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临朐

我生在泰安,长在泰安。父亲的原籍是临朐,我逢人便称自己是临朐人。

其实很对,我的根在潍坊,系在临朐,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临朐的基因。母亲在前些年脑子清楚时,我一说临朐,她就不耐烦,说她自己都没回去过,什么老家临朐;妻子也说,你的根在哪都不知道,对临朐没概念。

故乡临朐,我在少年时回去过两次,一次是爷爷半身不遂病了,我和爸爸、弟弟搭乘山东煤炭地质局到坊子煤矿的便车,回去看爷爷。我还记得我和爷爷对话,我摸着爷爷的身子,嘴里说:爷爷、爷爷,你认识我吧,我是你的孙子啊!这是我出生后第一次见爷爷,也是长怎么大第一次喊爷爷。

由于所谓的家庭出身问题,六、七年代,父亲远在泰安,很少回老家。父亲在世时给我说,你64年出生那年,有一次回家,奶奶一直抱怨父亲说,怎么不抱孩子回来看看啊。

祖孙留下终身遗憾,奶奶到死没见到自己的孙子。到我长到十岁左右,有幸见到爷爷,爷爷已经不会说话,只能“啊、啊、啊”答应着。

印象至今还有一次回临朐,是爷爷去世了,记忆比较模糊,到山岭上坟还依稀记着。

父亲在世时,很少提到爷爷,在那个血统论盛行的年代,我曾偷偷看到过父亲为爷爷平反写的申诉信,结论不得而知。我本姓马,因着所谓家庭出身不好,上学时随了母亲的孙姓,这也是父亲那一辈子心里的疼。

父亲也曾在年节时刻,给我们说过家史,知道爷爷是青州后期师范毕业的秀才,在家乡一直从事教育,曾干过30年代的临朐县教育局长。

父亲还说,咱们马家明朝曾出过状元,很老实,死后皇帝送一块匾:“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父亲那个年月也不曾考证,说得不详,记得也不准。

现在历史披露了真相,马愉,字性和,号澹轩。明山东青州府临朐县朱位村人。生于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1395)九月,自幼聪慧异常,四岁便能属对,协声律。稍长,出语惊人,祖父钟爱之,知其必能广大门庭。入邑学后,备览群籍,“力学至忘寝食,为文章敏瞻,不务雕斫,而浑厚典雅,自不可及”(嘉靖《临朐县志》卷三)。永乐十八年(1420),以礼经夺省魁。次年春,欲赴京参加会试,途中得病误期。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会试,因守继母孝,又未成行。

宣德二年(1427),马愉终能进京赶考,赴会试,与殿试,一举大魁天下,时年三十三岁。宣德二年的会试,是宣宗朱瞻基即位后的首次科考,俗称“龙飞榜”。同时,这也是明代第一次实行南北取士。因此,马愉大魁天下便成为一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史称“国朝登科以来,南北并试,未有北人居首选者,有则自愉始也”(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十);“自洪武开科,惟三十年夏榜赐韩克忠第一人,盖专试北士也。是科,始分南、北、中卷取士,而北人预首选亦自此始”(《明通鉴》卷十九)。马愉“以东齐之秀魁天下士,北方学者与有光”(《皇明通纪》)。明代状元及第即实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宣德九年,宣宗选拔史官及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以马愉为首。正统二年(1437),马愉升为侍读学士。正统三年,以与修《宣宗实录》成,升侍讲学士。正统五年(1440),由杨士奇荐,入阁预机务。明代不设宰相一职,凡入阁者,即称宰辅,时人目为宰相。时宰辅共五人,首辅为杨士奇。正统十年,马愉升任礼部右侍郎。正统十二年,因中风猝逝。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谥号“襄敏”。马愉逝世后,其诗文被后人辑为《澹轩文集》(也有简称《马学士文集》者),《四库全书》著录于《集部》存目中。马愉五十三岁即辞世,入阁时间不长,且其时王振已专权,政治上尚未能施展其才蕴,建树不多。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人其文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不为更多人所知。只有其后世裔孙,继承并发扬其精神,诗书传家,代有人出,慰然临朐望族。

但细览有关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组数字,从中找到马愉的历史价值:据统计,有明一代276年,共产生状元89人,史有传者38人,由状元而入阁办事者11人,状元官学士者23人,状元有谥号者20人,状元而有诗文集别传世至今者47人。而这几项,马愉均在其列。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明代状元群中,马愉堪称出类拔萃,在长江以北,则更无出其右者。

我为我们马家出了一代状元和良相而自豪。我早就知道父亲在长清一中上过学、爷爷在长清一中教国语。我在长清一中百年校史集发现了爷爷的足迹,经查爷爷马玉楷(音介)1949年——1957年10月在长清一中任中学语文教师。

在爷爷的学生回忆篇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一位是把基础知识‘寓’于教学之中的马玉楷老师。他发现同学们的作文中,常写错自己的 ‘己’,已经的‘已’和巳时的‘巳’后,便在作文讲评时,让同学们记住正确区分‘张己闭巳半开已’的口诀,今后就不会再写错‘己’‘ 已’ ‘巳’这三个字。从此,这个口诀就成了同学们的传家宝。”

我还查到爷爷当时是上级选派来到长清一中的,据大爷家的学军哥哥回忆,1949年前爷爷在省教育厅公干。

我这个一天没在老家临朐生活过的孩子,始终以临朐人自居、 骄傲,因此时时事事关注临朐,我也知道临朐是山东最后一个脱贫县,全国第一个县级文联在临朐诞生。

也知道临朐是诗书画之乡,从临朐走出了许多政界名人、诗书画大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我的老家在临朐老龙湾,记得清澈见底,水光潋滟,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我还有哥哥送来的红丝砚,浸润着故乡人文地理的印记。

我想了解临朐,解读临朐,眷恋临朐,我曾不止一次和省城的老乡说,你有临朐县志吗,能查阅一下临朐的县志多好,我想从历史的尘封中破译爷爷那一辈以及父辈的“密码”,看临朐的风土人情和沧桑巨变,沿着爷爷的脚步丈量一下临朐历史过往和人文情怀。

临朐,我梦绕魂牵的故乡。

(孙晓明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