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议论文,说白了就是科考时的策论,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浅显一点的申论,是公文写作,是政论文写作。在观点正确、清晰的基础上,说事例、讲道理,名人名言、引经据典,秀出自己高于别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拿下高分,你就是赢家。文艺青年说: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遗憾的是,高考作文就是不考写诗。你可以背诵、赏析、研究、引用诗歌,就是不让你写!
为何?
高考作文此态度异常明显直白,就是考场写作≠文学创作。文学创作需要的是际遇和灵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此之谓也;考场写作需要的是规律和练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大体类似。
考场议论文主要掌握两种技能,考试时可拿高分,平时也可舞文弄墨。这两种技巧并不复杂:说理要思辨,论据要关联。说理思辨就是不可直接的“观点+材料=论证”,这里还要有分析的过程;论据关联就是文中所选材料须用例典型、引用精当(文题一致的最终体现)。
应试作文高分,必须遵循此道。
下面由两篇“学会学习”的考场文说开去,看思辨、关联之落实。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学会学习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或者“学会学习”的,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例文一
论学习之道(文中括号内为教师批注)
学习是一个绵续千年的永恒话题,从《劝学》而至《师说》,从古代而至今朝,对学的讨论总不断进行。欧阳修谈及:“立身以立学为先。”毛泽东曾说:“情况在不断变化,要想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要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应掌握学习之道,从学中收获成长。
学习之道,贵在“学什么?和谁学?怎么学?”(说得好,鞭辟入里)
在如今信息充斥整个生活的时代,选择性学习是获得成长的不二法门。面对学什么的难题,先要练就慧眼,去伪存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我们应明辨是非,不可习得谬论。新冠肆虐期间,盲目学习网上“土方法”防毒之人,不但毫无效果,甚至有所危害。可见学习时一双慧眼的重要。其次,学习因人而异,不可盲目跟风。东施效颦故事家喻户晓,丑女盲目效仿西施娇美之态,反落世人厌弃。东施样貌不优,却可以心善取胜,一味追随他人而不审视自己,便适得其反。学习,须结合自身实际,挑选适合的养分汲取,才能成就参天大树(有分析,不错)。
生活中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点滴,都有可学之处。和谁学的问题,千年前孔子已给出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如今,不仅三人,三百三千甚至三十亿人,皆有闪光之处,都是我们的老师。拿出不耻下问的态度,发现每人身上的闪光点并虚心请教,方能提升自我。当然,学习他人不是简单模仿,邯郸学步者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迷失了自我(反面论证一下,有力度)。而鲁迅先生倡导“拿来”,取其精华炼就而为之己用,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学习贵在坚持,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怎么学,持之以恒的决心是必然。孙敬苏秦悬梁刺股;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忘学习;宋濂读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他们最终都成为名家(事例典型,关联密切)。因而,学习贵在坚守,有了不放弃不服输的劲儿,才能获得学有所成的喜悦。学习更要伴随一生,始终如一,正如十六大指出要终身学习。只有不停下学习的步伐,才可紧跟时代前进的车轮。
学习之道,不仅对于个体,更适于社会与国家。在当下全新的时代,更需全人类联手,相互学习,共同奋进,走向美好的明天。
评:此文文质兼美,有理有据有逻辑。在论证说理和事例关联方面,均可圈可点。妥妥的一类中。
例文二
学习之我见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为何跳到“自主学习”了,小呵呵)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
当今追求高速发展的社会狂流把年轻人的幸福束缚在道德与舆论共同框定的成功公式中,而潜心的学习会让我们明白新时代青年应该用进取的幸福观跨过这套范式的束缚,冲破枷锁去追寻自己心中所爱,活出一个真正多元的世界(语言颇有张力,体现了小作者扎实的积累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正因学习前人的功过,才使我们不断丰富认知,更好更快地面对时代和世界的考验,为这个世界拓宽价值判断的边界,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而作为中国少年,我们自然肩负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创造性表达和创新性发展的家国责任,更应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炬火流传下去(此段衔接略显生硬)。
诚然,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但学习方法的正确性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我们要独立思考,走出舒适圈,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感悟。其次,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改正懒散的习惯。此外,我们要学会针对知识举一反三(此处论据很重要,可以没有)。记忆不是学习,信息不是知识,切身探究发现才会带来真知,从而提高自身修养与处事能力(思辨性不错,有分析)。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选择远方的意义在于风雨兼程的奔赴。学会学习,学会成为自己,学会与世界和解,学会前行。在最最重要的年岁放下过往,走出我留恋的那一隅,向那崭新发烫的年岁,趁着脚步还未蹒跚,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凌然大步而去。因为只有在路上,才能摆脱执着,摆脱昨日的局限与不安,让所有伤痛都成为勋章戴在肩头,守护者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西风残照下的我深爱的这片土地。(结尾颇文艺,但细思还是不搭。可以这样安排:学会学习——成为自己——前行——和世界和解;这就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评:由此文可以看出小作者有底蕴、有思路、有展望,绝对有才。不过文脉略散乱,材料不够典型,没有有力素材关联论点,惜乎!若略作修改升格,定是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