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司杨积庆,资助红军20万斤粮食,自己却不幸被叛徒杀害

元朝的时候,朝廷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土司。土司并非是朝廷下派的官员,而是就地任命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让他们世袭罔替,绵绵不绝,条件则是接受朝廷的统治,定期向朝廷缴纳贡赋。土司拥有自己的军队,对统辖地区的人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土司制度从元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由于这一制度延续时间很长,有些地区就形成了延续上百年的土司家族,他们在当地势力很大,拥有绝对领导权。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甘南地区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土司,卓尼土司。之所以写卓尼土司,是因为我在看红军长征的历史时,看到了这个土司的事迹。我又查找了一些文章和资料,这才汇总成这篇文章。

卓尼土司的先祖在元末明初从四川的诺尔盖进入甘南的迭部地区,便在迭部定居下来。明朝永乐初年,迭部地区的部落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一个叫些地的藏族人崭露头角,统一了各个部族,形成了统一的力量。永乐十六年(1418年),些地归顺明朝,入京朝贡。永乐皇帝朱棣封他为武德将军,些地就是第一代卓尼土司。

大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第五代卓尼土司旺秀进京朝见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为了表示对卓尼土司的恩泽,特意给旺秀赐了汉姓,赐姓杨。自此,卓尼土司便开始使用杨姓。

时代变迁,紫禁城里换了一波又一波的帝王。然而,卓尼土司却一直沿袭传承。到红军长征时,卓尼土司已经传承到第十九代。

第十九代卓尼土司,汉姓名字叫杨积庆。杨积庆不是那种传统的土司,他从小学习汉字,精通汉语和藏语。他从来没有走出过卓尼,但是此人的眼光却十分开阔,触角伸得很长。他虽然身居偏僻藏区,但是每天都会阅读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大小报纸,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形势。另外,他还在上海、天津等地开设有商行,跟这些地区常有书信往来,对这些地区的形势掌握得很清楚。另外,杨积庆思想激进,丝毫不保守,他喜欢摄影,曾在卓尼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文化。

杨积庆在卓尼地区是说一不二的实权人物,他是甘肃省当局任命的保安司令,是正统传承的土司,在当地威望很高。

红军经历了腊子口战役后,即将进入甘南迭部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甘肃省政府急忙电令杨积庆率部狙击红军北上。

在这个关键时刻,杨积庆会作何选择呢?

当时,红军对卓尼土司是有所防备的。在腊子口战役期间,红军就收到情报,说卓尼土司有可能组织部队袭扰红军。北上红军作了必要准备。

但是,杨积庆与部下商议后,决定不为难红军,放他们过境。杨积庆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其实很好理解。红军的目的是北上,并不是要占领甘南。各地的地方军追剿红军并不卖力,杨积庆自己没有必要和红军拼,把自己的部队拼光了,吃亏的还是自己。另外,如果他阻击了红军,延缓红军北上,那么,国军部队就会进驻到杨积庆的地盘上,那可就麻烦了。所以,他想的是,红军能够赶紧离开,他才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另外,杨积庆常年看报,对国际国内形势比较了解,他对红军也不反感。

经过认真分析,杨积庆选择和红军为友。然而,必要的样子还是要装的,毕竟他是甘肃省政府任命的保安司令。杨积庆一面召集卓尼地区的武装力量,在各个战略要地摇旗呐喊,摆出一副要与红军决战的架势。但是,私下里,却主动避开红军,让他们安全过境。同时,杨积庆还下令开仓放粮食,主动把20万斤粮食“丢”给红军。红军这一路上,不但没有受到阻击,反而得了许多粮食,补充了给养。

1936年8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再一次从迭部地区过境。杨积庆表面上积极备战,准备开打,但是暗地里仍旧按兵不动,还主动派人和红军接头,表示愿意和红军和平相处,互不冲突。红军离开时,杨积庆还给他们送去了两匹马,十多只肥羊,让过境的红军享受了一餐美味的清炖羊肉。

杨积庆把红军给放走了,这让国军将领非常恼火。国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驻扎甘南,他为了扩大地盘,吞并杨积庆部,便借机发难,向甘肃省政府告状,说杨积庆“私通红军"。甘肃省政府派人前来彻查。杨积庆对来人极力笼络,并施以贿赂,这才躲过一劫。

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鲁大昌可不想就这样放弃。

1937年八月,鲁大昌派出密探,秘密策反杨积庆手下一个叫姬从周的团长叛乱,鲁大昌派人里应外合,将杨积庆一家围住,杨积庆与妻子、儿子一家五口被残忍杀害。叛军在当地成立了维持会,企图代替杨积庆掌管卓尼。但是,由于杨积庆在当地威望很高,当地的藏民不服维持会,纷纷反抗维持会的统治,叛乱的团长姬从周被杀死。

为了平息藏民起义,国民政府派人前往调停。经过调停,杨积庆的次子杨复兴承袭了土司,成为第二十代卓尼土司,同时被任命为保安司令。藏民起义这才平息。

1949年9月12日,杨复兴通电宣布起义,卓尼、临潭、岷县等地宣告解放。杨复兴担任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兼任卓尼县县长,经历了530余年的卓尼土司,正式宣告终结。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正式开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