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金扶贫经验分享

王维东,国投创益董事长。本文为2020年9月18日演讲实录。

3483字 | 6分钟阅读

总第977篇企业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2019年我们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积极的管好用好产业扶贫基金,聚焦贫困地区的产业特色,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产业扶贫基金的管理模式,并且实现了模式的复制和输出。这个报告从产业基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模式经验等方面详细的展示了产业基金扶贫的成果,下面我汇报一下这几年产业基金扶贫工作情况。

首先汇报一下国投创益的基本情况,国投创益目前是管理着四只基金,基金规模347亿,也是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影响力投资机构,目前在贫困地区投资项目超过了140个,金额超过了280亿,撬动的社会资本超过了2300亿,也成为了中央企业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品牌。

那么我们管理的这四只基金里面,其中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另外我们还管理着两只和地方政府合作的贫困地区产业能源发展基金以及贫困地区产业科技发展基金,基金投资覆盖了27个省,320个县,基金超过200亿投资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我们加大了对“三区三州”的投资力度,已经投资了35个项目,金额是44.39亿,达到了总投资的16%。

下面汇报一下我们投资的社会效应,撬动了2300亿的社会资本,将带动贫困地区直接和间接就业50万人,为就业人口每年提供40亿元收入,为当地政府提供税收28亿。扶贫必须有效果,必须和贫困人口的利益相结合,所以我们选择项目的时候形成了和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的产业格局,我们投资了广西的德天瀑布,通过贸易、农家乐、旅游观光等项目直接或间接提供7000多个就业岗位。我们投资的牧原股份通过“3+N”模式和我们的组合扶贫模式,直接带动1万人的就业,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运输物料等十大领域的3万人就业,通过饲料和原粮采购惠及周边60万的农户。

我们投资的大唐融合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在河南13个贫困县建设呼叫中心基地,累计解决了4617人的就业,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122人,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口和待业妈妈就业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我们拓展行业的影响力,农业领域我们说是和贫困人口息息相关的产业,也是扶贫效果最为显著的产业,我们投资覆盖了农业种、养、加各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制种行业我们投资甘肃的凯凯农科,在贫困地区开展2万余亩土豆育种的订单农业,314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种植行业投资了我国最大的柑橘类的水果供应商杨氏果业,累计带动就业3300余人,投资了海南的天地海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三年来雇佣贫困户和农户零散务工达2万多人次,支付劳务费1500多万元,为贫困农户分红1600万元。

在养殖这个行业,非洲猪瘟爆发的时候,国投创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猪肉保供稳价的决策部署,累计完成了投资超25亿元,引导社会资本200亿元,在9个省、33个贫困县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投产后养殖将达到3000万亩,为猪肉的稳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是胡春华副总理到央企扶贫基金投资企业牧原股份就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恢复产能进行专题调研。

另外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利用贫困地区秸秆、水、光、风等资源,与中国电建合作在新疆克州建设夏特水电站项目,与中广核合作在全国10个省建设11个风光发电项目,向清洁能源领域合计投资超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400亿元,年均为地方政府提供税收超5亿元。

在医疗健康领域,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投创益积极在贫困地区布局医疗健康项目,与国内知名的血透服务机构、眼科医疗中心合作,采取“一县一科”模式,在贫困县建设血透中心和眼科中心,采取整体保本微利原则,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免费透析和做白内障手术。

加工制造业领域,投资万魔声学,开展耳机、音箱、智能声学类产品以及关键声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工作,在湖南炎陵县参股设立代工厂,解决就业20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人。投资鄂尔多斯,开展羊绒服装等产品的加工制作,积极在贫困地区采购羊绒原料,涉及西藏、内蒙等地的35个贫困区县。

