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肾穿刺前,怎么判断“肾炎”类型?
在临床上患者如果尿检查出血尿、蛋白尿,并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肾内科医生通常可能会告诉肾友这是“慢性肾炎”引起的。
注:慢性肾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虽然平时咱们习惯说这样的简称,但“慢性肾炎”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描述,医学上更准确的应该归为“肾小球疾病”,但说肾小球疾病,可能大家对这个词比较陌生,不是特别容易理解,慢慢来。
肾脏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大部分肾病患者主要病变部位为肾小球,所以说肾小球疾病是很常见的。
肾小球疾病的患者临床上最主要的两个表现是:
1)血尿,尿沉渣镜检可观察到许多形态各异的红细胞(最具代表性的为棘红细胞),偶尔可能会存在白细胞或者红细胞管型等;
某肾友尿沉渣报告
▽
2)蛋白尿,蛋白尿程度不等,从零点几克到十几二十几克不等。如果患者的蛋白尿水平超过3.5g/天叫做“肾病范围”蛋白尿;如果患者既有肾病范围蛋白尿(即尿蛋白大于3.5g/天)同时还合并有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就叫做“肾病综合征”,有肾病范围的蛋白尿,不一定就是肾病综合征,必须这两个条件同时符合才叫肾病综合征,从定义中咱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病名,而是描述发病时特定的这类状态。
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有的仅有血尿,有的仅有蛋白尿,有的血尿蛋白尿都有,有的除了血尿、蛋白尿以外,还合并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形式真是多种多样!
虽然最终诊断是哪种类型的肾小球疾病,需要肾穿刺活检看病理,但没做肾穿前,肾内科医生也可以通过尿沉渣、尿蛋白程度、和起病年纪来缩小诊断范围,可以帮助不需要肾穿刺或有其他原因不能做肾穿刺的患者猜测类型。
那么,怎么猜呢?
第一类先介绍以血尿(尿沉渣活跃)为突出特点的,部分伴有蛋白尿(但蛋白尿程度不重),并且没有肾病综合征、没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这类临床表现较轻,提示可能是以下类型:
年纪小于15岁: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又叫良性家族性血尿)、Alport综合征(又叫遗传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40岁之间: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于40岁:IgA肾病。
第二类介绍有血尿(尿沉渣活跃),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包括肾病综合征)以及肾功能不全者,这类临床表现重,提示可能是以下类型:
年纪小于15岁: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40岁之间: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于40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血管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第三类介绍以肾病综合征为突出临床表现的,部分可伴有少量血尿(尿沉渣通常不活跃)
年纪小于15岁: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年纪15~40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包括狼疮)、糖尿病肾病、先兆子痫、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程后期)
年纪大于40岁: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微小病变、IgA肾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或轻链沉积病(特别是年纪大于60岁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程后期)
第三类里,除了微小病变只以肾病综合征起病以外,其他的既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又可表现为单纯的轻中度蛋白尿。
这样缩小范围后,临床医生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病史,比如有没有家族史;以及通过其他血清学检查等方式进一步缩小范围,比如怀疑是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PLA2R抗体通常为阳性。狼疮性肾炎,查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