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370家加入,UN PRI到底有什么神秘力量?

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简称“UN PRI”)由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tta Annan)先生牵头发起,致力于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ESG要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并支持各签署机构将这些要素融入投资战略、决策及积极所有权中。UN PRI是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协作的投资者倡议,成员单位主要为世界各地的养老金、保险、主权/发展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和服务商。目前,已有超过5,370家机构签署PRI,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21万亿美金。

近年来,ESG投资在中国飞速发展,据Wind统计,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市场ESG公募基金已达464只,资金管理总规模达到人民币5,765.84亿元(不包含未成立和已到期),加入UN PRI的中国大陆机构已达140家。

中国ESG正在迎来迅速发展机遇,PRI在中国有何发展思路和计划,ESG生态圈参与方如何加入PRI,UN PRI中国区负责人罗楠针对业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UN PRI中国区负责人罗楠

Q:对PRI来讲,在中国大陆推进ESG投资与在其他国家推进ESG投资的策略有什么不同?

罗楠:无论是哪个国家,投资者和监管都是相互推动。PRI在中国的发展策略与其他国家存在类似之处。首先在总部层面,我们设有长期的工作蓝图,基于此指导,设有三年战略。不同国家的工作都是基于蓝图以及战略而展开。因此,从策略层面来讲,不论是在哪个市场,PRI都非常关注与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沟通和合作,前者主要是在投资层面推动ESG理念,后者则是积极地推进支持ESG投资的监管措施出台。

从具体实施层面来讲,每一个国家会根据当地的文化与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中国,我们非常看重跟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及开展针对中国政策方面的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或者监管的建议。因此相对来说,我们在中国比较侧重于政策。此侧重点也体现在中国是几个主要的市场当中,较早设有本土政策研究岗位的国家。另外,我们也会根据ESG投资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例如就中国投资者当下关注或未来将面临的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能力建设的活动。

Q:自2017年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签署PRI的机构已经超过140家。PRI在中国大陆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未来PRI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罗楠:PRI从进入中国大陆之后发展到现在,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可以归因于多个不同的因素。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PRI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与投资者都非常重视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ESG理念与政策方向高度吻合,ESG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支持相关政策的落地。另外,在进入一个市场时,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信任也非常重要。PRI进入中国大陆之后得到了很多相关部门的支持,例如与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相关部委、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绿金委等,都建立了良好沟通。

从机构自身角度来讲,PRI成功的一个因素是非常关注如何能够为签署机构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很大一部分体现在PRI致力于提供非常丰富的指南、案例研究、活动和资讯,从各个方面支持签署机构,支持ESG投资能力建设,真正地去落实PRI的六项原则。PRI也与签署机构日常保持紧密联系,致力于为其提供支持并建立投资者间和投资者与政策制定之间的桥梁,这些可能都是PRI可以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原因。

当然,仅靠PRI一个机构是不够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咨询服务机构也需要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也引出了除投资者机构外的另一类重要的PRI签署机构:服务提供商。前面提到,PRI会围绕负责任投资,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例如制定指南、开发工具、举办会议等,PRI鼓励服务提供商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投资者机构,共同推进ESG投资领域的正向发展。

Q:资管机构是践行ESG投资的主体,PRI是如何评价资管机构的ESG表现的?

罗楠:PRI不是一个评级机构,不会给予资管机构一个整体的ESG评级或评分,但会评估资管机构在落实六项原则方面的进展,与同行相比处于什么水平。加入PRI的机构,尤其是投资者类别的机构,需要在加入后的第二年按照我们的模板去报告他们如何落实六项原则,如何进行ESG整合。报告模版大概分为13个模块,包含强制与自愿披露指标,PRI会将签署机构对于强制指标披露的内容形成报告在PRI官网上公开发布。同时,PRI会基于公开透明的方法学,按照机构的披露情况给予评估,这份评估报告对机构自身开放。但其他签署机构可以通过PRI的平台向评估主体发出请求以获取评估报告。通过评估报告,机构能够了解自身在ESG投资实践方面,与同行、同地区或者资管规模类似的机构相比,需要加强提升的方面。除此之外,报告还能够帮助资产所有者或者LP更好、更便捷地选择管理人,了解管理人在ESG投资工作上的进展,或为管理人尽调提供参考。

Q:大中华区资管机构的整体ESG表现如何,相对其他地区的资管机构有什么样的区别?目前家族办公室签署PRI的情况如何,他们是怎样实践ESG投资的?

罗楠:去年,PRI也对报告模板进行了修订,因此暂停了一年的报告。虽然目前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员机构已经超过140家了,但是前年报告的中国大陆机构仅有26家,样本较小,不能够很好地说明目前的情况。但从中也观察到一些特点:首先股票和固收这两类资产类别上的ESG整合与国际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另类资产,比如基础设施、房地产、私募股权等,本身的报告家数很少,与国际相比,中国大陆机构尚在起步阶段。除了资产管理者,我们针对资产所有者也有一个专门的报告模板,但中国大陆加入PRI的资产所有者机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国际上这类机构普遍的做法是将ESG策略不断深入地纳入到他们的委外投资中,但目前中国大陆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

家族办公室属于资产所有者,他们践行ESG投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将ESG投资理念纳入到他们委外的管理当中,包括如何筛选、聘用以及监督管理人等工作。PRI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目前国际上已有多家家族办公室签署PRI,但中国大陆仅有一家,我们欢迎更多的家族办公室加入PRI。

Q:PRI在中国大陆开展相关工作时,其业务独立性如何?

罗楠:PRI独立于任何政府,使命是推动可持续投资,帮助投资者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回报,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并实现共同繁荣。PRI作为联合国支持的机构,其立场与联合国立场保持一致。同时,PRI的治理体系独立于联合国。PRI设有独立的理事会,成员包括来自于联合国机构和签署方机构的代表,共同对重要问题(如PRI的发展战略)进行决策。所以,PRI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和全球性组织,确保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是PRI治理和管理中重点关注的目标。

PRI作为一个非盈利的会员制机构,资金来自于60多个国家,超过5000家签署方机构。除了年费,部分PRI资金来自于研究项目经费,例如基金会的支持,这些资金可以帮助PRI更好更快地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如PRI的CEO在近期的一篇博文中所说,负责任投资本质上是非政治性的。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不仅是法律准许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是确保长期回报、履行受托责任,以及从转型机会中受益的必要条件。

UN PRI签署方数目与管理规模数据已正式登陆EDB(经济数据库),用户可在Wind金融终端-经济数据库(快捷键:EDB),通过关键词“UNPRI”搜索,或在“中国宏观-->证券市场-->ESG宏观”、“全球宏观-->全球国家及地区综合-->ESG宏观”节点下,定位相关数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