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美丽人生》:父爱的最高境界,是在逆境中打造孩子的一生

2020年1月3日,电影《美丽人生》重映。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小儿子罗伯托·贝尼尼,将父辈们的经历拍成了电影。

影片中的父亲乐观风趣,遇到任何困境都能顺利化解; 他舍生忘死,大智大勇,简直就是神的化身。

世间真有这样的父亲吗?

我想起看过的一本自传,《幸运男孩》。

《幸运男孩》,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他是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当年他只有11岁,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大法官。

这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段震撼心灵的真实历程。书中父亲的形象,毫不夸张,就是一部真人版的《美丽人生》。

曾有100多万人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最终幸存的只有7000多人,十岁的汤米活了下来,是他的爸爸创造了这个奇迹。

美籍华人作家林达评价这本书: 一口气看完,一本人人都该读的好书。 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每个父母都应该读的好书。

教育的力量,偏偏在人类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刻闪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品质才是最应该教给孩子的。

01

犹太父亲的生存智慧:

在最冷的天里也不戴帽子

战前,汤米的爸爸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按现在的话说是个人生赢家。可是,在时代的巨轮下,人的命运就如草芥。战争爆发后,全家被关进犹太人隔离区,沦为囚徒。

这时,为了让汤米和妈妈活下来,父亲用本该在华尔街挣大钱的本事同党卫军斗智斗勇,他居然没有输,不愧是个真正的人生赢家。

在隔离区,如果犹太人见到德国士兵不摘下帽子行礼,就会被打。可如果人们这样做了,德国兵又会破口大骂: “你这个下贱的犹太人,你不配和我打招呼 ”,还是会被打一顿。

汤米说: “我父亲的办法是——从不戴帽子。”

即使在最冷的天里,他也不戴帽子。 “为什么要让他们高兴呢?” 他这样说。为了活命,大部分人会选择默默忍受,而汤米的爸爸呢,他多了一种独辟奚径的智慧:老子不给你打我的机会!

▲汤米和爸爸妈妈

后来,他用这一招救了妈妈。

有一天,盖世太保突然叫妈妈去一趟指挥部,吓得妈妈在家哭了一天。爸爸知道后,脸色变得苍白,他想了一晚上,然后告诉妈妈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他说,这是个奇怪的传唤令。如果是因为什么事要惩罚妈妈的话,那么直接抓人就行了,说明不是这个原因。

爸爸说,他敢肯定德国人是想要妈妈去做线人,因为妈妈会说德语。除此以外没有其它可能。

但是,爸爸又说,如果你拒绝他们,德国人会杀了你。如果你做了线人,知道的太多,最终还是死。

▲《美丽人生》中机智的圭多

只有一个办法:“不给德国人说出想让你做什么的机会。你就东扯西拉,不断变换话题,……千万别让他们说出口希望你为他们工作的话来。“

第二天,妈妈按爸爸说的办法做了。结果,德国人觉得这个女人就是个唠叨的傻子,没有什么价值,把她放了回来。

02

“永远别让对方知道你怕他”

除了机智过人,爸爸的胆量、正直更加令人敬佩。

隔离区最恐怖的是大清洗,德国兵会把老人、孩子、病人挑出来,当场击毙,或者带到别处杀害。

每一次大清洗就像死亡转盘开始启动,轮到谁,谁就死。

一个早晨,天还没亮,大喇叭里喊道: “全体出来,全体出来!违者枪毙。” 又一轮大清洗开始了。

人们在尖叫和哭泣,那些年老或生病不能离开房间的,当场被打死。

▲《美丽人生》中的集中营

妈妈惊慌失措,爸爸却在从容地刮胡子。

父亲因为管理着劳动营的一家工厂,他手里有一种在隔离区外工作的通行证,他想用这个带全家人离开这里。

我们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次又一次拦住,他们气势汹汹,用枪对着我们大声吼叫……”

只要我们一被拦下来,父亲就会用那些士兵对我们说话时用的腔调,对他们说他是奉城市指挥官的严令去保护车间的。”

然后我们就被放行了。永远也别让他们知道你怕他们。我记得父亲一再这样告诉我。”

小汤米身上也有他父亲无所畏惧的影子。

在另一次大清洗中,许多孩子被夺走,包括汤米,然而爸爸没有放弃。

“父亲紧紧抓着我,走到了通道上。正当士兵要打他时,父亲怒吼着说了些什么,他就没有动手。父亲拉着我的手,向城市指挥官走去。”

“在父亲还没来得及说话前,我就抬头看着指挥官(用德语)说:长官,我能干活。”

他盯着我看了一小会儿说: “好吧,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用德语说 “长官,我能干活” ,救了汤米一命。不胆怯,也不认命,保持尊严,这样的人,就是敌人也会敬他三分吧。

▲《美丽人生》中同样机智的男孩乔舒亚

这一招儿是父亲教给汤米的,危机时刻用来搏命。这次死里逃生,其实是父子两人合力完成的。汤米当时只有六七岁,他的表现堪称奇迹。

如果是我,我大概可以教会孩子说几句外语,但我教不会他,在可怕的德国兵和指挥官面前沉着冷静,勇敢无畏。

汤米的爸爸是怎么做到的?是他掌握了科学的育儿方法,还是知道儿童获得安全感的奥秘?

