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韩琳:甘肃省第一个博士学位的护士
甘肃省人民医院供图
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得南丁格尔奖。其中,甘肃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琳教授获此殊荣,是我省第四位获此殊荣的护理工作者。
韩琳是甘肃省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护士,也是甘肃省第一位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的学者,为推动甘肃省乃至全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中专到博士
实际上,韩琳走上护理道路的起点并不高。
1998年,19岁的韩琳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工作。多年后回忆起学生时代,韩琳认为她在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当时的中专考试,没能经历高中和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遗憾。
工作后,这样的感觉愈发强烈。有限的教育背景让韩琳觉得,自己无论是知识面还是专业技能都有所欠缺。
于是,韩琳辞去了工作,脱产备战成人高考,并先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护理专业研究生。
2006年,韩琳继续深造,考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著名流行病学家乌正赉教授,攻读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韩琳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耶鲁大学访学。
造福桑梓
2009年,韩琳博士毕业后接受了甘肃省人民医院的邀请回乡,担任护理部主任。2010年9月,她又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开展博士后工作,聚焦医院管理方向,并于2013年完成工作任务顺利出站。
在韩琳的带领下,2013年开始,甘肃省人民医院率先实现在国内建立护士垂直管理体系、岗位与分级管理体系,以及建立了护士长分级管理体系、绩效分配体系等,实现了护士同工同酬。
2015年12月,她兼任兰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从选址、集结师资到招生,从零建立起兰州大学护理学院。2021年,兰州大学护理专业通过国家认证,2022年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单位。
提灯照藏区
作为甘肃省委组织部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韩琳格外关注基层护理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和学科发展,创立了“提灯照藏区”项目,并接连前往甘南、临夏、天水等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帮扶、带教培训等工作。
援藏期间,韩琳一些建议也得到了当地医院的采纳。韩琳还带队在集市上摆摊,为民众普及医疗保健知识。
“陇护汇”惠及20万患者
作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队长,韩琳始终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2020年,韩琳牵头研发了慢性伤口数字管理平台“陇护汇”,目前已在甘肃14个市(州)的92所医疗机构注册使用,惠及20余万例慢性伤口患者,将全省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2021年的2.14‰降至2023年的1.47‰。
她也是甘肃省唯一的护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博研究生70余名、发表文章160余篇,其中SCI收录52篇。在医院管理、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多年来,韩琳团队共获得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至少7项,课题组研究成果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好护士当选人大代表
2021年,韩琳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2023年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韩琳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议,要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不仅如此,韩琳还将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日渐凸显的改革成效,向周边兄弟省份的3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帮助西部省份在科学管理护理团队等方面再深化、再提升,。
在韩琳的带领下,甘肃省护理学科步入了高速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她所在的甘肃省人民医院护理学科,其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连续8年蝉联全国百强。
韩琳在获得南丁格尔奖后表示:“我内心充满了感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虽以我个人之名接受,但它属于甘肃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护士,属于我们共同热爱的护理事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
(兰州晚报)