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主要是二甲双胍)、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噻唑烷二酮类(TZD,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二肽基肽酶 IV 抑制剂(DPP-4i,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i,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以及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RA,该类药物尚未广泛使用,本文不纳入讨论)。这些药物的用法与组合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本文将梳理口服降糖药选择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
一
单药治疗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年版)》[1] 指出:当无 GLP-1RA 或 SGLT2i 心肾保护强适应证时,建议二甲双胍作为 2 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一线降糖药物并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二
联合治疗
1、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启动时机
《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2019 版)》[2] 推荐,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且经充分的剂量调整后治疗 3 个月,如仍未达到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可启动二联治疗。如果两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 3 个月没有达到或维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可启动联合第三种口服降糖药。
《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 年版)》[3] 建议,以 HbA1c 为参考依据:
在 HbA1c < 7.5% 时,选择单药治疗模式;
在 HbA1c ≥ 7.5% 时,选择二联治疗模式;
在 HbA1c ≥ 8.5% 时,选择三联治疗模式;
在 HbA1c ≥ 9.5% 时,考虑联合胰岛素治疗。
2、二联治疗
如果没有禁忌证或不耐受,临床上常选择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 2 联治疗方案 [2]。
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适合于年轻、初诊 HbA1c 较高、胰岛功能较好的非肥胖 T2DM 患者 [2]。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其与二甲双胍联合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减轻体重,减少血糖波动,可作为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尤其是合并超重或肥胖)的 T2DM 患者的首选二联治疗方案之一 [2]。
DPP-4 抑制剂疗效确切,对体重影响小,低血糖风险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少。DPP-4 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作为多数 T2DM 患者的起始二联治疗方案 [2]。在 DPP-4 抑制剂中,利格列汀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几乎没有使用禁忌,即使肝功能或肾功能严重受损,也可以放心使用,而且无需调整剂量,堪称「万金油」[4]。
SGLT-2 抑制剂的长期疗效和减重优势明显,低血糖风险低,且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和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SGLT-2 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作为 T2DM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首选二联治疗方案 [2]。
格列奈类药物又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二甲双胍与格列奈类联合治疗可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但增加低血糖风险和体重。该联合方案较适用于饮食不规律、餐后血糖高以及肾功能受损的 T2DM 患者 [2]。
噻唑烷二酮类会引起水钠潴留,增加心脏的负荷,可诱发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发作风险 [4]。因此罗格列酮在欧盟被建议退市。2010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药监局和卫生部联合发通知,规定只有在其他降糖药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作为二线用药。
2、三联治疗 [2]
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三联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二甲双胍 + α-糖苷酶抑制剂 + 磺脲类、
二甲双胍 + α-糖苷酶抑制剂 + DPP-4 抑制剂或 SGLT-2 抑制剂、
二甲双胍 + TZD + DPP-4 抑制剂或 SGLT-2 抑制剂、
二甲双胍 + 磺脲类 + DPP-4 抑制剂或 SGLT-2 抑制剂、
二甲双胍 + 格列奈类 + DPP-4 抑制剂或 SGLT-2 抑制剂等。
有 meta 分析 [5] 显示,现有三联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的疗效相当,只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有所差异。
三
用药思路总结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 年版)》[6] 给出了老年 T2DM 患者非胰岛素治疗的推荐方案,按照优先级分为三级:
一级:二甲双胍、DPP-4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
二级:ɑ-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
三级: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
降糖药的选择应以安全性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血糖控制水平。综合考虑药物的经济性、安全性、额外获益等因素,这个推荐方案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 T2DM 患者。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用「224,糖奶尿」这个口诀,分别代表一级、二级、三级推荐药物。这样,千头万绪的降糖药选择就有了一个主线。
四
特殊人群用药
临床实际情况很复杂,就诊人群的疾病背景千差万别。本文总结了 2 型糖尿病合并以下情况时口服降糖药的选择:老年人群 [6];肝功能异常 [4];肝硬化 [7];肾病 [3]。(详见附图: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选择思维导图)
附
思维导图
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选择
编辑 | 阿澈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查看)
[1]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更新专家组.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年版)[J]. 中国内科杂志,2023,62(6):619-630.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3):10.
[3] 《中国老年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 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 (2022 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1):2-51.
[4] 各药品说明书.
[5] Lee CM, Woodward M, Colagiuri S. Triple therapy comb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 A network meta-analysi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6 Jun;116:149-58.
[6]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 年版)[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1): 14-46.
[7]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J/OL]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30:网络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