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玦尘》开启电视剧暑期档  “仙侠派掌门人”谈这类剧16年沉浮

“众神就位,星光熠熠辉照三界。”近日,备受期待的《千古玦尘》开播了。

《千古玦尘》请来了90后“三料影后”周冬雨坐镇。以“谋女郎”身份出道的她,在电影界表现不俗,截至目前累计斩获105亿票房。但周冬雨投身小荧幕,在为剧集带来高流量的同时,也引发部分网友热议,其中围绕“影视双栖不易,切换屏幕需谨慎”的讨论尤为激烈。

同时,《千古玦尘》也再度掀起了大众对仙侠题材的关注:从《仙剑奇侠传》开启这类新剧集题材后,历经16载,期间有几年涌现出《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但如今踪迹难觅。这当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仙侠题材是否过时了?仙侠IP市场前景几何?

《千古玦尘》开启电视剧暑期档

百亿票房周冬雨五战小荧屏

《千古玦尘》根据网络小说《上古》改编,讲述的是上古界四位真神中白玦(许凯饰)与上古(周冬雨饰)之间几经生死离别的情深虐恋。

该剧选了一个不错的时间节点,被视为2021年暑期档首部大剧,让经历了一段时间剧荒的网友充满了期待,播出后迅速点燃市场。骨朵数据显示,《千古玦尘》自6月17日开播后,截至6月23日12时许,累计播放量达3.2亿,并在剧集日榜中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骨朵传媒

周冬雨领衔的大卡司阵容让《千古玦尘》的热度居高不下,但高流量也引发高热议。“欠几分仙家味道”“甄嬛的声音让人跳戏”……有网友追剧后认为,“周冬雨演得了文艺片,但拿捏不住电视剧节奏”。

在电影界,周冬雨几乎每一部作品都非常成功。她通过《山楂树之恋》进入电影圈,而后凭借在《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等影片中的精彩演绎,年纪轻轻就包揽了金像奖、金马奖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是难得的“大满贯”影后。灯塔专业版显示,目前周冬雨导演或主演的票房作品为105.38亿元。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这位擅长在大银幕上塑造人物形象的“天才”演员,却在小荧幕上屡遭水逆。

每经记者统计发现,周冬雨从2016年开启荧屏处女作,截至目前共主演5部电视剧,分别为《麻雀》《遇见爱情的利先生》《春风十里,不如你》《幕后之王》和正在热播的《千古玦尘》,横跨年代剧、都市剧、仙侠剧等多个题材,且合作男演员知名度较高,有李易峰、张若昀、张一山、罗晋等。周冬雨虽然电视剧也高产,但没有一部剧能像她的电影那般火爆。

5年时间,5部剧,“三料影后”周冬雨还在克服剧集水土不服的路上。

仙侠题材或能与好莱坞PK

唯IP和流量论时代已结束

在为《千古玦尘》未能如预期点燃2021年暑期档遗憾之外,大众还将目光聚集到了仙侠题材上。不少人发出疑问:前些年还频出《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何现在仙侠剧不香了?

“网络小说《诛仙》(2003年)是我国最早的仙侠IP,开启了这类题材的潮流。而16年前播出的《仙剑奇侠传》则开启了新剧集题材——仙侠剧的市场。”《仙剑奇侠传》官方原著小说作者管平潮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我国仙侠题材网文和剧集的发展历程。

“到2015年的《花千骨》和后来的《青云志》(2016年,改编自网文《诛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香蜜沉沉烬如霜》(2018)等,现象级仙侠剧连续热了很多年。”管平潮说。

艺恩数据亦显示,在2016年到2018年,国产仙侠剧数量众多,连续3年都在5部以上,其中不乏由萧鼎、唐七公子等知名网文作家的大IP改编之作。但自2019年起仙侠剧数量减少,虽有《招摇》《琉璃》这样的小黑马,却未能再现全民爆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是这类题材过时了吗?“一些剧反响不好,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演员、拍摄、剧本等,绝对不能说就是这类题材的问题。”管平潮向每经记者表示,仙侠题材一直是国人非常喜欢的类型。“相当于《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的合体。从仙侠IP来说,这些年也出现了一些波动,在2017年前后,仙侠网文有点低谷,但是这几年又热起来了。”

在网文江湖,管平潮被称为“仙侠派掌门人”,还著有《仙剑问情》《仙风剑雨录》《九州牧云录》等多部备受粉丝喜爱的仙侠小说。在他看来,“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剧,仙侠题材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时有些低谷、低潮,不是这类题材有问题,而是确实没做好。”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与此同时,管平潮还特别看好仙侠题材改编的影视内容,他向每经记者指出,“虽然现在都提倡发展科幻,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与好莱坞相比有自身的国情和特色。这当中,如将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流传了千百年、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神话故事进行改编,即中国风中带有幻想类元素的仙侠题材,将是我们与好莱坞PK的一大砝码。”

管平潮认为,仙侠题材唯IP和流量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了一个亟需创新的阶段。“特效也只是锦上添花。从业者一定要抓住仙侠故事的内核,参透创作规律,下功夫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富有张力的东西通过荧幕表达出来,把文字语言转换成视觉符号。我想市场一定会给予创作者应有的回报。”

每日经济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