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早期电影人做过哪些“丧心病狂”的尝试?

1929年到1936年是有声电影的最初尝试和技术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观众已经厌倦了无声电影的沉寂,并对有声电影充满了期待。因此,制片者为了弥补无声电影缺乏声音表现力的缺陷,用了六年时间做了无数脑洞大开的尝试。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中国无声电影时代,影片的放映对于字幕十分依赖,但字幕并不能代替声音传递给观众直观的感受,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有人曾试图采用场内场外相互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就是在放映过程中忽然将银幕升起,而银幕后方则是按照影片场景搭设特定舞台场面,并雇佣演员为观众唱歌。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也正是因为这种“外挂”的存在,无声电影最早期的尝试全部是从歌舞影片开始的,让现场表演穿插在影片放映过程之中,如《野草闲话》、《歌女红牡丹》、《歌场春色》等等,每当有需要歌唱,电影画面要么停滞要么升起,但视觉效果与声音效果并没有真正结合在一起。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而另一种“无声变有声”的方式也是在歌舞影片中出现的,例如《啼笑因缘》中的有声部分,基本是主人公在各种场景穿插中唱歌,制片人为了填补声音的缺陷,就将市场上已有的歌唱声源胡乱硬塞进去(同时录音十分昂贵),但歌唱内容却跟影片内容毫不相干,虽然在当时引起过不小的反响,但最终还是遭到了抵制。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直到1933年开始,一些刚刚步入影坛的青年艺术家想出了另一种办法,就是在影片制作之后再根据影片的内容录制声音,然后制作进已有的影片当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配音”,配音在如今看来已经极为普遍,但在当时却是很好的创新意识,因此也诞生了《春蚕》、《乡愁》等大量配音影片,尽管大部分歌唱音源仍旧选择市面上已有的现成音源,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盲目配音的现象。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与此同时,拥有新理念的制片者除了在台词配音上下足了工夫,也在道具配音上产生了新的想法,例如麻将碰撞声、枪炮声、哄笑声等等,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影片的整体内容,也促使着更多电影人对有声电影的无限可能有了探索欲,而歌曲的运用在整个三十年代的有声电影历程之中,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最大的功臣。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3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诞生出一大批无愧于生活的经典影片,同时开辟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此时的电影人勇于创新、广泛学习,无论是有声电影还是无声电影,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受到了历史、技术和硬件的限制,但30年代的电影创新实际上为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null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