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华舍小学:弘扬春蚕教育精神 培育健康智慧少年

【学校全景】

柯桥区华舍小学前身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坐落于早在唐朝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美誉的华舍街道,与中国轻纺城仅一步之遥。2014年10月,学校异地新建,正式开始独立办学,学校总占地面积4289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48平方米,绿化面积8992.71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整个校舍集智能化、信息化和整体化于一体的建筑特点,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电教实验、生活劳动等设施设备,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1778名,在编教职员工98名。

【办学理念】

学校以“弘扬春蚕教育精神,培育健康智慧少年”为办学理念,坚守“创办一所具有华小教育情怀的城区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明晰以“培养健益身心,慧识万物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华小学子”为育人目标,积极打造以“优质轻负”为底色,“校园文化”为亮色,“体艺华小”为特色的教育品牌。

【综合实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义务教育万校标准化学校、省优秀少先队大队、省空竹教育实践基地、省“一行一看点”示范餐饮单位、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市示范家长学校、市数字化校园、市“五星达标”学校、市“党建示范学校”、市“平安校园”、区书法特色学校、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区优质轻负示范学校、区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学校、区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学校、区卫生先进单位、区节水型单位、区文明单位等。

【亮点纷呈】

学校秉承“弘扬春蚕教育精神,培育健康智慧少年”办学理念,以文化、素养、活力、品质为核心,积极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八学园”,努力创办一所具有华小教育情怀的城区一流学校。

一、独具魅力的“文化学园”

学校全方位创设环境育人文化,形成了“石、厅、廊、楼、室、场”为标识的环境文化特色。“石”,学校的文化石既成为学校一道道校园景观,又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厅”,学校大厅以绿色基调为主,意指学校教育生态和谐,彰显学校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廊”,学校的艺术回廊成为戏曲、琴韵拓展性课程实施之所,又成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艺苑清香,频传佳绩。“楼”,学校的楼道悬挂校联与励志成长的对联,时刻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室”,学校各专用室做到净化、美化、文化,充分发挥着教育的功效。“场”,学校结合德育品牌创建,精心创设了榜样教育广场,教育熏陶学生健康成长。独具一格的校园环境文化,彰显了校园环境的“精气神”,诠释着每一位华小人的一种情怀,成为学校教育文化的智慧表达。

二、德性养成的“文明学园”

开启“学习红色榜样,争做健美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深入学生实际,使每个学生内心都拥有一个“好榜样”。即学习榜样人物,焕发成长正能量,通过一月一榜样、国旗下讲话、观看榜样故事影片,了解红色榜样事迹,激发学习榜样的内在动力;开展主题活动,指引励志成长,从儿童立场出发,每学期每个中队每月组织一次中队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榜样成长事迹,感悟榜样励志经历,学习榜样精神;丰富学习形式与载体,启智明理中发展,通过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邀请家长进课堂讲述红色榜样故事,崇德向善、启智明理、见贤思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主体参与式评价,激励学生成功成才,每月组织开展“身边榜样”评比展示活动,激励自强有为,浓厚校园“学榜样”氛围。

三、课程育人的“幸福学园”

课程品质,决定着学校教育品质。学校教育要高品位发展,个性化定制课程是一种必然。构建具有华小特色的个性化课程,学校采取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实施,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发实施“慧心阅读”、“华小讲堂”、“人文素养”三大拓展性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均已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着力推进优雅的“军训体验”课程,孕育学生的意志品质;高雅的“非遗教育”课程,涵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博雅的“STEAM教育”课程,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由“学会学习”转向“学会成长”。

四、以提升学习力为旨归的“活力学园”

全力打造“健康慧学”课堂,着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学力为旨归的“健康慧学”课堂教学生态,以课堂温度、知识密度、学科深度为基本要求,以让学、展学、评学为教学模式,以慧学、学慧、慧用为教学目标,通过聚焦学生的“学”,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融入现代教学技术,致力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等途径,努力实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课堂改革目标。

五、充盈专业发展活力的“魅力学园”

高质量的校本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现场,全体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积极贡献智慧、相互学习、合作共赢,在实现校本研训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为此,学校一方面培育三个专业化发展团队,提升教师成长的教育境界,即校本课程研发团队,在任务驱动下合作成长;青年教师成长团队,在打包式培训下健康成长;名师工作室团队,在精准引领下个性化成长。另一方面,开展不同课型课例学习研究,持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如“学本课堂”教学观察问诊,共研教学范式;优秀阅读指导课观摩展评,共商改进指导方法;省市名师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共学课堂教学艺术;青年教师亮相课打磨提升,共育青年优秀教师。

六、具有中国情怀的“精神学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创新,是学校教育必须要思考的一大课题,为此,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学科、活动、家庭的契合点,开辟具有中国情怀的“精神家园”,即优秀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启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低、中、高段小古文阅读课程;优秀传统文化与育人活动的强烈共鸣,以“童蒙礼、成童礼、大成礼”活动为载体,赋予传统文化仪式,在仪式活动体验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激励学生成长;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最佳契合,举行《经典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的国学讲座,交流研讨中华优秀的家教传统文化,把德育、家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七、全面育人的“品质学园”

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象与品牌,是全社会对学校教育公认的一种良好口碑。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并打造好学校的教育特色品牌。

让“质量”成为最具实力的特色,即既关注学生品行的提升,又保持学科质量的高位稳定。“语、数、英、科”学科质量保持优质轻负,精准减负,科学提升,“音、体、美”等素质类学科,积极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规范精致,促进学科素质质量提高;让“体艺”成为最具品牌的特色,科学有序开展好拓展性课程,掌握体艺“2+1”的技能,人人会玩空竹,个个会唱戏曲,成为学生健康高雅生活的一个部分,为幸福人生打下一个坚实基础;让“智慧”成为最具持久的特色,以教学助手、智慧校园、个人空间达标为基点,努力使教育教学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成为一种常态,天天智慧课堂优质课、教师个人特色空间、智慧课堂课例、自制教具、教育技术论文、阅读指导课等领域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赛注重针对性,加强过程性的指导,成效显著,捷报频频。

八、党建育人的“红色学园”

华舍乃丝绸之乡,以“日出万丈绸”而著名,其当溯源于春蚕之功;华小教育就要像春蚕一样食桑而吐丝,教师辛勤育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期望学生犹如春蚕一般破茧成蝶。因而,学校将“春蚕教育”作为党建品牌,提炼并明确了品牌宗旨:一名党员教师要不忘初心,永怀无私奉献之“春蚕精神”,时刻牢记教育使命,辛勤耕耘,肩负立德树人之重任。对接“五星三名”争创,从五个维度深入创建“春蚕教育”党建品牌。即“春蚕之无私”(党建育人),创新“党建管理”;“春蚕之奉献”(文化育人),开展“红色榜样教育”;“春蚕之耕织”(实践育人),实施“研学旅行”;“春蚕之辛勤”(课程育人),拓展“非遗课程”;“春蚕之廉洁”(管理育人),锻造“廉洁先锋”,如此,全域深化学校党建工作,全力打造“春蚕教育”党建品牌,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品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