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六记“大单品”酸辣粉因“粉饼发霉”受到广泛关注。
据悉,7月25日,消费者陈女士反馈在深圳开市客门店购买到粉饼发霉,还有一股刺鼻味道的麻六记酸辣粉。据陈女士提供图片,该产品生产日期为今年6月16日,酸辣粉表面有疑似发霉迹象。继后,开市客进行退货处理,并表示“其他诉求赔偿,门店客服经理说下周五前答复”。
针对上述现象,7月27日,麻六记代工厂四川白家阿宽食品(简称:白家阿宽)率先发布声明称,经核查,问题集中在两批次产品,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涉及的产品现已经全部下架,并启动召回。次日,麻六记也发布声明表示,目前已在产品生产所在地启动召回程序,正积极与相关消费者沟通,全力推进退货及妥善的补偿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粉饼发霉”事件背后,在舆论中壮大的“大单品”麻六记酸辣粉,现状如何了?为何代工厂“白家阿宽”率先认错?此前,亦有媒体报道麻六记线下餐饮店因流水不达标等原因被迫退出商场等新闻,负面消息叠加下,张兰和汪小菲母子的商业版图,又在如何演变呢?
一桶酸辣粉,紧系两家企业命运
事实上,无论是曾经冲刺上市的白家阿宽,还是张兰和汪小菲事业生涯,麻六记酸辣粉的地位均值得重视。
公开资料显示,白家阿宽主要收入来自方便食品制造与代工业务。其中,麻六记自2022年起跃升为白家阿宽的第一大客户,且代工金额高达5034.51万元。2023年上升至1.74亿元,同比增长245.65%;2024年进一步上涨到2.01亿元,同比增长15.52%,占年度总销售额的14.77%。
对于创始人张兰和汪小菲母子而言,麻六记酸辣粉则可视为“翻身之作”。
众所周知,早年间,张兰因俏江南上市失败,与欧洲私募股权公司CVC的“对赌失败”欠下巨款。同期,张兰布局“张兰·俏生活”开启直播生涯,并试图为麻六记打开线上销路,其中,便包括酸辣粉。但首年亏损并未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全财产,张兰曾用家族信托筑成了一道防火墙。但在2022年,此道防火墙被CVC击穿,自此,张兰此前商业版图归于零,直播间与麻六记,成为张兰的“新创业”。
事实上,麻六记酸辣粉的真正“爆点”是在2022年,随着大S(徐熙媛)与汪小菲一家舆论不断升级,如汪小菲在与大S离婚后仍为大S家缴纳电费等事件,其博得同情的形象引来了众多流量,麻六记亦单日销售额一度破6000万元,当年11月在抖音销售额达1.2亿元。而2025年2月,汪小菲、张兰抖音账号因违规被封禁,多位头部主播离职,麻六记线上销售额缩水明显。
媒体公开报道称,近30日内,抖音麻六记官方旗舰店掉粉1.52万,单场直播平均销售额仅为5万-7.5万元,总销售额为250万-500万元。而麻六记整个品牌近30日内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为1000万-2500万元,缩水至巅峰期的1/5以下。
不止酸辣粉,张兰、汪小菲商业版图全面受考
对于销售额本就不断缩水的麻六记酸辣粉而言,此次“粉饼发霉”事件,或将加速其品牌的坠落。此外,麻六记线下餐饮店,亦被知情人士挖出其发展并不顺利的现状。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亦庄麻六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简易注销公告。 此前,已有上海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遵义路店、北京麻六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建外分店、北京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西直门分店、成都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悦路分店、成华分店等注销。对此,麻六记相关人士称其为正常到期。
不过,网友对于上述答案并不买账。有网友神吐槽,“这哪是和平分手,简直是餐饮版职场劝退,汪小菲的流量明星店光环,终究敌不过商场的冰冷KPI铁律。”
据资深商业地产人士透露,商场对餐饮品牌的“清退红线”通常锁定在坪效连续数月垫底或达不到保底承诺,麻六记多地门店收缩,正是餐饮业残酷“末位淘汰制”的现实标本。
值得关注的是,如同上述企查查信息显示,不止是餐饮赛道,如酒店管理类公司等,汪小菲的商业版图已经开启全面收缩模式。据统计,汪小菲曾进入房地产、物流、电商、电动车、茶饮、餐饮、酒店等行业。但现实来看,碰壁项居多。
负面缠身的麻六记酸辣粉大单品,不知何时“翻身”?身陷事端的张兰和汪小菲,商业版图已被压缩。他们会否再开辟新“战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