矿产开发领域,投资云南铜业,助力迪庆藏族自治州普朗铜矿的开采,年均为藏区贫困户矿石运输队支付运输费6000万元,云南铜业年均贡献税收超10亿元,其中普朗铜矿为迪庆州年均贡献税收3亿元。投资西部镁业,支持其10万吨氢氧化镁项目,实现氧化镁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同时,通过水氯镁石资源利用,有效解决青海盐湖地区盐湖化工生产中产生镁元素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投创益引导带动基金投资企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一方面,国投创益捐赠现金2000万元,另一方面,引导投资企业累计捐赠现金2.8亿元、口罩207.6万个、防护服19万套以及药品、呼吸机、消毒剂等物资1亿元。

这几年来中央领导十分关心我们基金投资扶贫的情况,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汪洋同志、韩正同志、胡春华同志等都视察了我们投资的企业,汪洋同志对我们基金扶贫的情况已经批示了三次,今年也为扶贫情况做了重要批示。

我们是如何管理这四只基金的?

通过这几年不断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产业基金管理的模式,并且也进行了输出。

第一个方面是产业基金管理体系,这个是我们的顶层设计,也就是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个保障,四个主题,五个标准。比如一个目标是探索市场化的产业基金扶贫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原则就是坚持产业基金扶贫效果,坚持产业基金保值增值,有效退出。三个保障是基金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体系和稽核监控系统。四个主体是产业基金+企业+贫困地区资源+贫困人口,五个标准是投资决策规范化、团队建设专业化、运作管理信息化、投后管理增值化、对外形象品牌化。

第二个是产业基金扶贫方式,我们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发挥优势,一个是放大效益,一个是精准投资。

第三个是贫困地区资源禀赋,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情况确定投资行业。

第四是因地制宜引进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第五个是我们根据投资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投资的可行性,挖掘出贫困地区的投资机会。我们主要投资战略关注和重点关注领域,这些领域我们投资大概占到了80%左右。

第六个方面是我们的组合投资,我们既投资一些扶贫效果好,但是经济效益一般的中小项目,他们的管理、人才、资金比较困难,我们进行帮助。我们也投资经济稳健、收益有保障的扶贫效果显著的项目,并且我们也投资了一批证券化项目,这块扶贫效果相对来说比第一种要差,但是经济效益非常强。我们这个基金要保本微利,保持循环发展,所以我们进行的是组合投资。

第七个方面,我们也探索出了产业基金扶贫投资平台,包括现代农业平台、资源开发平台、清洁能源平台、医疗健康平台、产销对接平台,产业金融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未来都是按照平台的模式投资运作。

第八个是我们的投资流程,这个是大概的流程,从项目策划到现场调研到投资立项,再到签署投资合同、投后管理以及退出都非常清晰。

第九个是全面风险管理,这里是我们一个基本原则,即以全面合规为底线,以保值增值为前提,以扶贫效果为根本。两个载体基石,是IT硬控制系统,还有风险管理文化软实力。三个主要支柱是层级化风控职能体系、全程化风险管控机制、结构化风控制度支撑。

以保值增值为前提,基金要有效退出,以扶贫效果为标准,如果不符合或者效果差的那我们就退出,另外风险控制这里也镶嵌在我们资金的募投管退等各个环节,包括我们的财务监督和制度建设,这里尤其介绍一下社会效益闭环管理,我们有三大体系、六大环节、81个指标。我们衡量一个企业能不能投资,就看是否符合我们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这个社会效益评价体系体现了这个企业是不是可持续,如果符合,我们资金方面再给予大力支持。

投后管理我们有四大模块、六大机制、八大增值服务,加大对投后企业的管理。

另外一个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了投资管理系统、财务监控系统、智能分析系统以及企业管理平台。

还有一个是党建引领,在党建方面,一些民营企业比较薄弱,所以我们有党建的指导员,帮助这些企业成立党组织开展一些党建活动,所以党建工作也是我们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另外是做好央企扶贫的品牌宣传,带动和引领央企在扶贫战线上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战略,坚持为国而投,为民创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目标,聚集更多资源,探索有益带贫助困机制,发挥影响力投资作用,提高产业基金扶贫助困效果,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基金方案。

谢谢大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