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电量852亿千瓦时 四川4年释放“电改”红利293亿元

陈力 伍俊舟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5月31日,记者从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获悉,今年共有8198家市场主体参与省内年度市场交易,其中发电企业232家、用户7863家、售电公司103家。成交电量852亿千瓦时

陈力 伍俊舟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5月31日,记者从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获悉,今年共有8198家市场主体参与省内年度市场交易,其中发电企业232家、用户7863家、售电公司103家。成交电量852亿千瓦时,其中水电成交电量696亿千瓦时,占比超八成。

自2016年5月我省成立四川电力交易中心以来,逐步克服电力供求失衡、电价体系复杂和市场主体成熟度低等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四川电力市场建设,创新交易品种和方式,增强交易平台功能,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运作,促进四川清洁能源消纳,四年已累计实现释放“电改”红利293亿元。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副主任李晨说,为了给发、用电主体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成交,该中心在传统交易方式基础上在国内首创了“复式竞价撮合交易”方式,借鉴“股票交易”模式,实现了像“炒股”一样买卖电。

针对电解铝、重点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多晶硅、电子信息、新型电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用电需求,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创新设计了对重点产业进行精准扶持的交易品种。精准扶持交易电价较常规直购电降低约20%,较好稳定了省内龙头骨干企业生产,有效促进了供给侧改革和用电市场稳定。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还创新设计了弃水类交易品种,通过价格杠杆促进企业增产扩产,到达消纳弃水的目的。富余电量交易在6至10月弃水期实施,用电企业用电的增量部分可参与,采用全水电的方式予以扶持,有效激励了企业增产扩产;创新低谷弃水交易,采用低谷富余电量,对企业低谷时段用电予以扶持,有效鼓励了避峰生产用户稳产增产;创新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交易,在全省6个弃水严重地区开展就地消纳交易,直接对接弃水电站和当地新投用户或扩产用户,在消纳弃水电量的同时,推动特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