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媒点名!极氪回应“0公里二手车”指控,这几个点解释不通

最近几天时间,有关于《中国证券报》指出极氪品牌通过上险再出售的方式提升销量,也就是出售“0公里二手车”的消息,让这个品牌成功出圈。非常充满灰色幽默的是,“0公里二手车”被广而告之,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出的,而极氪品牌的母公司吉利汽车的副总裁杨学良,之前在某次行业论坛上,大赞魏建军是“行业吹哨人”,结果被《中国证券报》曝出极氪品牌涉嫌玩“0公里二手车”,合着魏建军董事长,是给吉利和极氪“吹哨”呢……

极氪方面迅速回应,一方面表示,极氪汽车的确给一些展车上了保险,另一方面,展车普遍存在3—5个月的库龄,所以整体程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极氪汽车相关的做法,只是将上了险的展车,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消费者,和“0公里二手车”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且重申了坚决反对“0公里二手车”的态度……

从极氪品牌的声明来看,极氪的确是被冤枉了,当然了,作为一个商业主体,我们也从来没有指望任何一家国内车企能在《中国证券报》这种体量很大、权威度很高的媒体披露出相关负面消息后,干脆利落承认的。在我们看来,因为《中国证券报》的特殊地位,极氪品牌还是相当客气的,如果是一般的新媒体或者自媒体,可能已经收到律师函了。

但是我们比较好奇的是,极氪品牌在声明中,提到有关展车上险的情况,和《中国证券报》在相关报道中引述的相关案例,出入还是比较大的。

在《中国证券报》引述第一个案例中,车主的表述,明显是门店将2024年12月的新车当做2025年2月的新车进行上牌,如果不是车主查询车辆识别码,可能压根就没有发现这是一辆库存车,当然,这辆车并不存在先上险后售出的情况。

第二个案例就非常明显了,据消费者的表述,极氪方面其实并没有向用户公开表述这是展车,甚至表示这是出口未果没有上险的新车,后又表示免费赠送机动车交强险,这就很不正常。我们也很好奇,门店当初上险的时候,挂的是谁的名,门店还是个人,那么现在将这种车辆卖给用户,算不算二手车?难道不用过户吗?

第三个案例,其实就很能代表这件事的全貌,因为据我们所知,极氪品牌作为直营品牌,对外售出车辆的主体,至少都应该是“极氪”开头的公司,但是在这位车主拿车的过程中,销售主体是第三方,中间存在保单过户的情况,并且最终提出了销售自掏腰包给2000元现金补偿的方案,所以这种操作方面,可能和正常的展车销售的流程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极氪的声明里,表示在APP或者订购页面已经说明了情况,但是根据《中国证券报》的表述,车主都是不知情的,最终发现了不对的情况,才获得了退换车或者补偿,这方面和极氪的表述出入很大。

当然了,《中国证券报》曝光极氪品牌出现“0公里二手车”的情况,“证据”相对比较充分,一方面国内车企目前的主流销量统计方式,就是上险量,而这些车基本上都是先上险再出售,这很容易让人们和“0公里二手车”联系起来;二是《中国证券报》的采访对象来自多个城市,所以这不是几个门店个案,而更倾向于是品牌行为!种种迹象似乎都将“0公里二手车”的嫌疑,指向了极氪品牌,或者说极氪品牌至少是其中之一……

总而言之,目前《中国证券报》还没有对极氪的声明进行回应,关于极氪品牌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被“冤枉”了,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中国证券报》的表述和极氪品牌的声明,出入还是比较大的,不知道大家倾向于认同哪一方的说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