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全球屏息聚焦东京

当全球央行官员周二齐聚东京,参加由日本央行主办的年度会议时,他们将面对的是一场没有缓冲带的“硬仗”:一边是经济增长动能持续衰减,另一边是通胀黏性超预期顽固。这场以“货币政策的新挑战”为主题的会议,成为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主要经济体协调行动的关键战场。

全球经济正陷入“增长疲软”与“通胀顽固”的拉锯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研究指出,当前通胀已从“需求拉动型”转向“成本推动型”,供应链重构、地缘冲突及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物价螺旋”成为新推手。

各国央行的政策路径显著分化:美联储在核心通胀高于目标的压力下,降息节奏被迫放缓,市场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可能缩减至50个基点;欧洲央行则加速降息以刺激经济,但欧元贬值压力随之加剧;日本央行虽计划继续加息,但美国关税冲击和日元汇率波动使其步履维艰。

作为东道主,日本央行的政策选择备受关注。市场担忧,若日元汇率再度跌破160关口,日本央行可能被迫启动“加息+干预”组合拳。与此同时,日本债市正还上演着一场更为深层的危机。周一,日本超长期国债迎来技术性喘息,30年期和40年期收益率双双下跌7个基点,30年期收益率现至3.029%。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难以掩盖背后的结构性危机——上周的剧烈抛售已将这两个品种的收益率推至首次发行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面对市场动荡,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迄今拒绝释放任何准备在债券市场采取行动的信号,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正在放大市场波动性。所有目光现在都聚焦在周三的40年期国债拍卖上。若拍卖结果不佳,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抛售潮,进一步加剧日本债市的动荡。投资者现在只能屏息等待,看这场供需博弈的最终结果。

会议前夕,全球金融市场已提前反应:欧元兑美元逼近 平价支撑位,日元套利交易规模骤减。分析师警告,若各国央行政策协调失败,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货币可能迎来新一轮震荡。

这场没有“风景”的东京会议,或许正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转折点。正如IMF所警示:“当供应冲击成为常态,央行必须重新定义政策工具箱。”在数据噪音与地缘变局中,2025年的答案,或许正藏在今日东京的博弈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