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聊聊生活040:“手机才是我的爸妈,你们不是!”孩子的话,让无数父母泪奔
来 源:窈窕妈妈(ID:iiimum)
手机才是
爸爸妈妈的孩子
昨天晚上,儿子拉着我跟老公陪他看电视,问他看什么,他说保密。
坐在电视机前,他给我们看了这个节目,“少年说2”。
节目里,这个孩子向台下的爸爸妈妈喊话:
小时候,我觉得,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图片来源:@《少年说2》
因为我每次抬起头来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
我真的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竟然比我还重要。
图片来源:@《少年说2》
因为爸爸妈妈想让我安静下来,不给他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
图片来源:@《少年说2》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图片来源:@《少年说2》
有时候我还会想,手机才是我的爸爸妈妈。
图片来源:@《少年说2》
拜托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图片来源:@《少年说2》
孩子说到这里,台下父母的笑容已经凝固,原本有点嘈杂的局面,也变得鸦雀无声。
图片来源:@《少年说2》
当父母试图解释的时候,男孩的情绪却越来越激动,他流着眼泪,用他的灵魂呼喊着:
我想让你们陪我讲话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玩手机!
我想让你们陪我走一走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玩手机!
图片来源:@《少年说2》
我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在你们没有陪伴我的时候,它是我唯一的陪伴者。
图片来源:@《少年说2》
看到这里,我们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他在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玩手机的行为提起抗议。
台下的孩子们,刚开始是带着笑容的,听到最后,竟然都不约而同抹起了眼泪。
这个孩子喊出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祈求,更是万千孩子共同的心声。
图片来源:@《少年说2》
我们都以为他们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明白。
想想我跟老公平时的行为,突然有点汗颜。
我们常常一边不让孩子玩手机,一边自己手机不离手。
一边阻止孩子打游戏,一边在觉得他烦的时候,就丢给他一个ipad或者手机。
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是为了方便人类生活,他生前估计从来没有想过,手机竟然还有保姆的功能。
这个现状,真的需要我们所有的父母深刻反省。
与父母的战争
孩子注定是输家
我们也会自我安慰,玩个手机而已嘛,多大点事儿。
但孩子反对父母玩手机的背后,其实是希望被父母看到,听到,是渴望跟父母沟通的心理诉求。
上面这则新闻,让人看得特别沉重。
孩子因为做作业被姑姑打,从20楼的窗户爬了出去,被困在19楼空调外机平台上,等消防员来了才解救下来。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确实该想办法引导,但是把孩子逼到20楼的窗外,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场惨剧。
不考虑他的能力,不问问他的想法,学习不好就挨打,这难道不是家长仗着自己的身份,对孩子实施的霸权?
我们父母,占据地位与道德优势,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为所欲为。
每天居高临下跟孩子讲很多话,却不管孩子怎么想,也不管他能不能接受。
我是个对待孩子有点任性的妈妈:
觉得孩子烦人的时候,心情不好就骂他一顿,心情好就给他个手机,让他安静一会儿;
有时看到孩子偷玩手机,又会把手机夺过来,恶狠狠骂他,“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手机!”
我相信,在生活里,这么霸权的爸爸妈妈,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人。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别离》
我们经常自恃父母身份,打着爱的幌子,挟着为他好的名义,却给孩子制定了不平等条约,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孩子点灯。
我们常在孩子面前苦口婆心,我们中年父母不易,我为你牺牲那么多,你不能不争气。
但在孩子听起来,这些话像不像抱怨孩子干涉了自己的生活,拖了自己的后腿,甚至绑架了自己一辈子?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拉扯是一场战斗,无论孩子有多努力,他们是输家的命运已经注定。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别离》
因为我们总是只允许自己诉说,允许自己对孩子失望,却没给过他们表达自己的权利,也没给他们对我们失望的权利。
万一,他们有很多话,就是没有机会讲呢?万一,他对我们也很失望呢?
