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携小男友参加搜狐时尚盛典红毯,突然当众接吻……
自从前些天金莎带小男友登上综艺,金莎就成了热搜上的常客。
从官方提供的资料来看,男女双方的年龄差19岁,这也引得不少网友提醒:姐姐千万不要恋爱脑,毕竟年龄差得太多了。
不管吃瓜群众如何操心,目前看来,金莎真的很享受这段恋情。
实际上,姐姐与小奶狗的组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每当公众人物官宣恋情而男女年龄差距较大时,就会引来很多人围观,其中也不乏一些调侃的声音。
诚然,年龄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我们走进亲密关系时,本来就是带有一定冒险性质的。除了年龄、财力、地位、颜值、性别这些外显的标准,这个人的秉性、学识、阅历、眼界、胸襟等等,难道这些就不会成为进入关系的障碍吗?
如果仅仅因为年龄差距而拒绝一次新的关系,其实多少有些自我限定的意味。
中年阶段,有一定阅历,也有一定财力与资源,这个阶段恋爱,原本是正好的时间,为何会被这么多人评论?
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好好聊一聊,中年人追爱的勇气,到底被什么限定。
中年人的“自爱”速成班,是爱别人
很多情感博主或许会告诉我们,爱别人之前,要先自爱。对于有一定感情经历的中年人来说,很容易认为这句话说得无比正确。可是,细品一下,自爱这件事,是我们成年后仅靠自己就能习得的能力吗?
倘若一个人在早年的养育环境中很少获得过爱与关注,成年后的他潜意识很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被关注的。那么,即便他看到了上面那句话,也深深认同要自爱这一点,但他无法做到真正的爱自己。
一个从未在关系中感受过爱的人,在“消费主义陷阱”的诱惑下,“自爱”的一个歧途大概就是舍得给自己花钱。他们将自己禁锢在“工作—挣钱—消费—工作”的闭环中,靠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内心的匮乏。但酒再贵、场所再高档、奢侈品再稀有,它也并非一段关系,带来的抚慰是有限的。
无可否认,消费主义陷阱下的“自爱”行为的确高效,但这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爱”。这次抚慰的有效期结束了,很快就会需要下一次强度更大的消费刺激,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抚慰自我的阈值会越来越高,最终,再高的消费也起不到任何抚慰的效果。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看,一个人倘若没有良好的养育环境,导致“自爱”的能力先天不足,最佳的方式是靠构建新的关系去弥补,也就是通过爱别人、建立新的关系来获取新的经验。但必须要说的是,这条路不仅很慢,而且也难得多,而且过程中还可能会因此“受伤”。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进入新的关系可能产生新的“伤口”,而且见效还很慢,那不走进人际关系,我的人格就停在这里不发展了,不可以吗?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总是一次又一次投入恋情,然后遍体鳞伤地走出这段关系,继而又开启新的恋情,如此往复。
终于有一天,进入中年的她,决定不再投入到任何亲密关系中。
她决定不再爱别人,只“爱”自己: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想工作就不工作。最后,她一改之前美丽、高挑的形象,变成了一个邋遢、肥胖的模样,邻居看着她都会绕道而行。
这样的“爱”并没有带来多少自洽。她日复一日地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几个字,状态还不如之前遍体鳞伤的时候。
当我们因某些理由不敢再爱任何人时,确实不会再遭遇任何风险,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挡在门外的,除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与伤害,还有能滋养我们人格的必要养分。
松子日渐邋遢、肥胖,因为她完全从关系中撤出了,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恋人。当她的力比多(即爱的欲望)无法向外投注时,就只能被迫改为了向自我投注。
力比多投注方向的改变,也意味着我们在潜意识层面已经主动地切断了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如果长时间如此,我们的人格就如同被禁锢在牢笼里一般,长久地固着在了某一个阶段,再也无法向外踏出一步。久而久之,不仅无法成长,还会严重萎缩。
这样的“自爱”,你确定还要坚持吗?
追爱,是少年人才有的特权吗?
单身期的时候,跟身边的中年朋友聚会,一提到最近有没有谈恋爱,总有人会说:“恋爱有什么好谈的?是股票不够惨?还是房贷不够高?”
假如这时候有人进入微醺状态,一不小心流露一些对爱的渴望,很可能会被朋友嘲笑: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没活明白,为什么还在追求爱情这种镜花水月的东西?
