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国公司高管到女性创业家,从高大上的办公楼到简陋的创业园区,对于杨胤而言,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职业生涯的一场“豪赌”。杨胤曾说过:“女性要敢于去赢,要勇敢地站出来,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职场上,更应该评估的不是性别,而是能力。”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近日,又一家以“慈善众筹”出名的公司——轻松健康集团,冲刺港股IPO,拟主板挂牌上市,这是其第一次进军资本市场。
乍一听轻松健康集团,很多人或许很陌生,但如果说到“轻松筹”,几乎可以说家喻户晓。
但或许是吸取了“水滴筹”母公司上市后股价暴跌的前车之鉴,同样以“慈善众筹”出名的轻松健康集团,在IPO前的2024年就已经剔除了“轻松筹”业务,本次上市主体主要有两大主营业务:轻松健康服务、轻松保险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一家被众多明星资本托举的公司——腾讯、IDG、阳光保险等都投了。就连现在的女掌门,也是公司早期的天使投资人。
因此有评价称,这场IPO背后,折射出了资本对健康产业未来十年的押注。
1.
/ 两位金融背景女高管,
即将收获一个IPO /
2014年前后,“众筹”成为最火热的创业风口之一,“轻松筹”迅速崛起,成了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大病众筹平台之一,也获得了来自IDG的天使投资。
一家创业公司获得天使投资后,本应该迈上发展的快车道,但项目发展地并不顺利,迷茫中,初始团队找到了杨胤寻求帮助。
她正是这家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后来掌舵十年的女掌门人,纵观她的职业履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双重身份。
杨胤曾在IBM工作过两年,2002年7月入职IDG,自此开始在投资界打拼,最后出任的职位是IDGChina副总裁。
此外,她还曾和同学共同创办Popmap公司,后将公司股份卖给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作为在金融圈中光鲜亮丽的投资人,杨胤出乎意料地决定辞职,加入了一家自己投的初创公司,并以CEO身份成了这支团队的主心骨。
从跨国公司高管到女性创业家,从高大上的办公楼到简陋的创业园区,对于杨胤而言,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职业生涯的一场“豪赌”。但在早期的专访中,杨胤曾说过:
“女性要敢于去赢,要勇敢地站出来,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职场上,更应该评估的不是性别,而是能力。我也很少去思考所谓的男性更优还是女性更优,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更优秀的和更差一些的。”
事实上,这家公司从创立到进军IPO,离不开两位女性高管的托举,一个是董事会主席杨胤,另一个是首席财务官王静。
作为CFO,王静是一名有着深厚财务背景的金融女高管。
她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取得国际会计学学士学位,曾在普华永道LLP会计部担任高级经理,后又在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最后职位为合伙人。
“从现状来看,做到企业高管级别、或是崭露头角的创业者里,女性的数量还是比男性要少很多的。”但杨胤却认为以后优秀的女性会越来越多,“我觉得现在的女性并不比男性缺少体力和智慧。”
杨胤还曾说过,对于一个创业团队而言,女性创业者大都具备的两个优势:一是韧性,二是柔性。
“女性更有韧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更加坚持。”
“我身边的高管几乎都是男性,男人和男人之间或许‘刚烈’更多,我觉得女性的柔性会让整个团队能更好地凝聚起来。”
2.
/ IDG、腾讯等资方青睐的独角兽,
三年营收超15亿 /
随着轻松健康集团积极寻求IPO,如今,这只独角兽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逐渐揭开。
从发展历程来看,这家公司可以说几乎没缺过资金,被一家被众多明星资本所托举——IDG资本、阳光保险集团、德同资本、道生资本、腾讯等知名机构都投了。
其中,最多的两笔投资分别是获得2800万美元的C轮投资,投资方是IDG旗下成长基金、德同资本、腾讯投资、同道资本;以及募集资金6600万美元的D轮投资。
由于众多明星资本方的加持,也让轻松健康集团的股权看起来较为分散。
IPO前,IDG China Media Fund IIL持股为12.89%,IDG China Capital Fund III L.P持股为4.46%,IDG China Capital III Investors L.P持股为0.4%;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为10.56%;德同环球消费投资有限公司持股为8.57%;腾讯旗下ChineseRose Investment持股为0.91%。
从业绩来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轻松健康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94亿、4.90亿和6.43亿元。
但同期,毛利率分别为82.6%、79.9%以及43.4%,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37.9%、29.9%和11.9%,或许这家公司正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轻松健康集团已完成剔除线上疾病筹款业务(即“轻松筹”)和朵尔医院,即不属于本次上市主体。
相比大家更熟悉的慈善众筹业务,如今的轻松健康集团已经改头换面,目前以两大主营业务为主:轻松健康服务、轻松保险服务。
轻松健康服务包括早筛服务、综合健康服务包、科普服务及医学研究辅助服务。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轻松健康服务所得收入分别为5977.7万元、1.55亿元、及3.98亿元,分别占该公司于同期总收入的15.2%、31.7%及61.8%。
轻松保险服务即通过互联网保险平台轻松保险为用户提供的一系列健康保险相关业务,同期,该部分所得收入分别为3.2亿元、3.267亿元、2.38亿元,分别占该公司于同期总收入的81.5%、66.7%以及37.1%。
不难看出,轻松健康集团和“水滴筹”母公司的盈利模式较为相似,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做互联网保险的生意。说白了,就是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当保险中介卖保险。
但在美股上市的三年里,“水滴筹”母公司水滴公司股价一路走低,若以12美元/股的发行价估算,累计跌幅一度超过90%,股价常年在1美元/股上下波动。
以水滴公司为前车之鉴,在竞争白热化的互联网健康赛道,杨胤与她的团队能否在上市后,带领轻松健康集团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仍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