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沂蒙舟车忙 老区传新声——山东临沂商贸物流新春走笔

新华社济南2月10日电 题:沂蒙舟车忙 老区传新声——山东临沂商贸物流新春走笔

新华社记者王阳、刘铮

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来到位于沂蒙老区的临沂商城。沿街店铺的商家们已经开门迎客,装货、卸货、验货的工人们各司其职,满载各类小商品的货车来往穿梭,这里的商贸物流全面复工复产。

在临沂小商品城的兴辉文具店内,从中小学文具到办公用品,从玩具饰品到收纳箱包,数以千计商品琳琅满目。正值销售旺季,客户批发的订单纷至沓来,复工第一天销售流水就达十几万元。

“农历大年初八,我和儿子儿媳踏上了‘返工’的归途。从老家浙江义乌到山东临沂,开车9个多小时。”山东兴辉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彪说。

18岁就来临沂摆地摊的陈文彪,已在临沂生活了40余年。从创业打拼到成为批发商、代理商,再到买房买车、长期定居,陈文彪实现了“所有的人生梦想”。

陈文彪的经历也是临沂商城的变迁缩影。40多年来,一点商贸星火“燃”出满城市场,让沂蒙老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擎起了“商贸兴市”的大旗。如今,临沂商城有批发市场136处,商铺6.37万个,经营业户4.6万户,经营商品涵盖27大类、600多万种商品。

“今年的新变化是,我们把主要阵地从店铺转移到了仓库。我买下兰田智慧物流港的一处仓库,改造成集展厅、仓储、直播于一体的办公空间,各类文具一览无余,客户来了可以一次性选购,商品批发量明显增加。”陈文彪告诉记者。

从创业到接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前台,谋求转型升级之路。

在距离临沂商城60多公里的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工业园,山东诺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良正在建设工地指导施工。

“接过父辈的板材门店后,我思考如何从原先低利润模式突围,最终决定从批发环节向上游生产延伸,走高端化产品路线,打造一个集板材生产、浸胶热压、定制家具等为一体的智慧家具产业园。”张金良说。

在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自动化堆垛机代替人工完成码垛、分拣、出入库等作业,工作人员仅需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即可获知商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溯源信息。同样子承父业的山东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则通过20多年努力,完成了从劳保用品小门店到工业安全行业垂直电商平台的“华丽转身”。

“我们利用互联网和数智化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尝到了数字经济的甜头。10年间,供应商增长近600倍,客户增长近2000倍。2024年,公司营销额达40亿元。”李辉说。

如今,临沂商城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在山东好多宝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仓储式展厅内,身着蓝色工装的员工推着小车在货架前来回穿梭,将头花、饰品、玩具等小商品按照订单组合,然后再打包寄给客户。

“好多宝在全球的零售店已突破万家,主营13大类、3万余种小商品。”公司董事长耿延周说,过去,众多同类企业争做国外大品牌的贴牌生产商,单纯“卖产品”;而现在,好多宝围绕客户需求,对全球各门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发展为“卖模式”,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提升。

近年来,临沂商城实现了市场采购贸易全国通关一体化,培育外贸经营主体4000多家,商品出口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曾经“舟车不通,土货不出”的沂蒙老区,如今发展成“迎来八方客,送达四海货”,经营主体不断创新业态、实现多元发展。

“新年新气象,临沂商城正在加快数字化、国际化转型步伐,完善‘商仓流园’一体化发展。”临沂商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武传亮说,“在去年物流总额突破万亿元,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均实现7%以上同比增速的基础上,我们有信心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从‘中国大集’迈向‘世界超市’,开启商贸物流发展新篇章。”(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