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因为这两年进入零食电商领域,越发觉得“与嘴巴相关”的休闲零食行业生机勃勃,呈现出“大行业、小龙头”的特征,其品类繁多、市场分散的现状也具备诞生更多细分品类冠军的机会。因此,决定在蛇年新春假期期间研究了解下休闲零食行业的市场情况,并做些总结与思考。此为篇四,辣味赛道案例篇。
编辑
零食,作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 “情绪调节剂”,无论是在休闲娱乐、办公小憩还是居家时光,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零食电商行业强势崛起,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了 “一键下单,零食到家” 的便捷购物体验。
近年来,我国零食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攀升,从一二线城市迅速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地区,在食品行业的版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下,零食电商不仅是一种便捷的购物方式,更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的生活态度,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辣味零食更是异军突起,增速领先。
一、市场基本面:年轻人“无辣不欢”,千亿赛道结构性裂变
关键词:Z世代、健康化、区域突围
2023年,中国辣味零食市场规模突破2045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0.98%,远超休闲零食行业整体增速。这一数字背后,是Z世代(18-30岁)贡献的超60%销售额,以及女性用户58%的占比。卫龙的“苹果风”包装和良品铺子的“小包装辣味坚果”,正是通过精准捕捉年轻群体需求,实现客单价提升30%、复购率增长40%的典型案例。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传统嗜辣地区(川渝、湖南)仍是基本盘,但北方市场正成为新增长极。东北地区辣味零食消费量年均增长18%,品牌辣小鸭通过推出“甜辣”口味鸭脖,两年内区域销售额暴涨300%。这一现象印证了“辣味普适化”趋势——企业需通过“微调辣度+适配场景”突破地域限制。
健康化革命:2023年低脂辣味零食增速达25%,卫龙推出“0反式脂肪酸”辣条后,毛利率提升8%;良品铺子研发的辣味高蛋白鸡肉丸,客单价直接拉升30%。健康标签已成为产品溢价的核心武器。
二、渠道博弈:抖音电商、量贩店与全渠道的“三国杀”
关键词:算法红利、低价策略、私域闭环
1. 抖音电商:流量与成本的“双刃剑”
2024年,抖音电商以54.5%的份额成为辣味零食线上第一渠道,肉干肉脯类销售额达120.59亿元,逼近糕点类(125.31亿)。卫龙通过“工厂直播+达人试吃”组合拳,半年内抖音ROI从1:1.2飙升至1:3,广告成本占比压至25%。但中小品牌普遍面临广告成本高企(综合占比超40%)、转化率波动的困境。
破局策略:零食品牌劲仔通过“办公室零食社交”剧情短视频,将硬广比例从70%压缩至30%,用户停留时长提升50%,转化成本下降30%。2025年抖音电商推出135亿商品卡免佣补贴,或为中小品牌降低成本提供新窗口。
2. 量贩店:低价战争的供应链革命
零食量贩店市场规模已达1040亿元,头部品牌赵一鸣通过直采模式将采购成本降低15%,SKU周更新率10%,门店日均客流量达800人次。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低价+高周转”:相比传统商超,量贩店价格低60%-80%,但门店毛利仍可维持在18%-20%。
隐忧显现:休闲零食同质化率高达56.4%,且食品安全投诉频发。良品铺子通过直播展示原料溯源过程,客诉率下降50%,验证了“透明化”是破局关键。
3. 全渠道协同:线上线下的“组合拳”
盐津铺子的“商超专柜引流+抖音直播转化”策略,推动2024年线上增长68%,线下仍贡献60%营收。而新锐品牌王小卤通过企业微信社群运营,将复购率提升至45%,构建了“公域起量-私域留量”的闭环模型。
三、品牌生死战:产品创新、效率革命与食安红线
关键词:柔性供应链、技术壁垒、全球化
1. 产品创新的三个维度
- 场景化:麻辣王子推出“辣条拌饭酱”,切入家庭正餐场景,单月销量破50万瓶。
- IP化:卫龙与《王者荣耀》联名辣条,首月销量500万包,验证了“游戏+零食”的流量变现能力。
- 技术化:麻辣王子引入锁鲜工艺,保质期从6个月延长至9个月,终端动销率提升25%。
2. 供应链效率定生死
电商大促期间订单波动高达300%,来伊份通过AI销量预测系统,将库存周转率从5次/年提升至8次/年,断货率压至5%。而卫龙耗资亿元打造的全链条溯源系统,将投诉率从0.3%降至0.05%,退货损失减少80%。
3. 出海与本土化的平衡术
老干妈在欧美市场推出“低辣度”版本,亚马逊复购率达30%;卫龙通过TikTok Shop进军东南亚,首月销售额破百万美元,物流成本控制在15%以内。但出海需攻克国际认证(如ISO22000)与文化适配两大难关。
四、未来趋势:健康化、智能化与格局重塑
关键词:AI降本、区块链溯源、细分市场
1. 技术驱动效率革命
- AI优化投放:洽洽利用机器学习分析用户行为,广告点击率提升40%,单次转化成本从15元降至9元。
- 区块链溯源:盐津铺子接入区块链平台,原料溯源时间从3天缩至10分钟,经销商信任度提升50%。
2. 健康赛道爆发
行业研究机构预计,2026年健康型辣味零食占比将达25%,低卡辣酱、植物基辣条等品类增速超30%。三只松鼠的“每日辣条”小包装(低盐低脂)毛利率较传统产品提升20%,验证了这一趋势。
3. 市场格局分化
头部品牌通过规模效应巩固优势,中小品牌需聚焦细分市场。例如,湖南品牌舜华凭借地理标志认证的临武鸭制品,溢价能力达30%;另一个湖南零食品牌辣岚格凭借独特的短视频+直播内容,以“辣”为核心表现,产品溢价能力更是高达50%,连续两年销售额过亿元,证明了“区域特色+稀缺性”的生存法则。
五、总结评述:辣味零食的“长期主义”生存法则
对休闲零食企业而言,辣味赛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短期内,企业应抓住抖音等平台的流量红利,利用 “内容杠杆” 快速起量,但需严格控制广告成本占比在 30% 以内。中期来看,要通过健康化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建立差异化竞争力。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企业要凭借食安口碑和用户运营,构建品牌资产,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在这个 “无辣不欢” 的时代,辣味零食的战争,本质是“成瘾性口味”与“理性消费”的博弈。在这场“千亿规模”到“万亿野心”的市场竞争角逐中,唯有将 “爆款逻辑” 升级为 “系统能力” 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真正赢得市场。这不仅需要企业敏锐捕捉市场变化,更需要持续创新和稳健运营,从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辣味零食市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者:沙水沙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