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保护土壤是保护未来也是保护当下

12月5日是第九个世界土壤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今年的主题为“土壤,食物之源”。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在我国,在全球,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带来的种种问题,如今,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共识,保护水和土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也是保护我们的现在。当下,我国保护性耕作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普及,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也已经从黑土地,推广到华北平原、南方区域、一带一路沿线等。”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受访者供图

保护性耕作已成世界共识

联合国粮农组织此前发布的宣传片中,多次强调了采取可持续、保护性的耕作方法。李保国介绍,在全球,高强度的利用中,耕翻、化肥与农药的过量施用造成的问题,已经引发了众多担忧,保护性耕作如今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何为保护性耕作,李保国介绍,保护性耕作,其根本就是保护土壤和水。“保护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尽可能地模仿和接近自然的状态。如覆盖,自然状态下,土地上生长着各种植物,不会裸露在外,但人类在耕作中,多会把农作物的果实和秸秆一起收走,使得土壤直面风、水侵蚀。”

土地产出食物,食物是生存的根本。“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全球各国对土地的观念都是利用再利用,高产再高产。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地产出更多的粮食。这当然和战胜饥饿、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有直接关系,但另一方面,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土地变得瘠薄,土地中的营养元素流失,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造成的农业环境问题等,都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在保护中利用土壤

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出现和推广,即是应对土壤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人类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各种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方式。但毕竟我们还没有达到脱离土壤生产出食物的地步,我们的食物,依然要依靠大自然,从土壤中生产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护脚下的土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土壤的危机并非在未来,事实上,它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身边,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有20亿人存在营养不良的“隐形饥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使得食物减产或缺乏某些必备营养。

怎样保护土壤?李保国介绍,“保护性耕作,从技术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覆盖,不论是国外,还是我们国家,秸秆覆盖的耕作模式现在已经很普遍,秸秆覆盖一方面使得有机质重新回到土壤中,另一方面会显著降低风、水侵蚀的程度。覆盖还包括其他多种形式,比如南方温暖地带或北方水热条件还较充足地区,冬季或休闲季节可以种植绿肥或覆盖作物,实现覆盖的目的。再如排水,对低洼区域,尽可能建立畅通的排水系统,同时配合地表秸秆覆盖或覆盖作物,就能更有效地保护土壤。”

用科技发展保护土壤

保护性耕作和利用土地并不矛盾,事实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保护中利用,且保障食物生产的目标。李保国介绍,“保护性耕作的道理并不复杂,当前也有很多技术,既可以实现保护的目的,也不影响生产。真正难的在于观念,要做到不容易。”

在当前,粮食的压力仍然是土壤保护中需要直面的问题,2022年11月15日,地球人口正式迈进80亿时代,与此同时,食物紧缺、生产压力大等,依旧困扰着人类。人类对高产的渴求仍然存在。“全球如此,我国也如此,粮食安全的警钟长鸣,土壤的压力也就长期存在。”

农业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提高全球粮食产量,在我国,人们的食物保障已经不成问题,李保国说,“我国的食物生产,已经解决了基本生存的问题,未来需要解决的,是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需求,同样需要对土壤进行更有力的保护。当前,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未来更需要关注和兼顾可持续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态绿色的发展。”

保护性耕作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成效,保护性耕作的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在这里开启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从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的一块200多亩的“秸秆全覆盖”试验田起步,十多年中,建立起了完善的全面保护性耕作技术,仅在梨树县,当前的推广面积就超过200万亩。

梨树实验站。王颖摄

在东北,保护性耕作模式广泛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同时,这一模式也已经走出东北,在更多的地方开始推广和实施。如华北平原上,河北、河南等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小麦收获后,已实现了保护性耕作的方式,当前正在推广的玉米收获后,用免耕或保护性耕作的方式种植小麦。在南方一些果园中,生草果园管理越来普遍,使得果园中的土壤实现了覆盖……

东北黑土地。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西北及更远地地方,保护性耕作模式也同样在不断推广,李保国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梨树实验站共同启动了“梨树模式”走向“一带一路”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就与西部四省区十余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开展“梨树模式”示范区建设,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优势。团队还制定了更长远的目标,李保国介绍,在推广梨树模式的同时,团队专家还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新型职业经营主体,推动该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还将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为各区域培养农业领域专业人才。

“粮食的命根子是耕地,耕地的命根子是土壤,保护土壤,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也是保护我们的现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全球保护土壤的工作中,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