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爱他们?
这个时代的女性比其他任何时代都更要累,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他们有多个工作。
在中国,女人是一个特殊的物种,需要将所有所谓的美德聚集在一个人身上,并且精通十八班武艺。
你得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儿媳,一个好厨师,一个好员工以及一个好保姆。
但是,如果对男人的要求不一样,那么“好”一词实际上就是对妇女权利的剥夺.
01
前一段时间,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有关每个国家的总劳动力和劳动力比例的调查数据:
中国在世界总劳动力中排名第一
使全世界人民感到震惊的是,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已达到76%.
换句话说,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7.6个工作.
要知道,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只有65%,日本只有58%,印度也是亚洲人口大国,只有55%.
中国人民的确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人民。
如果有些人比中国人更勤奋,那他们一定是中国妇女!
在中国,女性参加劳动的可能性达到70%,这不少于中国男性。
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在多大程度上?
要知道,法国男人的劳动参与率只有62%!
新西兰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为60%,法国妇女50%,美国女性58%,针对日本女性30%许多,只有印度妇女28%.
和全世界的女人相比,中国女人就是女人中的战斗机.
不能说中国女人完全挑起了中国崛起的大梁,但也丝毫不能否认,在就业、经济、家庭、教育中,中国女人用柔弱的肩膀展示着惊人的倔强。
02
在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达到70%的情况下,中国女性在疲倦时会发生什么?
有人总结了中国妇女的四大悲剧:
母亲式的配偶选择,保姆式的妻子,
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在中国,20.3%的家庭中,妇女负责所有家务劳动;
在41.7%的家庭中,妇女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
只有22.4%的家庭可以在男女之间平均分担家务;
而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家庭则仅有10.4%。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观念里,家庭的整洁与否,直接代表着一个女人是勤奋还是懒惰。
但做家务从来不是判定一个男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
甚至有很多婆婆和老公用“男人是要做大事的”的奇葩理由,心安理得地逃避做家务。
要知道在一些欧美国家,如果一个女性既外出工作,又承担绝大部分家务,那会是非常值得尊重和赞许的.
但在中国,这只是一种常态.
虽然日本、韩国、印度的女性们也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但她们的劳动参与率却远远低于中国女性.
在抚育后代方面,中国女人更加苦逼.
91.1%的女性认为自己承担了一半、大部分、甚至全部照料孩子的责任.
不得不否认,在中国男人集体父爱关怀缺乏的现状下,中国女人确实担负起了繁重又繁琐的照料孩子的任务.
如果说照顾孩子让中国女人耗尽体力心力,那孩子的教育简直让所有人哑巴吃黄连.
2012年,上海16个区县的学生家长样本显示:
由母亲负责与学校和老师联络的占到63%,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占到62.4%.
父亲也并非全然不参与教育,但都是间断式的、一时兴起的,嗯,你懂得。
家长群、校讯通、家长会、学校活动几乎都被妈妈们“霸占”。
陪写作业、陪上兴趣班,陪做手工、陪玩、陪聊,几年下来,孩子学得咋样不好评价,妈妈们倒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经论语三字经张嘴就来。
但即便已经“累成狗”,仍然有70%多的中国女性想兼顾事业和家庭。
纽约工作生活政策中心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女性是全球最有野心的女性.
76%的中国女性希望在公司内担任高管职位或者最高职位,要知道美国女性只有52%有这种想法.
难怪胡润富豪榜曾在2017年发布过一份全球各国白手起家女富豪排行榜,在上榜的12个国家88名女富豪中,中国女性占了56个席位,占比64%,位列第一.
前10大白手起家女富豪中,中国女性占了6位,并包揽了前3名.
中国女人真的很厉害!
图片来源:“杜拉拉升职记”
中国女汉子们在承担生儿育女、照料老公、繁重家务的同时,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满脸疲惫却又内心坚定地想在职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公司要求女性独立、勇敢、自信,认真细致又敢于挑战,富有创意又踏实肯干.