当然都不是。

最好的教育,就来自于我们自己如何面对挑战。

当我们用最大的勇气、智慧、正直和善良,把这些美德凝聚在一起,面对现实生活时,就是最成功,最彪悍的教育。

03

“绝不要吃垃圾桶里的食物”

《幸运男孩》的后半部分,父亲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能力超强,正直善良的人保护了妻子和儿子,自己却没能活下来。

那时汤米只有十岁,他靠了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本领,独自在集中营中求生,在可怕的死亡之旅中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美丽人生》中获救的男孩和妈妈

书里有这样一个细节:集中营里的孩子都饥饿难忍,在党卫军垃圾桶里找剩下的三明治或者舔一舔罐头里的汤汁,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父亲警告汤米,永远不要吃垃圾桶里的食物,如果染上疾病,就会被送到毒气室。汤米就能做到,一口也不吃垃圾桶里的食物。

虽然父亲早已不在汤米身边,但他的影响力一分不少。

这就是教育和管束的区别,孩子是因为无条件的信任父母,把家长的某种观念变成了自己的信念,把外在约束变成了内在的要求,他才能自我约束。

教育就是从外到内的一个转化过程,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称得上教育,否则只是管束。

汤米还从爸爸那里学会了如何精准地判断,寻找机会,大胆逃生,这使汤米活了下来。

战争后期,奥斯维辛集开始撤退。这是一次死亡之旅,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冻死、饿死、累死,汤米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原来,聪明的汤米第一天就发现,党卫军让孩子们走在队伍最前列,是为了让他们在冰雪中蹚出一条路,这样走非常吃力。

于是汤米和另外两个伙伴偷偷往后溜,节省了体力。

当他们听到 “儿童出列,到修道院休息”的命令时,决定待在原地不动,避免了被集体杀害。因为“到修道院休息”这种事情,好的令人难以置信。

除了善于用脑之外,汤米的意志力惊人。当他感到疲惫不堪,难以忍受时,也想过,是不是躺下来被党卫军杀死更容易些。但他马上赶走了这个念头,并强迫自己振作起来。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父亲到底教了汤米什么,那就是成为一个强者。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选择坚强,在智力、理性、精神,甚至良知上都十分强大,这就是优秀的人格吧。

在人的成长中,人格教育永远是第一位。

汤米后来的成材之路也证实了这一点,是坚强的毅力和勇气让他走上学术之路,成为海牙国际法庭的大法官,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做贡献。

这位父亲只给了孩子十年的教育,但是他也给了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十年功夫铸就了汤米的一生。

04

哪怕在黑暗中

也总能看到善与爱

整本书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小汤米的一次逃跑经历。

有一次筛选,汤米没逃过,他知道自己将被送进毒气室。这时,他的一段心理活动令人难忘:

“后来我想到了父亲,他现在心里肯定非常不安,因为这次他没能像以前一样让我在筛选时躲开被选中的命运。我真希望能够对他说,不要责怪自己,因为他是不可能预见到我们已经落入了陷阱。”

每次看到这一段,我都会双眼模糊。

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就像汤米,拼尽了所有力气,最后还是要接受命运。幸运的是,汤米靠着一位医生的帮助,得以逃生。

▲《美丽人生》中的同款医生

这就是人性的光辉,生命可以被摧毁,肉体可以被消灭,但是人类精神中最美好最纯粹的东西还在闪光。

这是一个父亲,在最艰难岁月中,把自己的爱,为人的正直、善良、才能,全都浇注到孩子的灵魂中,令人深深敬佩。

《幸运男孩》的读者经常会问同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经历了最惨无人道的童年,为什么没有一点心理疾病,而很多大屠杀的幸存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人甚至自杀了。

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汤米不会有心理疾病。 在邪恶的深渊中,汤米也总能发现善与爱。

暗中救过他的医生;对他和气的党卫军老看守;给他弹琴的管理员;还有在冰天雪地中递给他一杯热咖啡的德国士兵……这些人,就像黑暗中的微光,一丝丝的温暖,他都铭记了一生。

虽然汤米生在人间地狱,但眼睛一直朝向光明,心就不会被黑暗吞噬。

《幸运男孩》这本书的封面非常吸引人,是小汤米在和平年代与妈妈的合影,他坐在心爱的小汽车里。

那辆小汽车被设计成鲜艳的红色,让人想起电影《辛德列名单》中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

这辆红色的小汽车,它象征着幸运,也是对和平幸福的渴望,更是对那些在黑暗中还坚强不屈,勇敢善良的人们最热烈的歌颂。

但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这辆红色的小汽车,那将是全人类的幸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