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熹贵妃回宫。
孙俪时隔三年半第一部剧,还是迷雾剧场重点项目。
这不杀疯了?
开播热度登顶,直接秒杀一切国产剧,连古偶都要靠边。
结果,质量堪忧。
怎么2025年还能有这么难看的刑侦剧——
避雷。
导演前作《八角亭谜雾》,豆瓣5.7。
孙俪✖️罗晋前戏《安家》,豆瓣6.1。
经验之谈。
这情况,不该有任何预期。
观众反馈也就一点——
请求光速抬走。
一集劝退
烂剧露出马脚需要多久?
四分钟。
就如这剧案件的开篇——
一个昏暗急躁的雨天,有人在山上发现了一块“打码”的碎尸。
不夸张的说,这码比小电影打的还要厚。
面对这样不能放出的片段,却没有任何规避的巧思,这不纯是恶心观众吗?
但往下看,才发现这种观感的不满,很可能就是导演故意的。
碎尸案的发生迅速引起了警方的重视,二十分后,女警韩青(孙俪 饰)来到犯罪现场检查,满脸写着不爽烦躁。
一问,果然大姨妈来了。
然后情绪不佳的韩青,面对初来乍到的警员主动和前辈打招呼,直接就是一个目中无人。
单手插兜,满脸不屑。
狂拽酷炫的一套流程下来,人设直接立住了——
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女性主角。
整天摆着一张臭脸对全世界都不爽,满脸写着不高兴。
没礼貌,对新同事连个正眼都不肯给。
没素质,面对领导横冲直撞咄咄逼人。
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来自她的搭档及爱人钟伟(罗晋 饰)。
在一次凶案的抓捕过程中失踪,一个多月杳无音讯,但韩青不愿相信这一切,于是作为一名警察的她,开始一心执着于此案,将不满向身边所有人发泄,无差别厌恶全世界。
女主是这样。
案件剧情更是扑朔迷离,让人有种摸不清头脑的疑惑。
四个字涵盖一切:故弄玄虚。
先是,碎尸。
一开篇就整大活,碎尸案直击观众。
凶手将尸体分割成三块,四肢、躯干、头颅,分别抛尸在城市三角区的监控盲区,碎尸身份只知是年轻女性,其他完全无从下手。
唯一露出破绽的,其中一袋碎尸中发现一双奢侈品鞋子。
由此警方挖出了这案件的第一个犯罪嫌疑人白小蕙。
再是,推理。
貌似抽丝剥茧的查案追凶,每个角色之间都有所牵连。
已知嫌疑人是一家健身会所的员工,但在警方调查时却不知去向,而健身房的老板反倒有点不对劲,浪荡成性,情妇成群,张口就是谎言,还与之前钟伟消失的案子存在关系。
还有,暗线。
一个戴着人皮面具的凶手,给案件增添一分悬疑色彩。
凶手的身份不明,在别人的眼中是个戴黑框眼镜的老男人,其实却是披着人皮的恶魔,背后被人操控指使。
而犯罪嫌疑人白小蕙这边,也是惊慌不已。
死者本是白小蕙的同乡,只是因为她们意外拍到了酒店的一些秘密,向他人发出敲诈短信,结果就惨遭毒手。
而死者吸毒的男朋友,似乎也与此事有所关系。
结果就在警方查出死者男友,想要再进一步调查时,却发现凶手先人一步把人杀了。
这绝不是普通的一起凶杀碎尸案,因为每次警方在查处新的线索时,都会被人捷足先登。
警队有内鬼,凶手戴面具。
罪案背后隐藏更深的罪恶,阴谋之外是更大的阴谋。
看似错综复杂,其实整部剧像是一锅“大杂烩”——
悬疑元素不断堆积,剧情逻辑模糊不清,观众看得莫名其妙。
AI剧本
这剧的剧本仿佛不是人写的。
像是AI编辑一般毫无感情,全是一些熟悉的烂梗缝合。
网友点名就能看出几部剧的风格,比如美剧《东城梦魇》、韩剧《信号》。
首先是悬疑元素。
看似精心策划,其实漏洞多如蜂窝煤,剧情设计更是耍观众玩。
其中有这样一幕情节。
韩青在找到线索后立即赶往现场查找凶手的痕迹,而凶手来不及逃跑,两人只相隔一步之遥。
眼看着往前一步两人就要碰面,危机时刻,观众也跟着屏住呼吸,猜测后续剧情,是韩青遭到凶手袭击倒地不起,还是韩青发现凶手的身份……
但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矛盾却被韩青突来的电话化解,甚至她在接通电话后完全没有做继续的筛查,扭头就走了。
这种情节设置明显的套路,完全违背了刑侦剧该有的严谨性。
凶手的作案动机交代不清,犯罪手法更是漏洞百出。
剧中很多关键线索的发现都显得极其儿戏,凶案逻辑过程堪比幼儿园水平。
比如,在第一集中发现抛尸地点,韩青就一通看起来非常经验的分析,凶手是如何进入现场的,猜测是通过小路,一个毫无证据支持的草率结论,竟然能被所有人信服。
再比如,在韩青锁定白小蕙是关键人物后,直接选择来到她的老家调查,这一举动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而事实确实也是,她的家人立刻就告诉了她帮助她躲避警方。
包括剧中很多重要证据,也像是天降金手指一般凭空出现。
在老妹儿看来这不就是编不出来硬写,强行去把不符逻辑的剧情合理吗?