丈夫要求妻子温柔体贴、勤劳贤惠,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孩子要求妈妈有学识、知教养、懂陪伴,情绪稳定,最好还是本详解版“十万个为什么”.
一个中国女人,不但需要做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好女儿,更可能需要做一个好厨师、好司机、好财务、好保姆、好采购、好心理咨询师、好按摩师、好垃圾桶。
更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不眠不休,自带太阳能充电板,奔赴周旋在各个“战场”,时时刻刻血槽满满。
曾经有一种品质叫“中国制造”,而现在有一种新的精神,叫“中国女人”。
图片来源:“杜拉拉升职记”
03
中国女人,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
除了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客观现实之外,妇女还必须外出工作并贡献一部分收入。除了普遍提高教育水平之外,妇女的独立意识也有所提高,她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照顾家庭。会让中国女人如此绝望“折腾”的更痛心的原因,就是强烈的无安全感.
在中国,女人的青春期似乎特别短暂.
如果您在25岁时没有坠入爱河,那么您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催促。
如果您在28岁之前还没有找到男朋友,那么您很容易会被视为“不务正业”;
如果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就会被称为“大龄剩女”.
一个女人,最好能在25岁到35岁这短短十年里,快速恋爱、结婚、生娃,妥帖又踏实地进入妻子和妈妈的角色,否则便会被视作“不幸福的另类”.
这种社会集体潜意识逼迫着女人不能在最黄金的年龄像男人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是随时准备挂好标签,沽价待售。
相对于国外,中国男性离婚的成本太低了.
日本女性离婚后,除了会分到房屋财产,还能分到丈夫50%的退休金.
英国人离婚即使房产不在女方名下,为了子女的生活,也能分到.
而美国、德国、荷兰等国是有离婚赡养费的.男人想离婚,必须支付给前妻一大笔赡养费,以保障她们离婚后的生活.
而中国女人,几乎是在婚姻里“裸奔”,如果不工作、没收入,那么幸福靠得几乎就是丈夫的良心.
所有这些使中国妇女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
不努力,是自取灭亡,靠男人,死得会很快。
客观现实逼着中国女人必须不停努力,不断进化,最好做到水陆两栖全能,才能看起来像个“赢家”而不那么容易被踢出局.
04
中国女人会这么累吗?
其实,中国女人怕的不是累,怕的是不被理解.
根据淘宝网公布的中国人消费大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的钱都花在儿童用品、家具、度假和家庭消费上.
而中国男性最常消费的是外卖、手机、电脑、车和网络游戏.
劳累的中国女人,钱全花在孩子和家庭上,可能给自己买一个好包都要思量再思量.
肩扛工作、手抱娃娃、腰背家务,后面再拖拉着一个“不思进取”的老公.
自己已经觉得自己坚强得如美国自由女神像,高高耸立,日晒风吹,坚不可摧.
可来自于丈夫或者婆婆愤怒中的一句“你自找的!”,会立马让所有坚强和隐忍土崩瓦解.
一位母亲在育儿论坛上说:
“我不怕辛苦,怕的是没人真正能理解我.丈夫和婆婆经常抱怨我‘经常加班,管孩子太少’,而同事和领导也常常反感我迟到、请假、工作效率低.但是谁不想像查理·查理那样能力强而不倦,有时真的不知所措..."
知乎上有句话:没在深夜一个人默默痛哭过的女人,不足以话人生。
在中国,很多家庭主妇对家庭贡献最大,但家庭地位却不是很高.
甚至会在婚姻中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弱势”里.
中国妇女拥有一切,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在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她们也许只想得到一个拥有珍惜和理解的怀抱.
没有人会为中国女人的幸福买单,除了自己.
接纳自己、伴侣、孩子、生活的不完美吧,因为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热爱自己吧,这是通向幸福永远不会过期的守护符.
仍有梦想,并坚持为之奋斗,终有一天会与疲惫的生活握手言和,羽翼丰满地飞向彼岸的星辰大海.
为自己加油吧,中国女人!
专注心灵情感领域、助你完成个人成长,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