是必须要学的,但是播音史也应该掌握。现在播音生对于播音史的了解就像播音生对于物理史的了解一样,只知道牛顿,可能现在有一部分播音生只知道一些当红的主持人,对于老一辈的播音员,甚至对于目前的主持新声力量都不知道,这其实对于我们播音学科建设和学习来说,是不健康的。作为一个学历教育,而非一个专业技能培训,理论的学习是必须的,如果只教如何配音,如何播音的技能培训,几个月花几千报个班就可以,用不到我们大学四年来沉淀,而且外界总是诟病我们“播音无学”,其实我们这个专业要学的东西真的很多,尽可能多的去学习,多的去实践。
回归本真,回归到学科建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在我们采访的最后,闫利超也希望未来的播音主持发展不管是学科建设,还是行业发展,都会更加的专业化,回归到播音本真,回归到我们学科建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因为做学术,归根到底是触摸我们真实生活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