其次是情感元素。
男女主的感情戏简直是灾难现场,毫无cp感只有中年人的工业糖精。
毫无预兆的韩青就陷入了回忆,钟伟露出标准模版式笑容,像一个AI合成人物,两人一同框就尬的人脚趾抓地,中年爱情还真不好嗑。
这段爱情回忆总带有一丝油腻,非常古早老套的误会桥段,完全没能让观众感动,最重要的是在现实和回忆来回切换,破坏了剧情的完整性。
整部剧像是AI识别的剧本,刑侦剧碎尸案,中年爱情遗憾,系统自动生成一篇模版。
只不过——
元素齐全,毫无感情。
女性主角
在整部剧播出前,老妹儿非常期待——
孙俪女主,还是一部以女性警察角色为主的刑侦剧。
但真正呈现出来的,却像是对女警职业的一种侮辱。
韩青初次登场来到抛尸现场,一见面就问同事要止痛药,表示自己月经来了。
能感受到剧中是想表现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的困扰,但拍出来却显得格外突兀,因为就这一句话之后,并没有任何明显表现韩青在经期任何不适的感受。
每天最多的面部表情就是皱眉、瞪眼。
经常穿着紧身七分裤和高帮马丁靴在案发现场,造型非常不专业也就算了,工作中更是看不出专业,整天对新人甩脸色,搞得办公室气氛紧张。
还有频繁出现的韩青对钟伟的恋爱幻想镜头。
让人不禁疑惑:一个女刑警整天沉浸在恋爱幻想中,这真的合理吗?
不止女警,剧中罪案也是以女性角色为主。
一号嫌疑人白小蕙。
在拍到他人证据后敲诈勒索,但背后原因在于她是一个伟大母亲,她的儿子患有尿毒病急需很多钱,所以她做一切也都是情有可原。
她虽然犯了罪,那也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啊~
二号嫌疑人董洁。
她有一个失败的婚姻,因为曾经流产而愧对丈夫,忍气吞声看着丈夫四处出轨找女人。
虽然生活的很悲催,但这也是一个女人为保住婚姻不得已的忍耐。
但这种对角色的描写,就像是加深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不论是好是坏,都只是推进剧情策划案情的工具。
整部剧标榜着现实主义大制作,结果却是剧情漏洞百出,人设崩塌,制作粗糙。
唯一可以夸赞的点,就是某些氛围打造和细节的特写。
比如,凶案现场的悬疑感,雨夜、山城公路,氛围感营造的很浓郁。
比如,主角女警察的不修边幅,全素颜的装扮少了很多精致感,反倒更真实。
但这对一部刑侦剧来说是最基本不过的要求,好剧本好演员缺一不可。
过于想拍好一部剧,反倒成为翻车典范。
同样是女性视角的刑侦剧,但在《东城梦魇》中女主的臭脸却是坚定真实,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喊口号式的自我感动,而是深入生活内里,即使看起来再强悍的女警,其实也和普通女性一样,需要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平衡挣扎。
反观《乌云之上》,表面想拍坚定果敢的冷脸大女主,呈现却是没礼貌少素质是非不分的臭脸女性角色,让观众无法看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变化,只是一味的因剧情而感到气恼。
一起碎尸命案的发生,在现实中定会引发整座城市的人心惶惶。
但剧中的她却是事不关己,剧情尴尬的让观众都无法对此产生信服。
将凶案当作儿戏,无时无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心只惦记自己失踪的未婚夫,全然不顾当下案件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这难道不是对所有女刑警的一种侮辱吗?
拍出这样的剧,真不怪观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