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信“爱情万岁”,可婚姻却只要“门当户对”

在北京的一个相亲角,很多大爷大妈在对着一堆纸“面试”,纸上写的都是一些女青年的资料,包括家庭、学历、房产、户籍。

大妈说,结婚是人生头等大事,门当户对是结婚的必需条件。

门当户对这个词语,经常在电视剧中出现,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古代婚姻中,身份地位相当才是结婚的决定因素,两人相不相爱、合不合拍,根本不重要。

相比较与封建时期,现代婚姻更崇尚自由恋爱。

“爱情万岁”这样的观念在年轻一代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好像谁违反了这条守则就是背叛了灵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听见门当户对这四个字,就好像见了瘟神,唯恐避之不及。

但其实,门当户对的确是婚姻中的必需条件,只不过,现代对于门当户对的这个词语的诠释,与古代不同。

门当户对——相同的追求

前一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丈夫因为妻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而选择离婚,丈夫说:“你去考研究生就是不爱我了,要不然为什么结婚了还想深造呢?”

故事中的丈夫和妻子就是明显的三观不合,妻子只是想提升自己,追求更好的发展。

但是丈夫却认为妻子是不想好好过日子,所以才去读研究生,甚至还说,妻子考上了研究生,遇见更好的人,就会甩了他,跟别人在一起。

努力学习,追求更好的自己,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错事,但是在丈夫眼中,这就是放弃和背叛,对于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如此不一致,即使再爱能怎样?

你理解不了我,我认同不了你,这样的婚姻,就算是当下坚持的住,又还能走多远呢?

门当户对——三观一致

三观一致是婚姻长久的必备条件,两个对生活的看法不一致的人,是无法在婚姻中走的长远的。

就比如我身边的朋友小王,小王是一个追求职业发展的女生,她希望在婚后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她的男朋友觉得,女生养好孩子、照顾好家人才是基本,天天在外奔波,孩子都要老人给照顾,这就是女人的失职。

小王和男朋友商量几次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分了手。

后来,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小张,小张十分支持小王的选择,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工作的问题,两人都保持着互相尊重的态度来解决。

现在不仅生了孩子,小王在复工之后还升了职,孩子由保姆和两方老人照顾着,事情也算圆满解决。

由此可见,找一个三观一致的人结婚才是正确的选择,三观一致的婚姻,会让彼此更加相爱,而三观不一致的婚姻,只会越发让彼此觉得自己爱错了人。

门当户对——相差不大金钱观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个人的婚后生活不仅仅和双方能力有关,还和双方的金钱观有关。

金钱观方面,小美是我身边的典型例子,她没结婚之前每个月工资5千多,每天早晨喝着星巴克上班,结婚之后,丈夫说:”三十多一杯的星巴克不健康,两块一杯的豆浆也很好,你试试。”

小美不觉得星巴克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丈夫眼中,三十多一杯的星巴克对于早餐来讲就是贵。

消费观念的不同给彼此都带来了压力,小美觉得委屈,自己单身的时候都能喝,怎么结婚了反倒不能了?

丈夫也觉得委屈,浪费了那么多的钱去喝咖啡,那东西有什么好喝的?

金钱是生活的基本,两个人的消费观不同,很容易在生活中有矛盾,矛盾多了生怨气,怨气多了,往日的情分也就会被慢慢消耗光了。

如果一定要用门当户对来形容现在的婚姻,那这其中,当的应该是爱情,对的应该是三观和修养。

若两人三观一致、步调协调,纵然面对生活艰辛,也能同心协力,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