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自言自语?#13岁女孩被男生扇耳光后精神异常#】#教体局回应女孩被扇耳光后精神异常# “同学的行为看似不严重,却对我女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一度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穿纸尿裤。”说起女儿的患病经过,王女士很无助。
遭遇“孤立”?——
被同学损坏眼镜,索赔后感觉成了班上的“国宝”
14岁的萱萱(化名)是陕西省镇坪县初二学生,如今已离开学校6个月。
萱萱的母亲王女士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女儿自幼发育比同龄人慢一些,两岁时才会走路,“娃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点差,干啥事都慢半拍。”2023年,萱萱进入当地初中学习,“成绩一般,文科还不错,数学成绩很差。”
“女儿上初中仅一两周,便出现了异常。”王女士回忆,萱萱每月至少有两三次被欺负,有时她会给老师反映,但也不好意思经常麻烦老师,“拍黑板擦、抢扫把,甚至有些言语攻击等,看似都不是很严重。”
王女士举例,萱萱眼睛近视,2023年7月底,她花3700元给女儿配了比较好的进口眼镜,后来眼镜却被同学拿走了。
王女士回忆,有两个女同学拿走萱萱眼镜后,镜片上出现了十多条划痕,她便向老师反映。在她的坚持下,老师调取了监控,“老师没给我看,但她承认,是一个女孩从我女儿脸上扒拉下眼镜后,拿到讲台上玩。另一名女孩又拿走,弄了一下。”
经老师协调,两名女同学的家长与王女士一同前往眼镜店,花2700元配了一副国产眼镜,“我们三方各出了900元。”“过了几天,女儿回家说,妈妈,现在我成我们班上‘国宝’了。大意就是,赔偿事件发生后,老师、学生都觉得她不好惹。”
在王女士的社交平台评论区中,有疑似家长的网友评论称,萱萱的眼镜已使用了较长时间,要求全额赔偿不合理。
被打耳光——
女儿遭男同学掌掴脸肿耳鸣,家长报警处理
按照王女士的说法,萱萱被欺负最严重的一次,是一名男同学打了她一记耳光。
2024年11月1日晚,萱萱称自己耳朵疼,王女士查看后,发现其左脸有些红肿,询问是不是磕碰了,“孩子迟迟不说,我追问下,她才说,自己被男同学打了一巴掌。”
镇坪县医院2024年11月2日出具的《诊断证明》显示,萱萱被诊断为“左侧面部软组织损伤、左侧口腔黏膜挫伤、外伤性耳鸣”。
王女士就此事联系老师和对方家长后,又选择报警,“我看了校内监控。十多分钟的监控中,我女儿在事发前没有和这名男生有任何接触,下课后他却扇她耳光。”
萱萱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素来讨厌他,他动不动就x我,就是用语言攻击我。一见到他就好像见到了敌人。”
就王女士的讲述,5月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该老师,对方说,“这件事我没有权限(解释),你不要问我,你还是找学校或教育局。”
县初级中学相关负责人杨某先说,“没有这件事,我要开会了。”随后又表示,采访需联系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协调。
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派出所方面的调查,以及他们对学校相关老师及学生进行询问,长期的校园欺凌是没有的。
警方处置——
对男生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2024年11月5日上午,警方出面,王女士前往学校和这名男生家长调解。期间,男生情绪激动,称萱萱事先戳了他的眼睛,女儿也称自己有错,“监控显示的很清楚,我娃没动他。我事后问女儿,她说老师让她认错。”
根据一段王女士与老师的沟通录音显示,老师承认王女士曾多次反映萱萱被欺负,并称她均已处置。
王女士说,尽管她前期报警处置,但老师称“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要听学校安排”,她因此选择了妥协。但后续,女儿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她决定追究到底。
2025年4月30日,镇坪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出具《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显示,对这名男生涉嫌殴打他人一案立案。
5月1日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4年11月1日上午10时许,课间休息期间,萱萱在教学楼下楼过程中,走到三楼楼梯道时,站在楼梯口的这名男生转身用右手在其左脸位置打了一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之规定,现决定给予其不予处罚的行政处罚,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对此,镇坪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偶发性事件。监控视频显示,萱萱在事发时,疑有挥手动作,后男生扇了其耳光。后续,他们还去萱萱家进行了家访,孩子还是想返校上学的。
心理创伤——
华西医院诊断:急性应激反应、紧张综合征
令王女士感到揪心的是,事发后,萱萱开始说梦话。根据录音显示,萱萱说,“被孤立的感觉好吗?”“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她第一次说胡话,是给我说,老师刚才给她道歉了。”王女士说,她怀疑女儿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遂前往华西医院就医。
根据《出院病情证明书》显示,萱萱自2024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住院24天。出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紧张综合征、精神发育迟缓?”
诊疗小结写道,“萱萱在校被同学扇耳光后,逐渐出现害怕、紧张、独自哭泣。后逐渐出现异常言语,独自傻笑,自言自语,不愿吃喝,日常生活需家人协助,与人交流困难,喜欢跪地上,并有重复他人言语的表现,易紧张,紧张时全身发抖。常前半夜自言自语,后半夜哭泣。”
精神检查显示,“生活自理能力差,接触被动,对医护人员及家属友好,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回答问题,意识清楚,自知力不存在。”
“经治疗,患者目前睡眠可,问话不答,在病房乱走动,日常生活需家属协助。”
王女士说,因为萱萱没法配合治疗,只能吃药,她便带女儿回家吃中药,“孩子生活一度无法自理,甚至要穿纸尿裤。”直到今年2月,才逐渐恢复。
投诉回应——
校方称进行调解处理,未发现被同学长期欺凌
王女士认为,女儿的心理问题,系遭遇长期欺负,与被同学、老师孤立所致。
对此,2025年4月10日,镇坪县教育体育局出具《投诉事项处理意见书》称,本案仅为个案现象,未发现这名男生对萱萱有经常性辱骂、殴打、孤立等欺凌行为,不构成校园霸凌,也未发现萱萱在校期间有其他同学对其霸凌情况。
事发后,校方对男生作出处理,责成家长严加管教,规范言行,积极支付相关费用;要求他写保证书,待萱萱返校后,赔礼道歉;政教处负责人对其训导谈话。
此外,关于王女士认为的“学校相关负责人、老师师德失范”问题,经调查,老师在参加协调期间,没有说过“是不是因为昨天收拾了你娃儿才报的警”这句话;不存在对“霸凌者的处理过于偏袒”问题;事发后老师曾与萱萱谈心,并多次联系家长询问萱萱治疗情况。副校长曾和老师进行家访。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和校长也曾前往其家中家访。
今年1月10日,县教体局会同县司法局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萱萱家长要求解决前期治疗费用76000余元;解决前期费用的基础上,形成后续治疗方案;由校方作为事件责任主体。由于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调解程序未能进行完毕,调解未果。经多次协调,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建议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
5月9日,县教体局负责人说,此事家长一直在投诉,他们还在处理过程中。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建议家长走司法程序,由法院判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