但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爱与被爱是每个人精神层面的基本需要。可以假装不在乎地调侃,但如果真的有条件进入关系的情况下,仍然端着一副“我不需要爱”的姿态,那很可能就意味着这是在对深层需求的无视和对自我成长的抑制。
一个人的独身主义没有任何问题,但一群人集体无意识地认为中年人就不该恋爱、不能再像少年时一样勇敢去追求爱情,就是一种无形的“抑制”,让集体默认中年人就必须在感情中足够“拎得清”,不该再对爱与性有太多波澜与期待。
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一部分中年人感情生活的状态常年如此:他们保持单身,不主动扩展社交范围去认识新朋友,偶有心动,但很少主动去争取什么,尽管期待与幻想能够拥有爱情,但想想经营关系所需的投入,又只能告慰自己,爱情是少年人才有的专利,人到中年,现实点吧。
这种“内耗式单身”的状态是,幻想能有爱情,心里明明有期待,却不去面对。即便发生了“双向奔赴”的心动,但因为自己必须端着“我不需要爱”的金字招牌,最终只能放任爱情的萌芽在试探中慢慢枯萎、凋零。
除了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圈子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内耗式单身”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内部。
例如,不是那么自信,觉得自己人到中年并没有取得与年龄相匹配的成就,而爱情这种消耗品只适合更“优秀”的人。
然而,往下推进一层,唐朝以胖为美,现代以瘦为美,美的标准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推移,“优秀”的标准就是一成不变的吗?再往深一点说,是不是不“优秀”的人,便配不上爱情呢?
再比如:曾经有过不好的亲密关系体验,感觉不想再浪费一次时间了。可我们往下推进一层,这段不好的亲密关系体验,是不是也让你更加理解自己了一些?更加了解了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己?再退一步讲,在这段关系里,真的就只有苦没有甜吗?
中年人追爱,会非常习惯性地在还没遇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在内心人为地制造头脑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确可以成为问题,但为什么把这些问题看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一个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
换句简单的话说,还没开始恋呢,怎么就开始为孩子跟谁姓打退堂鼓了?
中年之后,才有能力真正进入亲密关系
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已经很难再被韩剧和恋爱综艺洗脑,只关注亲密关系里的甜。他们非常明白,亲密关系这件事,从来都是甜与苦混杂在一起的。这也让诸多中年人在走进亲密关系之前顾虑良多,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这个阶段杂事太多,无暇“消化”由亲密关系带来的一系列痛感。
可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有到了中年,才会逐渐从向外部世界拓展转为向内心世界探索,只有到了中年,才能对自己有更多理解,也更明白亲密关系意味着什么,也明白构建一段亲密关系需要舍弃什么,可以获得什么。
有一个观点是说,中年后,投入感情之后受到伤害的恢复期要比少年时长得多。一个最典型的担心是,说了好多次这是最后一个男朋友/女朋友,如果这次也失败了,我对爱情的最后一点信心也会消失殆尽了。
在投入亲密关系的过程中,痛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可是,对待痛的态度,却是因人而异的。这种态度的修炼,没有一定阅历,还真是做不来的。
例如,一场恋爱中的男方,时常觉得双方的付出是极度不对等的,认为自己无论在经济上、感情上都是投入更多的那一方,而女方除了长得好看、偶尔提供的情绪价值,并无其他。
这种“不对等”的客观存在,在阅历尚浅的时候,很可能被解读为“她可能只爱我的钱”,因此陷入日复一日的试探、摩擦与争吵中,最终走向分开的结局。
可随着阅历的增加,进入中年之后,我们对于同样的客观存在,看待的角度会变得更多面。
诚如上例,在亲密关系中,确实男方与女方在物质上的付出是不对等的,但亲密关系并不是交易关系。用等价原则来衡量双方的付出,本质上是在物化自己及伴侣,因为人与人是永远无法等价交换的,物才可以。
有了这层认识,就相对容易将“不对等”这个客观事实放在一边,不去将其强行解读为“她可能只爱我的钱”,内耗少了,摩擦也就少了,沟通与理解才会变多,真正走进彼此内心的可能性才会提升。
如果我们没有上面这样的认知,放任“不对等”这一客观存在衍生出更多负性联想,那么内耗就将持续下去,加深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痛苦程度,最终让我们无法真正走进一段亲密关系。
都说“智者不入爱河,愚者甘堕红尘”,但人到中年还想要爱、还敢去爱,是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表现,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更何况,爱与被爱的需求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年也好,少年也罢,察觉爱、正视爱、表达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终其一生不断提升的能力。
化用出自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收尾,“人生的任何阶段,中年也好,少年也好,最重要的事情基本只有两件:去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