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主旋律④深化改革开放,奋力融入新发展格局

烟台,一座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的城市。

烟台,一座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的城市。

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烟台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不断激发发展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迈入新时代,烟台正面临着新一轮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新挑战。新起点上,该如何乘势而上,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烟台要深化改革开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奋力突破。这一发展思路,引起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他们围绕如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怎样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如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共谋新发展、共话新未来。

摄影/小草

摄影/小草

改革,向着更深层次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过去五年来,烟台迎难而上,破局开路,“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户,商事制度改革、一体化信用监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市级财政透明度连续五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特别是近一年来,烟台改革蹄疾步稳,国企改革提前一年收官,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在烟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改革的力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政商关系的调整是关键的一步。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起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对于激发民营企业动力活力至关重要。”山东汇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轰代表表示,去年底,烟台组织开展的 “百户企业走访活动”就很好,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现场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今年,烟台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广大企业家心无旁骛干事业、谋发展。

改革越进行到深水区,面临的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一鼓作气涉险滩、闯难关。“当改革逐步深入,我们面临的改革难度将更大,举措要更多,力度也必须更强,这就需要各部门协作起来,找准发力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力合作。”中国电信烟台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晓峰委员表示。

这一观点,也与《报告》中关于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谋划相契合。

新的一年,烟台将力促重点领域改革破冰前行,巩固提升国企改革成效,推动泰和新材、冰轮环境等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落实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稳步推进烟台银行系统化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供热、供水一体化改革。健全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智能综合信息平台,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开放,向着更高水平

做大做强开放载体平台

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烟台要更好地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敞开胸襟,拥抱世界。

“开放、包容的烟台,不仅深度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享受着市场、技术、资本的红利,也通过开放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体制机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青岛中远海运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总经理王春霞委员说。

回望过去五年,烟台对外开放步履铿锵:中韩产业园、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全国复制推广9个首创经验,综合保税区开关运作,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15亿元,国际友城达到44个。

摄影/小草

摄影/小草

新的一年,烟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在《报告》中明晰呈现:充分发挥中韩、中日等产业园作用,建成投用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二期,深化与日韩产业、人才、文化、市场互通互融。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打造烟台RCEP合作示范基地。与此同时,还将加强与国际友城合作,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实施外贸固稳提质行动,打造跨境电商线下产业集聚区,支持驻烟海关协同创新,不断优化口岸环境等。

开放载体平台的打造,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园区是各类产业集聚之地,是提高开放水平的主阵地、主窗口。”山东港口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栋代表表示,作为推进开放开发的重要战略节点和综合服务平台,港口是链接各产业链的重要载体。烟台要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就要加强产业园区与港口的对接融合,真正做到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实现港产城联动发展。

做强开放载体平台,将为烟台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创造新优势。代表委员们认为,要深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园区完全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充分发挥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作用,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入园率。要尽快推动黄渤海新区破题起势,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贸易、临港服务和保税经济。

环境,向着更好更优

持续释放城市吸引力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城市攻坚,更是一场勇趟改革深水区的自我革命。

在烟台,营商环境“答卷”不仅可感知,更有温度:2021年,烟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200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76.6亿元,159类证照实现数据共享,142条政策“免申即享”,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升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开通“政企通”专线,解决企业诉求7500多件。

“青烟双城”全省首张跨区域营业执照

“青烟双城”全省首张跨区域营业执照

在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代表看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烟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对标一流,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解决好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短板、缺陷、问题,为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报告》对烟台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作出了具体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扩大“烟必行”品牌效应。放大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打造名副其实的城市“总客服”。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金融生态环境。

1月11日,山东省首笔全程电子化股权出质设立登记在莱州市成功办结。

“用贴心优质的服务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项目、聚资源、聚企业、聚人心,赋能城市发展提速,当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释放出的吸引力愈来愈强,优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就会流入、聚集,‘不请自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烟台车务段烟台南站站长隋永昌委员表示。

这一观点,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共鸣,他们表示,围绕更好地服务企业,烟台要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机制,实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用好“政企通”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要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烟台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深化改革激发内在发展活力,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