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临床病例穴位埋线治疗的体会

临床病例1:

赵某,男,52岁,电业局干部。心前区满闷不适1年余,隐痛时而发作,可自行缓解,平日善太息。数日前因与同事发生矛盾感情志不遂加重,脘腹胀闷口苦,舌苔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 肝失疏泄,气机瘀滞,心脉不和。

中医诊断:胸痹-气滞心胸证

西医诊断:心绞痛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选穴:内关、心腧、太冲、行间、中脘、三阴交

操作方法:

1、选用3-0、2cm智象牌靓紫丝线,7号埋线针、一次性穴位埋线包、穴位贴。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施术部位皮肤及自己的双手用75%酒精/碘伏消毒。太冲、行间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法,中强度刺激置入线体。

3、埋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对针刺治疗的反应,包括是否得气、有无滞针、疼痛及晕针等现象(一旦出现晕针等现象应及时按照抢救流程妥善处理)。出针时不可过度用力,尽量将患者体位恢复到刺针时的状态,并用无菌棉签轻轻按压针孔,防止断针、局部出血或血肿,顺利完成治疗操作。

4、经过3次埋线治疗,患者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经过半年来的追踪随访,患者未再出现胸痛及其他症状,病情稳定。

临床病例2:

张平,女,30岁。剖宫产产后10个月,因经常咳嗽或大笑时出现遗尿现象,2022年3月9日来诊。

查体:因乳汁严重不足已经断乳。腹部肌肉松弛,彩超提示:排空膀胱后,膀胱后角闭合不良。产后未做过相关药物或康复治疗。

诊断:产后腹直肌分离、压力性尿失禁

治疗:穴位埋线治疗

主穴:会阴穴、百会、带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灸法)

配穴:三阴交、水道,外陵、膀胱俞、足三里、脾俞、太冲。

针线选择:智象2-0 2cm、3—0 5cm(用于提升腹肌)靓紫丝线, 7号埋线针、一次性穴位埋线包、穴位贴。

针法:每次选择12穴左右,均采用补法进针,中等强度刺激后置入线体。

治疗间隔时间:4周一次,连续治疗5次治愈。

治疗效果:治愈。随访三个月未再来诊。

穴位埋线疗法

以上两例临床病例显示,穴位埋线疗法不仅对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对改善功能性及疼痛性疾病疗效更加显著,是目前中医适宜技术中较为突出的诊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