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书法家王成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学渊深深,家传厚重,取法乎上,起点不凡,落笔不俗。书法作品“最美中华、大国兴起",曾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8年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21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作品展“特邀金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解放军报、神州杂志、作家报、地铁文化窗、中外名流书画家报、中国文化进万家报、老战士杂志、军队内部报刊、环球华商报、国家官方网站等700多家次报刊媒体刊载布展书法作品300多幅,为相关单位部门和报刊题字39幅。
“和”的五种内涵!
1、“和”的价值观内涵——“和谐”
作为价值观的“和”,是“和”字最主要的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表示“和谐”、“和睦”、“谐调”、“和悦”,或者用作名词,表示和谐的状态或境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种意义的“和”常与“同”对举,在对比中彰显其价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和”的方法论内涵——“融合”
“和”还是达到价值“和”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和”的认识论内涵——“(主客)契合”
主体在认识上达到与天地本性的契合,也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便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和”。
4、“和”的过程论内涵——“合构”
“和”字的本义具有很强的动作性,转化为价值观意义上的“和谐”、方法论意义上的“融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和”的存在论内涵——“和生”
“和”还有与“合”十分接近的意义,表示“阴阳和合”,因而具有一定的存在论上的意义,不过此义较弱,不如以上几种含义来得明显。例如,《淮南子》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话:“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庄子的“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和”字的多重意义在具体使用时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完全区分开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的特征。
《国语·郑语》中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和蔼近人】
【和蔼可亲】
【和璧隋珠】
【和而不同】
【和风丽日】
【和风细雨】
【和光同尘】
【和和睦睦】
【和和气气】
【和合双全】
【和睦相处】
【和乐且孺】
【和平共处】
【和盘托出】
【和气生财】
【和气致祥】
【和如琴瑟】
【和隋之珍】
【和和美美】
【和谐美满】
【和平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