我长这么大
爸爸只拉过我两次手
下面这个视频,是很久之前的电视节目《音乐大师课》里的一个片段,我无意中看到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浩浩说他的爸爸是个手机控,还在彩排的时候,模仿爸爸每天玩手机的样子。
节目里,他选了“父亲”这首歌,是因为歌里有着两句歌词: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他希望在台上拉着爸爸的手,唱给他听。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台上,导师古巨基问,“浩浩,你还记得上次跟爸爸牵手是什么时候吗?”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浩浩答非所问,“两次”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主持人又问了一遍,“什么时候?”,他还是回答“两次”。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而且这两次的情景,哪怕时间很久了,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去游乐园玩的时候,要买冰激凌,爸爸牵我的手了。
另外一次是爬山的时候,我累了,爸爸紧紧拉着我的手,和我一块儿走。”
他还说,“爸爸的手很温暖。”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而这两次牵手的情节,爸爸却已经完全不记得。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主持人轻轻问他,“爸爸拒绝陪你玩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孩子看着爸爸,突然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我就是想,为什么爸爸会拒绝我?”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说完这句话,浩浩崩溃大哭。
视频来源:《音乐大师课》
这个爸爸终于意识到,孩子对自己的爱原来这么渴望。
他走上台来,愧疚地拥抱了孩子,浩浩紧紧搂住爸爸,好像要把这些年欠缺的拥抱都要回来。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孩子唱完之后,古巨基流着眼泪说:
我觉得今天这堂课,要上课的不只是小孩,我们大家都在一起上课。
希望我们大人们,也可以听到很多孩子的心声。
图片来源:《音乐大师课》
我们时常以“自己很累”这个“合理”的理由,把孩子当附属品,或者宠物来养,心情好时逗逗他,心情不好就让他靠边站。
孩子渴望跟我们沟通,却不懂该怎样表达,他只会说,你为什么就爱玩手机,却不肯陪我玩?
我们一次又一次,残忍地把孩子阻挡在沟通的大门外。
颜如晶曾经在奇葩说一场辩论会上,说过这样的话: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一集播到第二十集,他会慢慢地变。
连续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1到20岁你不看了,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图片来源:@《奇葩说5》
一直淡定幽默的高晓松,在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泪流满面。
“小的时候跟我父亲关系就很冷淡,到我长大了,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然后痛哭流涕地跟我爸说:你要不要跟我谈谈心呢?
你想不想听听我是怎么成长的?这些年我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我的梦想、我所有的挣扎?”
原来,优秀如他,成功如他,竟然也有不堪回首的童年。
图片来源:@《奇葩说5》
孩子小时候因为缺失关爱受到的心灵伤害,会一直伴随到他成年,壮年,中年,甚至老年,是一辈子都补不回来的。
为人父母在说之前
要先学会听
当我们以为“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其实已经面对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美好,当然就会有残酷。
电影《当悲伤逆流成河》里,易遥的妈妈靠在家里给人按摩为生,因为有性病的男人用了易遥的毛巾,导致易遥染上了性病。
她一次次想跟妈妈说,妈妈却一次次打断她,“是不是又想骗钱?我就是不给你!”
图片来源:电影《当悲伤逆流成河》
妈妈的态度逼得易遥屡次欲言又止。
被不怀好意的同学发现这个秘密之后,“学生得性病,一定是不正经”的流言,让她在校园里承受了非人的暴力。
最后还背上了杀人的罪名,被逼到跳海自杀以自证清白。
而自始至终,老师,家长,都不知道她在承受什么,她也不知道可以向谁诉说。
图片来源:电影《当悲伤逆流成河》
这场校园暴力的幕后始作俑者,何尝不是那个每天自怨自艾的母亲,她每天唠叨着养“赔钱货”不容易,却不知道孩子在承受着什么。
我们不否认她对孩子的爱,但生活的艰辛,并不是她不听孩子讲话的借口。
图片来源:电影《当悲伤逆流成河》
哪怕她听得进易遥的只字片语,后面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那些在外面受到霸凌,伤害,不跟父母说的孩子;
那些被侮辱,猥亵,也不跟父母说的孩子:
那些考试考得不好,宁愿离家出走也不敢回家的孩子;
那些因为一句批评,一点不顺,就自己走上绝路的孩子。
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出了问题?
父母往往是在出了事后才问他们,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讲?
可如果平时的生活里,没给他跟父母沟通的机会,如果他几次尝试之后发现,跟父母沟通根本没有用,他怎么还会选择跟我们说?
养孩子不是养宠物,全凭我们的心情和喜好。
他们需要父母的倾听,陪伴,理解,支持,还有尊重,这样的爱,我们给了多少?
龙应台说: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